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
——宁波市新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研究

2018-04-28 03:04林培龙戴娜李洪英章源升
浙江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宁波指标体系

□林培龙 戴娜 李洪英 章源升

新型经济预测和评价指标体系需满足全面性、适应性、动态超前性等原则。相对于传统统计指标体系,新型指标体系可充分反映地区经济活跃度的新型业态变化等。按照经济活动生产环节的基本构成,将新型指标体系分为原料动力、生产经营、资产投资、市场消费、资金供需、商旅活动、人力资源、货物流动八大类,共64个三级类别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站在新发展阶段的历史起点上,要以更高境界、更大格局、更宽视野把握经济发展的方向。一方面,传统经济已不能全面体现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而代表未来经济增长潜力的“四新”经济逐渐代替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未来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关键力量。为适应当前阶段发展,更好地反映经济运行中的新特征,需要转换研究思路和方向,将更多新型经济指标纳入考虑的范围,通过构建新型经济运行指标体系来客观的反映当前经济运行情况。另一方面,我国供需关系存在的结构性失衡,仅从需求侧着手已经很难有所突破,需要供给侧与需求侧两侧入手推进改革,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的大背景,为新型经济运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新视角。本文正是基于上述背景和视角,对新型经济运行指标体系开展研究,提出能测量、可考核、易操作的新型指标,以期新型经济运行指标既能准确反映当前经济短期变化动态,又能反映长期变化趋势和发展方向,为新形势下全面把握宁波经济运行情况、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提供积极参考。

总体设想

本文指标体系的构思起源于国家近期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从供给端或者生产端出发思考经济运行体系的各个环节,总体构建基于生产的投入—加工—产出的各环节所涉及的指标体系。首先是从要素投入环节入手,即围绕原材料动力、资产投资、资金供求、人力资源等方面展开,设置了一系列指标体系;其次是生产经营环节,主要包括和生产经营相关的外部环境、生产销售、质量效益、创新研发、企业变化情况、企业商旅活动、货物的流动情况等等反映在生产经营方面的各个环节的指标;再次是生产的终结环节即市场消费,包括消费信心、终端消费、新型消费业态、消费能力等消费的各个方面和领域。该指标体系包含了社会生产的整个环节,设计比较系统、全面,通过该指标体系可以了解整个社会生产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及整体变化趋势。新型经济预测和评价指标体系需满足全面性、适应性、动态超前性等原则。相对于传统统计指标体系,新型指标体系增加了国际国内的发展背景,并可充分反映地区经济活跃度的新型业态变化等。

选取原则

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标体系设计的最基本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置既要考虑到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实际,又要考虑本地经济资源禀赋的客观实际,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应用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另外,指标选取上更多选取直接度量或计数取值的客观性指标,尽量少选凭人们的感受、评价确定其量的主观性指标。

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应具时代特征,具备科学性和创新性,充分体现宁波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方向和目标,并形成“动态管理”的修订机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作出调整。对国民经济领域出现的新趋势和新情况,也需要利用全新性的手段、不同的视角,设立相应指标进行更全面的预测和评价;对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典型特征亦可选取相应的指标进行重点集中反映。

可得性原则。对每一个指标数据来源进行慎重斟酌,确保指标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连续性,便于在第一时间获取原始资料,且易于剔除季节因素、统计失真等影响,避免过于繁复的计算、统计等先期数据加工处理过程,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且数据有较为稳定的连续性,无频繁修正,适合长期监控、纵向对比以及满足计量模型预测对数据系列长度的要求。

系统性原则。构建的新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要涵盖生产的各个环节,指标选取全面系统,能较好代表或反映各行业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综合反映整体经济的发展状况,能够较为准确地显现经济增长轨迹与发展结构特征,经济预示作用强,并可对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实时监控,便于全面、精确、有效地预测和评价宁波经济发展。

先导性原则。指标体系构建在考虑同步性指标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到一些先行性指标。指标体系中很多指标领先于整体宏观经济形势若干观察周期而变化,具有提前从多角度、多形式反映经济安全形势走向、预示经济发展轨迹的功能,可较好地预警经济系统风险的发生,便于提前采取危机防范的应对措施,以及作为中长期规划的制定参考。

体系特点

加入新经济概念指标。指标体系的设置结合宁波产业结构特色,添加了新兴产业、新经济等指标,比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信息产品产值比重、推广应用的工业机器人、网络消费、跨境电商等,使指标体系能更好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的成果及增长动力的转换。

体现绿色发展的新理念。绿色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本指标体系在强调经济发展过程及成果的同时,也加入了绿色发展的相关指标,积极倡导绿色GDP。比如对规上工业企业综合能耗量、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用电量、工业用水量等指标进行适时监测,强调提高生产的同时对能耗指标进行积极控制。

体现提质增效的发展方向。指标体系紧扣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一中心,将质量效益作为单独的一块二级指标进行谋划构思,重点反映微观主体经济效益情况,对体现规上工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的指标进行详细全面的设置,有助于及时了解微观层面企业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另外,研发创新是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本课题对研发创新类指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置。

表2-1 宁波新型经济运行监测指标体系分类

兼顾宏观微观经济运行。指标体系既有国内外发展环境、投资、消费、进出口等方面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也涉及和企业相关的生产销售、经济效益、新增企业、企业用工等方面的微观经济运行指标。可以通过宏微观经济运行情况的相互验证,更加准确全面地判断经济运行情况。

兼顾经济长短期指标。指标体系既有反映经济长期运行情况的指标,比如研发投入产出、能源消耗、人才引进等;也有反映经济短期波动情况的指标,比如原材料价格、资金价格(贷款利率)、资金风险(不良贷款率)、经济景气指数等;更多是既能反映短期波动情况又可以反映长期变化趋势的经济运行指标,比如生产经营、企业效益、社会投资、市场消费等。另外,指标体系中大部分指标监测频度以月计,部分指标以周或旬计,相对于目前按季度公布的GDP和三次产业增加值数据而言,新型指标体系可应用于旬、月度和季度的经济形势分析,有助于“见事早、预测准、判断明”,及时准确把握经济发展变化动向。

整体框架

根据上述指标选取的原则和特点,按照经济活动生产环节的基本构成,并结合宁波“两圈三中心”建设,将新型指标体系分为原料动力、生产经营、资产投资、市场消费、资金供需、商旅活动、人力资源、货物流动八大类,共64个三级类别(见表2-1)。其中,生产经营和市场消费是经济运行中的两大核心环节,原料动力和人力资源则是生产经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资金供需、商旅活动、物流运输可反映“两圈三中心”建设的部分情况。

原料动力类。原料动力是生产投资的基础,也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基础性指标。宁波资源匮乏,很大一部分生产所需要的基础原材料和能源都以来国外进口,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动,对宁波经济具有较大影响。废品收购价格变动与企业对铜、铁、纸张等原材料的需求量呈正相关性,能够较为灵敏地反映生产活动的变动趋势,因此与主要化工、钢铁产品价格一起纳入原料动力类指标体系。能源消耗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耗量、工业用电量、用水量等指标是经济运行状况的指示器,能反映出企业运营是否正常。

资产投资类。投资是经济活动的起点,也是最能直接反映经济走势的指标。资产投资类指标包括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走势和投资结构的新型指标,如新开工投资项目数及金额,重大项目开工率、民间投资等,工业、基础设施、服务业、房地产分领域的投资等;以及资金的来源情况,如宁波内资外资引进情况。投资的领域和方向能够反映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可以对未来经济增长动力进行判断。

生产经营类。生产经营主要指经济活动的生产环节,生产经营状况最能反映当前经济运行状况及走势。影响生产经营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反映生产经营状况的指标也很多。首先是全球经济、发达国家、国内经济等外部环境指标的变化对宁波生产经营具有领先的预示预警以及映射作用;生产销售指标能直观反映生产经营状况,质量效益和创新研发则是反映产出效果的,反映当前经济发展体质增效的要求。

市场消费类。消费既是一轮生产活动的结束,又是下一轮生产活动的开始。消费信心是衡量未来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考虑到宁波受国内以及全球消费环境的影响较大,课题组选择能够体现国内以及全球消费信心的指数进行监测;同时考虑到奢侈品对经济形势变化较为敏感,课题组将重点监测高档商品的消费需求变化;近年来,网络购物已经成为居民日常消费生活的一部分,未来发展空间巨大,旅游消费等新型消费业态增长较快,均纳入指标体系进行监测。另外,对社会零售和商品销售等领域也进行监测,重点观察其行业结构、产品结构等的变化趋势。居民消费能力是影响消费市场的决定因素,包括物价水平、居民收支等指标。

资金供需类。资金供需涵盖了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是最能够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的一类指标。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企业IPO、VC/PE、典当、知识产权融资额等可以反映企业各种融资需求;道琼斯指数、伦敦银行间拆借利率、人民币有效汇率反映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情况以及资金价格情况;同时还考虑了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等反映资金风险程度的指标。

商旅活动类。商旅活动是反映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指标。课题组选择宁波的总部企业数(包括跨国企业以及国内500强企业在宁波的总部数量),新增企业数、创业投资情况;同时选取了星级酒店、商务楼宇、客运量、通讯、专利技术等指标反映商务活动的活跃程度。

人力资源类。人力资源的需求变动是经济活跃程度的重要风向标,美国、日本、经合组织等国家或地区的先导性指标体系中都包括了人力资源或就业市场的相关指标。课题组在指标体系中选择采用就业景气指数、企业用工、人才引进等新型指标来及时、准确地反映宁波劳动力市场供求情况。此外,引入了互联网人力资源大数据。

货物流动类。货物流动是衔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能够综合反映生产和消费的景气程度。同时,宁波作为一个港口城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提高流通现代化水平,是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需要。课题组对物流业的总量指标和结构性指标进行跟踪,主要包括物流运价、货物运输总量、港口吞吐量、全社会物流成本等。此外,将波罗的海综合运费指数、物流指数、海丝指数等与国际、国内物流发展有关的指标也涵盖在内,以反映货物流动的外部环境变化。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宁波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一图读懂宁波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