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18-04-23 01:10郭冉冉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大学生能力

摘要:当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开展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有利于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情况,寻求第二课堂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助力作用,从第二课堂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系统规范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并渗透到学生社会实践的策略中,推动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基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措施和机制。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创业

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创业竞赛在大学校园里盛行,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全国学联主办,清华大学承办的首届“挑战杯”活动,燃起了广大大学生对创业计划竞赛的热情,开创了创新创业的新局面;随着“挑战杯”竞赛在各大高校的深入推广和运行,高校课程安排中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与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以及第二课堂相关的竞赛辅导等项目。

第二课堂活动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对于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一、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现状分析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和发展,校园建设、课程建设与创新创业都与第二课堂的开展息息相关。但是从目前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的发展现状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高校第二课堂一直被认为是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类型有思想教育、学术科技、团学活动、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等,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基于职业技能的创新技能、创新意识等。目前在高校教育体系里相对独立开展,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各部门在对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上不统一,目前的开展主要是团委、学生处和院(系)学生工作部门,教务处等部门缺乏积极支持和配合的意识。

(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不系统,没有针对性

积极有益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寓教于乐的功能,目前第二课堂的开展主要是学生在自愿的情况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整个的组织也大多是学生自发组织的。这就造成了整体活动内容的不系统,缺乏针对性。

(三)师资队伍建设跟不上

目前在第二课堂教学上指导教师参与的比较少,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学生自发组织的活动形式上可以比较新颖,也紧跟社会发展,欠缺的是深度不够,领悟不到真正的内涵。

二、基于第二课堂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措施和机制

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第二课堂的融合,构建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十二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积极统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一)統一思想,提高认识

各院(系)和各级职能部门要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牢固树立第二课堂建设不仅仅是学工、团委系统的事,而是全校教员工的事。在学生第二课堂活动中积极配合。同时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内涵,强化意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比如成功人士讲座等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掘潜能,根据目标合理规划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

(二)构建第二课堂教育体系

在现有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创新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并在内容与形式、时间与空间、环境与保障上与课堂教学实现了紧密对接,形成工作机制。将第二课堂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让学生主动参与第二课堂,建立前期入学引导教育、中期激发内发性的自我开发、后续指导及时到位和最终强化实践训练的第二课堂培养方案设计。

通过分析论证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竞赛等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方面的影响力,积极构建多样化的第二课堂创新实践训练体系以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包括全面开放实验室优质资源,与实践教学改革密切结合,设计面向问题、项目驱动的开放实验、实训项目,鼓励学生自主命题及参加教师科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组织形式等。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育体系之后,相应的需要建立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评价体系。在教师方面,因为教学计划的调整,增开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这就需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①提高思想意识,强调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第二课堂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例如在企业中聘请在实践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来担任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③针对校内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通过开展专门培训、定期到企业研修等活动提高教学水平,更好的服务学生。④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激励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指导,例如薪资报酬方面与第一课堂保持一致,工作量计入,对取得成果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奖励等。

(四)充分挖掘互联网的作用

当前社会互联网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互联网+”的产业创新也是企业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就是适应社会发展适应企业需要。因此,高校应顺应社会发展通过互联网这一新的纽带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沟通,例如建立与当地企业交流的网站平台等。

(五)重视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质量

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要紧紧围绕创业意识及创业能力开展,一方面高校要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急功近利的倾向,工作要落到实处,不能流于形式;另一方面高校要把重点放在开发设计具有吸引力的课程,紧扣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题。

参考文献:

[1]李瑞,曹扬.以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5).

作者简介:

郭冉冉(1983.11-),女,汉族,山东济南人,职称:讲师、实验师,研究方向:酒店管理。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大学生能力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大学生就业趋势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