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脊柱外科专业中的探索应用

2018-04-27 05:50吴东迎吴继彬孙玛骥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病史脊柱微课

吴东迎,吴继彬,孙玛骥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承担了徐州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的实习工作,本科生在此进行脊柱外科专业的分科实习。部分学生会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或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来加强临床能力,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就此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如何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众多带教教师关心的问题。微课,即微型视频网络课程,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带教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陈丹等[1]研究发现,在儿科理论复习过程中学生对微课教学模式更易接受,对临床实践技能掌握较好。因此,本研究结合脊柱外科课程特点,将知识点精简浓缩后录制微视频,融入传统课堂教学,比较分析微课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专业进行实习的学生共150名,学制为5年。将这些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75人)和对照组(75人),实验组中男 39名,女 36名,平均年龄(19±3)岁;对照组中男35名,女40名,平均年龄(18±4)岁。两组学生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按照《外科学(第7版)》教学大纲要求随机选取典型的常见多发病例,实验室及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全面,使学生结合相关病史、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做出初步诊断。对每组实习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以及临床实践教学,均由同一名教师授课。理论知识讲解部分:实验组采用微课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学生理论学习时间均为30分钟。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统一进行考试,由另一名教师独立阅卷评分。实验组先观看相关病例的临床实践微课教学,然后到患者床边进行病史询问及体格检查。结合病史、查体等资料做出初步诊断,提出诊断依据及诊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医用模型模拟临床,再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得出初步诊断,提出诊断依据及诊疗方案,每个项目为25分,总分为100分。设计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将学生的反馈意见划分后进行统计分析。

1 .3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学生考试成绩比较

实验组理论成绩、病史采集成绩、住院诊断成绩、诊断依据成绩、治疗方案成绩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对比(±s,分)

?

2.2 学生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微课教学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机会,学生满意度均在82%以上,见表2。

表2 实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3 讨论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都实现了无线网覆盖,创建了互联网校园,为互联网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校的学生都很年轻,通常为“90后”,对新生事物和互联网有着强烈好奇心,接受能力强。并且,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明显提升,几乎人手一部手机,这为微课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教师需先明确所需讲解的知识点,然后紧紧围绕相关知识点进行微课教学设计[2]。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上传到微信群里,让学生下载观看,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3]。

传统的脊柱外科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讲授内容繁多,时间长。学生被动地在课堂接受知识,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缺少让学生思考的时间,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学生很难持续地集中注意力,这种“填鸭式”教学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4]。这些学生将来进入医院的工作岗位后,缺乏临床思维能力,没有足够的创新性,不利于个人发展。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学生理论成绩、病史采集成绩、住院诊断成绩、诊断依据成绩、治疗方案成绩和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脊柱外科临床理论教学中,微课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更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传统临床实践教学多采用模型来模拟临床实践,因模型与真实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且观摩的学生人数较多,无法对一些操作步骤的细节细致观察,容易影响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将微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对真实患者实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等相关操作,直接展示真实的临床实践全过程,重点分解剖析疑点及难点,能够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操作技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能够适应学生对知识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因材施教,将共性化教育转变为个性化教育[5],使课堂教学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从而提高院校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参考文献:

[1]陈丹,尚云晓,赵莹,等.微课程在儿科课间实习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2):96-97.

[2]廖晓虹.国内外微课教学比较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4(22):88-90.

[3]姚伟.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与微课建设的互促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5(2):77-79.

[4]邓小霞.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实证研究[J].现代计算机,2014(2):41-45.

[5]桂耀荣.微课及微课的制作和意义[J].化学教与学,2013(5):41-42.■

猜你喜欢
病史脊柱微课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角色扮演法在内科住院医师病史采集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深度学习的甲状腺病史结构化研究与实现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超声评分联合病史预测凶险型前置胎盘凶险程度的价值
医生未准确书写病史 该当何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