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剧弋阳腔表演特色的艺术探索

2018-04-23 01:10罗伟霞
当代旅游 2018年9期
关键词:特色发展

罗伟霞

摘要:像很多戏曲一样,弋阳腔的名称来源于地名,弋阳腔发端于宋元时期,出自江西的弋阳。弋阳腔发端于民间,真实反映劳苦大众的日常生活,在劳动人民心中一直存在着巨大影响力,明代时期,弋阳腔更是四大声腔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弋阳腔也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有繁荣阶段也有衰落阶段,但是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依旧是十分高的,而借鉴弋阳腔发展而来的赣剧,随着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依旧深受中部地区人们的喜爱。作为赣剧工作人员,有必要对赣剧弋阳腔作深入探讨及研究。本文将对赣剧弋阳腔作简单分析,希望对人们了解赣剧弋阳腔有所帮助。

关键词:赣剧;弋阳腔;发展;特色

一、弋阳腔概述

(一)弋阳腔的地位

弋阳腔,简称“弋腔”,是宋元南戏流传至江西弋阳后与当地方言及民间音乐结合演变而来的,是活跃于我国古代民间的主要声腔。弋阳腔可以称作是中国戏曲史上的奇葩,自诞生以来就在中国戏曲界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弋阳腔产生至今的五百多年时间里,其逐渐形成高腔体系,影响了我国的京剧、秦腔、川剧等四十多个剧种,在我国的戏曲历史舞台上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二)弋阳腔剧目

在我国古代,弋阳腔的剧目有`十八本”之说,也就是《卖水记》《金貂记》《鹦鹉记》《三元记》《白蛇记》《珍珠记》《长城记》《八义记》《十义记》《乌盆记》《青梅会》《古城会》《风波亭》《定天山》《洛阳桥》《摇钱树》《龙凤剑》和《清凤亭》。然而到了1949年,这些剧目多不能继续演奏,只能上演四本正戏和部分单折,剧目被整理改编为了以下几种:

1、《还魂记》《珍珠记》《张三借靴》《送衣哭城》《尉迟恭》《西域行》。

2、赣剧弋阳腔的特色

弋阳腔在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由其起源于民间,并得到大众的喜爱就可以大概估计其特色。总而言之,其特色可以归结于:保留了徒歌与帮腔,出现了滚调,曲牌联套具有民间音乐的灵活性和随意性。

徒歌与帮腔的形式,就是弋陽腔的“唱”“和”的特点,清代王正祥《新定十二律京腔谱》一书中,他对弋阳诸腔音乐特点及其历史渊源作了如下阐述:一人发其声曰唱,众人成其声曰和;字句联络纯如绎如,而相杂于唱、和之间曰叹。兼此三者,乃成弋曲。由此观之,则唱者,即起调之谓也;和者,即世俗所谓接腔也;叹者,即今之有滚白也。”这种形式有点像民间的号子,这种特点的形成也与其与民间生活息息相关有关。滚调,是指在曲牌联套固有格式中,穿插进一段或多段滚唱的词句,以齐整的对称的上下句为基本结构单位,这种上下句的结构有极大的伸缩性,可长可短,运用起来极为自由。大段使用的滚调,突破了曲牌联套原有形式的限制,在一套曲子里,既有若干支曲牌,又加入一段或数段的滚调,这就使曲牌联套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加滚的用法,则是突破曲牌本身结构形式的限制,使得一支曲牌之中,既有它原有的不规则的长短句,又夹杂进来一些齐整对称的上下句。

二、赣剧弋阳腔的音乐特色

(一)一唱众和,注重帮腔

“帮腔”是赣剧弋阳腔的突出音乐特点,对于“帮腔”的起源,周贻白先生认为,这与赣剧弋阳腔自古以来的一唱众和“邪许声”有关,“邪许”也就是劳动之声,民间百姓的劳动号子,从而使劳动节奏更加统一,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而赣剧弋阳腔是起源于民间的一种唱腔,并在“山边水涯”“禾场牧地”处得以流动,这种独特的流传方式,吸收了一唱众和“邪许声”,从而形成了“帮腔”。因此在倾听赣剧弋阳腔戏剧曲目时,不难发现戏曲表演中存在明显的“一人歌唱,众人附和”的景象,同时多以劳动号子、民间小调作为尾句帮腔,并在赣剧弋阳腔的“帮腔”表演中,表演者需要使用自己的假嗓翻高八度来唱,并使用锣鼓、铙钹来击打节拍,从而为赣剧弋阳腔曲目表演增添粗犷、热烈的气氛。

(二)行腔灵活,不受束缚

赣剧弋阳腔发展于江西,因此属于南剧范畴,而南剧的一大特色就是“顺口可歌”,因此赣剧弋阳腔也带有这种典型的南剧特点。再者,由于赣剧弋阳腔来源于民间,因此赣剧弋阳腔虽然“顺口可歌”,但是少了几分“阳春白雪”的框架约束,而多了一些随意灵动,在赣剧弋阳腔曲目表演中,表演者不需严谨遵守格律,甚至可以根据曲目自行做出改动。

(三)土腔土调,生命力强

赣剧弋阳腔来源于民间,因此相比较其他剧种腔调,赣剧弋阳腔的音乐特色更是彰显出了一种土腔土调,生命力强的特点。据《南词叙录》中记载,在赣剧弋阳腔发展过程中,还融合了地方民歌、山歌以及道教音乐,同时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与地方语言和民间艺术相结合,通过不断的演变,从而成为地方声腔剧种,如我们所熟知的乐平腔、四平腔、青阳腔、太平腔、京腔等,都是在赣剧弋阳腔的基础上衍生而出,因此在戏剧界赣剧弋阳腔有“高腔始祖”之称,而这就是赣剧弋阳腔为何发展时间短暂,虽经历朝代战火,仍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这足以显示出了赣剧弋阳腔强大而勃发的生命力,这是赣剧弋阳腔的重要音乐特色之一。

三、结语

赣剧弋阳腔来自民间,又在老百姓中广泛传播,老百姓通过对戏曲的审美活动,获得了自我释放,自我减压,自我陶醉的艺术享受,最终获得了精神的解放,和自我价值的肯定,从而形成了赣剧弋阳腔,其在历史上是十分重要的戏曲,它有自己独特之处,对戏曲发展的影响十分巨大。正因为其重要性,我们必须要对该戏曲加以保护,使其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不被潮水卷走。

参考文献:

[1]李啸仓.赣剧诸腔的来源与演变[D].明清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发展概况[D].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10).

[2]龚国先.江西戏曲文化吏[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

猜你喜欢
特色发展
时代特色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