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示弱 避免冲突

2018-04-30 04:17施丽萍
科学与技术 2018年9期
关键词:师道尊严

施丽萍

摘要:在多年的一线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中,曾经一度困扰笔者的问题是:有些学生明明犯下明显错误,但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却常常拒绝认错道歉,甚至因一些细小的问题引发师生之间的冲突,导致矛盾升级。如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接受老师的批评与指正?笔者经过多年的思考与实践,发现在与问题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不应以“学生向老师低头道歉,维护师道尊严”为目标,应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实效,如问题的解决,错误行为的纠正等。因此,在处理学生的对抗情绪时,笔者发现有时适当放低教师的姿态,学会向学生示弱,维护学生的尊严,这样做更能打开学生的心扉,避免激化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达到教育的实效。

关键词:问题学生教育;师道尊严;示弱;避免冲突;教育实效

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年,笔者就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一根难啃的硬骨头——潘某。潘某是班上一位性格非常活泼好动的男生,但好说话,好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却带到了班级的自习课上,成了影响班级自习课纪律的一大因素。在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下,潘某依旧我行我素,不为所动。终于在一次纪律巡查中,笔者发现潘某又与同学聊得热火朝天,于是将他叫到办公室开展了一次严肃的谈话教育。

谈话的过程并不顺利。任尔疾言厉色,或是讲得唾沫横飞,潘某依旧不为所动,拒绝认错,甚至一言不发,拒绝交流。在僵持了几个小时无果之后,最终笔者败下阵来,事情只能不了了之。但在之后的日子里,笔者却收到了意外的惊喜:潘某的纪律观念有所加强,虽然偶有自习课讲话的情况,但也收敛了很多,而且在此后的教育谈话过程中,潘某的认错态度也有较大的转变。

经此一役,笔者思考:做好学生的心理建设工作是开展教育的前提,而在心理建设、教育谈话的过程中,教师不应以学生当下向老师低头道歉认错为目标,而应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在学生对批评式的教育方式产生抵触情绪时,教师可以适当放低姿态,避免与学生之间发生剧烈的冲突。因为批评教育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的情况下才能使其认识到自身的错误,达到教育的目的,否则即使学生迫于老师的权威,当面低头认错道歉,但教育的效果也是收效甚微,更有甚者可能会激化矛盾,使事情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学会示弱并不是表明教师真的屈服于学生,而是用示弱的方式维护学生的尊严,缓和学生的对立情绪,从而着眼问题的解决,错误行为的纠正等更长远的目标,从而取得教育的实效。

1、学会示弱,缓和矛盾。在激烈易怒的情绪当中,师生之间是不适宜展开教育对话的。当学生对老师的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时,老师的说教不仅无益于错误行为的纠正,更容易激发的是学生的对立情绪。在师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时,最初的教育目的容易被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以惩戒的方式来维护师道尊严,教师的权威。

例如最近举办的校运动会上,学校明文规定无比赛项目和摄影任务的学生需坐在看台上观看比赛。但班上的应某等多位同学被查到在比赛区域内走动观看赛事,或离开看台参加其他娱乐活动。经查实,在集体教育训诫的过程中,应某却表现出强烈的反抗意识,不愿道歉或接受任何措施的惩罚。对于应某无任何解释,又拒不认错的态度,笔者表示不解。但应某的态度又异常鲜明,丝毫不愿退让。在与应某的谈话无果后,笔者最终采取了示弱的方法。在沟通无效,甚至应某无视管理,自行离开办公室的时候,笔者没有进行进一步的追究,而是放任应某离开。因为再多的说教,当学生已产生抗拒情绪时,都只是白费口舌。当然,笔者也没有采取进一步的惩戒措施,来让应某低头认错。

在师生之间激烈对抗时,中断教育不失为当下的良策。盛怒之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已经成为了情绪的奴隶。而一旦为情绪所控,师生做出的行为都是不可控的,不理智的。与其事后为自己做的错误选择后悔,不如在当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意识到自己已陷入愤怒的情绪而不理智时,给学生也给老师一段平复情绪的时间,以便于下次在情绪平静的情况下再次开展有效的教育。

2、学会示弱,给予学生尊严。当错误行为已经发生,学生被“请”到办公室后,教师应多花一些时间想想“请学生进办公室的目的为何”。“不成功的教师希望学生心情沮丧地离开办公室。成功的教师希望学生离开办公室时心情好一些。”“成功的教师不需要校长代表他们挥舞复仇之剑。”[1]

当老师在愤怒的情绪中对犯错的学生采取惩戒措施时,大多已偏离了原来的教育目的,而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当下的“报复”上,以期用惩戒学生来换回一些教师的尊严和权威。

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学生也拥有人格尊严,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希望在他们面前维持良好的形象。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我意识觉醒,更关注自己的形象,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常常会激起他們的叛逆之心,这是正常现象,是自尊心在作祟。

在学生产生叛逆情绪时,老师换个角度看问题更有利于褪去愤怒,淡化矛盾,解决问题。即学生的对抗不是来源于对老师的尊严和地位的挑战,而是以期维护自己的尊严和良好的形象。当学生意识到尊严的重要性,教师要做的就是教会他们用何种恰当的方法来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往往很在乎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

因此,在教育的最终目的上,教师的期望和学生的自我要求是一致的,可以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努力,而没必要成为势不两立的矛盾双方。学会示弱,就是教师适度放下自己的尊严,以维护学生的尊严。维护学生的尊严就是要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自我感觉,而不是通过教育或惩戒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糟糕。比如成绩较差、行为糟糕的学生,历经班主任一次偶然的表扬后,也可能就此找回自己的良好形象,而从此树立自信,逐渐改正自己身上的缺点。只有赢得尊严的学生,才能朝着教师期待的美好的方向发展。

3、放弃当下,着眼未来。教育不应该只关注当下,或者过去已经发生的错误,更应面向明天,着眼未来。当学生犯下的错误已然发生,惩戒只针对于过去;当学生拒不认错、争锋相对时,惩戒关注的只是当下教师的面子问题。而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如何让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未来。

再来谈以上应某的例子。当应某怒气冲冲离开办公室时,当下的不惩戒并不意味着不处理。事情发生半天后,笔者又与应某展开了一次教育谈话。经过半天时间的冷静思考,应某的情绪平复了一些,愿意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和认错态度进行道歉,并以书面的形式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剖析。但是,言语中仍有部分认识不到位,如自己喜欢自由,不喜欢被拘束在看台上等。面对应某的一些错误认知,笔者又再一次与他进行了探讨,如运动会设立看台的意义,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关系等等。在后两次教育谈话过程中,应某逐渐消除了第一次的抵抗对立意识,愿意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坦然地接受了教育和批评,思想认识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变。面对应某的改变,笔者再一次认识到了当时没有立即惩戒应某这一做法的正确性。学生思想上的转变,比用惩戒胁迫他认错更能改变他的未来,也更符合教育者的初衷。

学生会犯错,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学生犯错后拒不认错,其实这也是正常的表现,这是由于他们的认知局限以及强烈的自尊心使然。因此,在面对学生拒不认错,产生明显对抗教室的情绪时,教师应摆正自己的心态,莫让自己在愤怒的情绪下,向学生挥舞复仇之剑。当下的一小步退让,一时的隐忍,有时更能达到有效的沟通,收到长远的教育效果。教师之爱生,当为之计深远。

参考文献

[1]托德·威特克尔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7件事》[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磐安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师道尊严
用“爱心”为中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漫谈当今民办院校教师的师道尊严
漫谈当今民办院校教师的师道尊严
师生对峙后的反思
试论新时代的师道尊严
“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人文构建浅探
试论“师道尊严”对构建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师道尊严在大学教师当中的偏失与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