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式”栽培模式在老茶园改造中的应用

2018-05-03 09:40崔清梅张强周洋梁金波戴居会
中国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内环田块中耕

崔清梅,张强,周洋,梁金波,戴居会

恩施自治州农业科学院 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恩施综合试验站,445000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恩施州茶叶开始进入规模种植,经过30多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茶园开始衰老,产量和品质也随之下降,且原来的布局规划已难适应当今管理技术的要求[1-2]。由于早期茶园大多选择在交通不便的丘陵山地,茶树种植过密,未预留工作通道等原因,造成封园后采茶人员进入茶行后掉头难、跨行难、采摘难,不仅影响了采茶效率,而且不利于茶园的耕种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老茶园超过66.67万hm2,尤其是武陵山区及西南山区6省市(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市、湖北、湖南)地理条件及管理水平成为机械化管理的限制因素。导致各种茶叶管理机械进园难、操作性差、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等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这种现状,恩施州农业科学院茶叶所科研人员采取茶园种植模式与茶园管理机械相结合的技术新举措——一种适用于机械化管理的茶树栽培方式[3],致力于解决茶园管理机械在老茶园作业和采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自2014年至2017年项目团队在恩施市、利川市、鹤峰县、宣恩县等地累计推广应用该技术超过293.33 hm2,茶园机械化管理效果较明显,得到茶农、茶企一致认可。结合本项目社会推广实践,笔者将老茶园内环式栽培模式改造技术进行总结介绍,供当地有关部门和茶叶从业人员参考。

一、“内环式”栽培模式的老茶园改造方法

适用于机械化管理的内环式茶树栽培模式,其特征在于在种植田块周边设置了1条保护茶行,保护行与茶树种植行间留100 cm宽的间隔形成内环通道,保护行的种植标准与种植行要求一致,种植行之间的纵向工作道与内环通道相贯通,形成连通的小内环,便于田间管理机械的运作和掉头,在田块的对角区域设置管理机械进出口通道,其主要内容有工作道改造和田块间道路连通。

1.“内环式”栽培模式对茶园的要求

平地茶园机械不能调头的;坡度小于25°的茶园;坡度大于25°,规模大种植规范的茶园均适宜采用“内环式”模式。

2.工作道改造

根据田间地理位置,确定茶园机械进园位置,在此位置通过人工或机械的方式,将茶园四周的茶行保留0.5~0.8 m,向内砍掉0.8~1.2 m茶行,形成内环缺口,便于田间管理机械的调头;将保留的外围茶行培育成保护茶行,保护茶行的宽度与原茶园定植宽度一致,起到一个安全屏障的作用;保护茶行和茶树种植行的种植小行距为33 cm,茶树种植行之间的纵向工作道宽度为150 cm,种植田块内保护茶行边上的横向工作道和纵向工作道宽度为160~180 cm,保护茶行与茶树种植行间留100 cm的间隔形成内环(图1)。

图1 工作道改造图

3.田间道路连通

老茶园田间普遍存在梯、埂、排水沟等,茶园管理机械园间通行受阻。对现有的梯、埂进行道路改造,确保坡度<25°,在茶行间的排水沟上搭建宽1.0~1.5m的水泥板,可实现机械在田块间通行(图2)。

图2 道路连通图

二、“内环式”老茶园机械化改造配套技术

“内环式”老茶园机械化改造主要包括形成内环通道、老茶园土壤改良、老茶园肥力提升、老茶园树形树势改善4个环节,根据老茶园改造的技术要求,选用小巧、操作灵活的机械进行茶园改造作业。

1.内环通道形成技术

按照“内环式”栽培模式技术要求挖除多余的老茶树,挖后的老茶树可使用维邦园林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T90FS鼓式碎枝机进行粉碎还田;对打通后的茶园工作通道两边茶树进行修边,可采用单人修剪机或者由无锡华源凯马发动机公司生产的KMDG-31-1自走式双面修边机进行,修剪宽度20~42 cm(可调),修剪高度为10 cm。工作道的打通便于田间管理机械的通行,提高通风透光性,减少病虫害。

2.老茶园树冠培养技术

改善老茶园的树形树势,培育理想的树冠,可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采用重修剪、台刈、深修剪等修剪方式。可选用单人、双人背负式修剪机,有条件的可选用安徽农业大学研发的履带自走式修剪机,能节约劳动力并降低劳动强度,修剪幅宽为110 cm(高度可调),工作效率为0.13 hm2/h。

3.老茶园中耕除草技术

老茶园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较差。选用由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发,江苏无锡华源凯马发动机公司生产的KM3CG-30茶田耕作管理机,配合“三牛力”牌旋耕机。由浅及深中耕2~3次就能达到管理技术要求,中耕深度达15~20 cm。

4.老茶园肥力提升技术

老茶园修剪及中耕后,通过以“三牛力”牌旋耕机为平台,自行改进的螺旋式双沟施肥的粉状肥料施肥机,开沟深20 cm以上,料斗最大装载量为50 kg有机肥,适用于茶园冬季管理有机肥料的机施。茶园追施颗粒肥料选用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耕施肥机,该机工作幅宽30~50 cm(可调),料斗最大装载量为25 kg复合肥,可实现单、双沟施肥,调整后也可用于茶园播种绿肥。

三、老茶园改造成本

“内环式”老茶园可根据老茶园的基础、茶树品种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造,主要有树体改造和改植换种两种。

1.老茶园树体改造成本

对于基础较好、茶树品种适宜的老茶园采用重修剪方式进行树体改造。按照内环式栽培方法技术要求对恩施市高新技术产业园茶园进行老茶园树体改造,改造面积为2 hm2,平均每公顷改造成本为9 520元,具体改造成本如表1所示。

表1 老茶园树体改造费用

2.老茶园改植换种成本

对于基础较差、茶树品种不适宜的老茶园采用改植换种,将原来的老树一次性连根挖除,重新规划、整地、施肥和种上新的茶树品种。对利川市焱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老茶园进行改植换种改造,改造面积为2.8 hm2,平均每公顷改造成本为28 789元,具体改造成本如表2所示。

表2 老茶园改植换种费用

四、小结

“内环式”栽培模式在老茶园改造中的应用,开辟了茶园管理机械工作通道和田块间通行道;构筑了茶园安全生产屏障,确保了茶园田间操作安全,解决了茶园管理机械进园难、掉头难、采摘难、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是一项适宜老茶园改造并实现茶园机械化管理的新技术。

“内环式”栽培模式在老茶园改造中的应用,适宜的机械选型为T90FS鼓式碎枝机、KMDG-31-1自走式双面修边机,用于内环通道形成;履带自走式修剪机,用于老茶园树冠修剪;KM3CG-30茶田耕作管理机与“三牛力”牌旋耕机配合,用于老茶园中耕除草;优化改造的“三牛力”牌旋耕机和中耕施肥机分别用于粉末状肥料和颗粒状肥料的施肥。

实践表明,对于基础较好、茶树品种适宜的老茶园采取树体改造,其改造成本平均每公顷为9 520元;对于基础较差、茶树品种不适宜的老茶园采取改植换种,其改造成本平均每公顷为28 789元。

[1]欧进泽.昭平县低产老茶园的更新改造措施[J].南方农业,2015,9(21):162.

[2]骆耀平.名优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一种适用于机械化管理的茶树栽培方法:ZL201310152913.0[P].2013-08-07.

猜你喜欢
内环田块中耕
“施肥宝” 微信小程序端设计与实现
基于Hyperworks的手扶式白菜中耕机模态分析
油菜如何中耕培土防冻
水稻-红螯螯虾共作模式下不同虾苗放养模式对比试验
田块尺度上的农田土壤Cd污染分布不均匀性*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中耕深松蓄水保墒技术
灯泡贯流式机组管形座安装工艺分析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经脐微型腹腔镜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