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与探讨

2018-04-27 05:51陈芊茜许耀珑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实验课习题问卷

陈芊茜,许耀珑

(玉林市卫生学校,广西 玉林 537000)

药物化学是中职药剂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包含各类化学药物的结构特点、构效关系、理化性质、合成方法等,同时也是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占重要地位。目前我校药物化学课程设置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24学时,选用教材为谢癸亮主编、“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药物化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于该课程涉及繁多的药物分类和常用药物、复杂的化学结构、较难理解和记忆的理化性质及构效关系,因此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将所有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而学生面对如此繁杂的知识结构,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药物化学的教学质量、进行药物化学教学改革工作刻不容缓。为深入了解本校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情况,笔者对药剂专业2015级三年制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药物化学教学情况的反馈。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玉林市卫生学校药剂专业2015级部分中职生。

1.2 方法

调查方法为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发放给学生填写,并采用统计软件SPSS 19.0版对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对开放性问题的文字资料进行归纳整理。该调查问卷名为《中职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和学习效果调查问卷》,是参考了相关文献,并结合本学科实际情况设计得到的[1-4]。问卷设置了课程考试成绩评价、理论课程评价、实验课程评价、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及意见和建议5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设多个二级指标,共计21个二级指标,其中19个指标为选择性问题,2个指标为开放性问题。选择性问题一般设3~5个选项,要求调查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想法认真且严肃地进行选择;开放性问题由调查对象自由填写,以了解调查对象对药物化学课程的真实看法。

2 结果

本次发放调查问卷共507份,回收有效问卷49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2%。调查问卷具体的项目及数据分析见表1。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本校药物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设置、教学效果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认可,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3.1 药物化学课程考试成绩评价

全年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在90~100分、80~89分、70~79分、60~69 分区间的百分比分别为 35.1%、28.4%、27.0%、9.5%,没有不及格现象,平均分为82.6分,说明本年级学生该课程的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在了解学生反省该课程考试成绩偏低的原因时,28.4%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太难,5.4%的学生认为考试题目太难,而大部分学生(66.2%)能认识到是自己没学好,并没有学生将原因归咎到教师身上。由于药物化学课程是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因此在接下来的考查中同时设计了关于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题目。

3.2 药物化学理论课程评价

在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理论课程的感受、听课表现时,只有18.9%的学生觉得很愉悦,其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郁闷、无感;35.2%的学生表示只要上课专心听讲,就能听懂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而大部分学生(62.1%)即使专心听讲,也很难听懂。这与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有关,药物化学是药剂专业的重点专业基础课之一,学习该课程要有扎实的化学基础,至少要具备高中化学的知识,而学生大多是初中毕业,只学了1年化学,还是入门的基础知识,因此才会有这样普遍消极的学习感受。

在学习理论知识时,任课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帮助最大,向同学请教和实验课程的开展次之,阅读教材或参考书、多媒体的使用帮助最小。在完成课后习题时,79.7%的学生是通过查阅教材或参考书找到答案的,这样就使得通过向教师或同学请教来完成习题的人数大大减少,而自己能做多少做多少或者拷贝课本上提供的习题答案来消极对待课后习题的学生也占到了16.3%,这可能源于学生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没有学生想要通过网络找到答案,这主要因为学校在教学时段限制使用手机,而且教室的教学电脑也没有配备网络。

对于课程内容和课后习题之间的相互关系,8.1%的学生非

常清楚,并能应用到习题中;大部分学生(77.0%)比较清楚,部分能应用到习题中;仅有14.9%的学生觉得很模糊,较难应用到习题中,表明课后习题对于理解、掌握上课内容有较大的帮助。另外,对于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感到非常清楚和比较清楚的学生为55.4%;而不清楚和完全空白的学生也占到了44.6%,说明学生对于新旧知识的运用能力还有待加强,应该自觉增加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时间。

表1 调查问卷项目及数据分析

在考查学生学习该课程的课后表现时,74.3%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并复习所学内容,而其他学生的表现则不尽如人意。

3.3 药物化学实验课程评价

对于实验室的环境,41.9%的学生感觉满意,55.4%的学生认为一般,觉得很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各占1.4%,主要原因是药物化学实验需要用到大量有机溶剂,而大多数有机溶剂易挥发且具有刺激性气味,实验室目前仅有4个排气扇,尚不能满足通风、排气的需要。可借鉴相关单位经验,在每排实验台上方安装通风橱和较大的排气扇,更好地解决实验室通风、排气问题,尽量降低有机溶剂对人体的伤害。而对于实验条件,64.9%的学生认为现有的实验室条件非常和可以满足实验需要,但仍有35.1%的学生认为一般。建议提供更多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备供学生实验使用,这也体现了学生渴望进行更准确、更严谨实验的愿望。

在考查学生对实验课的感兴趣程度和实验安排的合理性时,70.2%的学生非常感兴趣和比较感兴趣,有79.7%的学生认为实验安排很合理和较合理。目前该课程安排了4次实验,每次实验6学时,由于学时和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指导书提供的12个实验只能选择较容易得到实验结果的部分内容,比如选择药物性质的实验较多,化学合成的实验较少,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缺乏整体认识。因为学时有限,一些问题不能在实验课中较好地解决,如阿司匹林在制备过程中需要70℃~75℃的水浴加热,进行酰化反应,但学生在控制反应温度时,容易将温度升得太高太快,使得酰化反应产生大量副产物,这需要学生耐心等待和观察;又如当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不完全符合时,由于时间有限,学生不能重新做实验来验证结果,使得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法提高。教学组拟对实验课程的设置进行改革,适当增加实验课总学时数至36学时左右,增加每次实验学时数,给学生提供完成完整实验的条件,也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或者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使有兴趣的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实验。

由于实验器材有限而学生人数较多,因此每次实验时学生是以2~3人/小组来进行实验的。在实验操作中,94.6%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协作配合;仅有5.4%的学生被动操作,常充当助手。说明学生都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也很希望能够参与到实验中来。通过实验操作,77.0%的学生认为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有帮助,这样的数据也从另一方面解释了上题对于实验操作表现的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阿司匹林的性质实验”收获最大。阿司匹林作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它的结构简单,含有酚羟基和酯键这两个常见的官能团,化学合成步骤少。该实验原理是理论课的重要知识点,实验现象明显,反应过程温和可控,实验结果易得,容易带给学生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药物化学实验的兴趣和信心,适合作为药物化学的入门性实验。其次,“盐酸普鲁卡因的性质实验”和“对乙酰氨基酚的性质实验”也使学生感觉收获较大,给今后的实验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由于学生十分重视实验是否成功,实验过程中的小失误容易引起学生的挫败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实验过程,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4 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在对于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中,首先考查的是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感兴趣程度,过半学生表示一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往后的教学改革中,应该在如何提高学生对药物化学课程的兴趣上多下功夫。让人可喜的是,“你对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效果是否满意?”这个问题的满意率达到93.2%,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互动交流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讨论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丰富的教学方式也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考查学生认为目前药物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时,大部分学生(63.5%)认为理论联系实际不够,缺乏趣味性;其次是教学内容太难,教学要求太高(23.0%);再次是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不够灵活(12.2%)。这些问题也提醒了教研组在以后的教改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尽管药物化学课程相对来说学习难度较大,但是大部分学生(94.5%)还是期望或者服从教学安排来再次学习同类课程的。

3.5 对药物化学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问卷中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如增加实验课课时、多互动、多提问、多举例子;讲解结构、化学性质时应多次、反复;教学方式更灵活,增加趣味性;上课时可进行现场实验演示,布置课后习题以外的作业等,这也正是任课教师一直想改进的地方。

4 建议

(1)在今后的理论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可先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讲解药物性状、结构、化学性质和合成路径等,再由教师补充、强调;也可由教师引导学生从结构出发,分析性质,进而理解构效关系,以此为主线进行教和学。此外,还应加强讲授过程中的示教环节和课后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巩固所学知识。再者,要重视专业思想教育,让学生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了解课程体系的衔接关系[5]。

(2)目前药物化学实验课程中共设置了4次实验课,包含16个独立的小实验,实验类型为官能团鉴别、水解反应、氧化反应等。实验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只需照搬实验方案即可获得正确的实验结果,没有很好地达到培养药物合成实验能力的效果。在今后的实验设计上,应加大药物化学合成方面的操作,减少药物的性质实验,或者提供结构相似的药物供学生选择,可扩大学生选择面,增加实验兴趣。通过开设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等活动弥补实验课学时有限的问题,向学生开放实验室,鼓励学生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实验或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3)药物化学整个课程的教学都是以所选择的教材为基础,本校采用的《药物化学》教材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本课程的施教对象年龄主要集中在 16~17 岁(82.5%),18~19 岁占 9.4%,其中中考综合成绩为 B的有58.0%,C的有40.5%,表明这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比较成熟的,但是文化基础一般。笔者认为,在编写该教材的教学大纲时,并没有充分了解使用该教材学生的特点和知识水平,因此教学内容的编制有不合理的地方。如第一章的概述没有对药物化学的定义、知识结构、应用等进行介绍,而是重点阐述了药理方面的药代动力学,还有全书关于药物构效关系、合成路线的内容篇幅偏少,较倾向于药物分析方面。同时教学要求过高,如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吗啡、盐酸氮芥、醋酸甲地孕酮等,这些药物结构、化学性质及合成较为复杂,对于初中化学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掌握较为吃力。实验设计比较单一,一共12个实验,有9个实验为性质实验,只有2个实验是化学合成实验。应该增加实验类型,让学生掌握更多药物化学合成方面的实验技能和经验。今后课改时对于教材编写思路、重点内容实用性和实验设计等方面也应当予以慎重考虑[6]。

综上所述,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本次问卷调查,了解目前教学情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药学专业人才,为我国的医药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敖桂珍,温红.PBL结合TBL教学法在药物化学课程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5,17(9):773-775.

[2]徐正春,陈北光,陈锡沐.关于有机化学课程的成绩分析、问卷调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4):44-46.

[3]刘蕾,刘艳霞,刘俊康.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问卷调查结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11):139-141.

[4]刘爱萍,张正晶,田卫东,等.中专生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学习效果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9):117-118.

[5]俞书仁.中职卫校药剂专业药物化学的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0):51-53.

[6]蔡卓星.中职药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5(5):122-124.■

猜你喜欢
实验课习题问卷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