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福建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18-05-03 09:40陈凌文马永强孙柳境林荣溪
中国茶叶 2018年4期
关键词:福建产业链茶叶

陈凌文 ,马永强 ,孙柳境 ,林荣溪

1.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2.福建省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3.福建八马茶业,362441

茶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惠及三农发展的一个特色产业,对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作用。福建省在中国产茶省份中占居重要位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见证了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茶叶产量243万t,比上年增产7.4%,其中福建茶叶产量占全国的18%,茶产业综合产值近900亿元,产量、产值均位居全国第一,涉茶人员占福建人口的10%。福建已形成厦门国际茶博会、福州国际茶博会、安溪茶博会、海峡两岸茶博会(武夷山)和宁德·海丝茶博会等五大茶会展,以《印象大红袍》、安溪西坪铁观音发源地和天福茶博院等为代表的世界茶乡之旅已成为福建旅游新名片。

为加强区域国际合作,打造互联互通的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正式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一直以来都是茶叶的主要产销国和地区,2017年1—4月福建省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茶叶1 302.81 t,占同期福建省茶叶出口总量的22.16%。以上数据表明,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不断深入,作为福建特色贸易商品,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把握好这一机遇,茶产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茶壶、茶杯、茶盘、茶食品、茶桌椅等商品因为茶叶品饮热潮的兴起,而被广大消费者所熟知和认可。茶企的经营数据表明,茶配套产品的销售额在茶叶店销售额的比重逐年提升,甚至超过茶叶本身的销售额。以中国最大的一家民营上市茶企——天福茶业集团为例,其2016年财务年报数据显示,茶配套产品的销售额已经超过茶叶产品销售额,比重占全部销售额的60%。由此可见,对茶配套产品的研究已经成为市场、产业、企业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成为茶叶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茶配套相关概念

学术界没有茶配套这个称谓,只是市场对茶具、茶包装等分散的通俗称呼,等产业形成规模后,市场需求逐渐凸显,即与茶叶相关的产品统称为茶配套产品[1]。2011年5月,安溪县在筹备第一届“安溪茶配套商品展览订货会”时,因需要一个能涵盖产业,又定位明晰的称谓,于是选定了“茶配套”[2]。为推动茶配套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促进我国茶产业链全面发展,2014年6月21日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茶配套专业委员会。

当前,学术界尚未对茶配套形成统一清晰定义,认为以茶具、茶叶包装、茶叶机械范畴为主,也有认为包括相关摆件、文化产品等[3-5]。本文主要结合实务界对茶配套的认知以及少量文献中跟茶配套相关的文献,即“配套产品”“周边产品”以及动漫产业案例的理论进行研究,进而从学术上提出茶配套、茶配套产业、茶配套产品概念,具体详见表1[6-10]。

表1 茶配套相关概念汇总

1.茶配套

“配套”一词,是指把整个行业定位于从属、服务的位置,有自己的理解与理念。茶配套就是指服务好茶产业的发展,以及制造和销售、传播以茶为主题衍生出的产品。茶配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意义上,把茶配套产业作为茶配套的广义解释,而茶配套产品作为茶配套的狭义解释。

2.茶配套产业

茶配套产业是指以茶为媒介,以农民、企业和消费者为服务对象,涉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包含茶叶种植、加工、营销,茶消费,茶旅游,茶文化传播的产品、设施、场所和服务,是以茶为纽带的茶产业周边的产业,是茶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3.茶配套产品

茶配套产品是指与茶相关的商品,它服务于茶产业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既包括有形的商品,也包括无形的服务。

(1)茶配套产品分类

伴随着茶产业发展过程不断丰富内涵。根据用途划分,茶配套产品可以划分为三大类:生产服务类茶配套产品、消费促进类茶配套产品和文化衍生类茶配套产品。

①生产服务类茶配套产品:包括茶包装、茶机械等,其主要功能是服务于茶叶种植和生产过程。

②消费服务类茶配套产品:包括茶具、茶食、茶摆件等,是满足消费者茶叶品饮、观赏功能需求的产品。

③文化衍生类茶配套产品:主要包括茶旅游、茶艺表演、茶博会等,这类产品附加值高,对于培养茶叶品牌消费者忠诚度起着重要作用。

(2)茶配套产品特点

①综合性:茶配套产品的综合性取决于茶产业链的综合性,既包括了茶机械、茶包装为代表的物质产品,也包含茶旅、茶道、茶艺表演为代表的精神产品;涉及茶叶种植、加工和消费的三大产业,其综合性主要是为了满足茶叶生产者、消费者日益变化的需求。

②对象性:茶配套产品对象性指的是服务对象的一致性。茶配套产品是满足茶叶种植、加工、营销和文化传播需要的衍生产品,其服务对象为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

③高附加值:茶配套产品高附加值指的是文化、创意是茶配套产品的主要价值体现,而非功能价值,茶配套产品是茶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④主题性:突显和表达茶文化内涵是茶配套产品主题性体现。茶配套产品涉及范围广、种类丰富,但均离不开茶文化主题。

二、发展茶配套产业的意义

1.供给侧结构改革需要

茶产业供求结构失衡、要素配置不合理是茶产业供给侧的主要矛盾所在。茶产业链供给侧改革是实现茶产业资源有效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茶产业链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发展茶配套产业,优化茶产业链体系结构,由资源利用型生产结构向创新型、复合型生产结构转变,全面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是涉茶企业做大做强,全面提升茶产业链综合效益和整体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茶产业链升级需要

产业链全面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供需关系和内部分工协调基础上,而产业配套性是产业供需关系和内部分工协调体现的重要指标。因而,通过发挥产业链每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通过配套产业发展来保证全茶产业链的持续发展。通过茶配套产业的发展,梳理茶产业链上中下游之间的关系与通道,提高茶产业链中产品的附加值,使茶产业链上中下游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茶产业链的全面发展。

3.消费侧结构升级需要

茶配套产品实质上是茶与文化生活链接的载体,是实现消费的重要通道,其本质目的是服务于日益丰富的茶文化消费需要。茶叶消费不仅是满足于止渴的功能性需要,更多的是满足于消费者个性化、时尚性、象征性和便捷性的客观需要。茶配套要贴近大众世俗生活,用充满创意、趣味的产品把更多的消费大众吸引进茶的世界。茶配套产业的发展,是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个性化、时尚性、象征性和便捷性需要的最好体现。

4.茶产业链国际化需要

我国是茶树发源地,20多个产茶省,8 000多万茶农,2016年茶产量达到243万t,其中茶叶出口32.9万t,出口产值14.8亿美元,平均单价4 518美元/t,平均单价较低,受制于国际市场相关技术标准和饮茶习惯的不同,我国茶产业在全球市场份额较小,竞争力较为薄弱。而发展茶配套产业是消除贸易壁垒,弘扬我国茶文化,提高我国茶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茶配套产业,为世界茶农、茶企和茶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传播中华茶文化,是我国茶产业链走向国际化的现实需要。

三、福建茶配套产业转型升级建议

1.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带动茶配套产业走出去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的重大举措,是加强区域共同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平台。茶配套产业的发展不仅是为茶农、茶企和茶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是传播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国际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全球茶叶的主要产销国和地区,茶产业是福建的传统优势产业,福建发展茶配套产业应积极响应“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实施走出去战略,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政策沟通、资金通融和贸易通畅的贸易合作机制,对不同国家地区茶配套消费情况进行科学调研、细分市场,不断提升茶配套产品质量和功能品质,建立福建茶配套协会,注重茶配套企业品牌形象的建设和宣传,全面提升福建茶配套产业在国际茶配套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促进茶配套产业做大做强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紧跟市场需求变化,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由过度资源消耗、数量优先向绿色生态可持续、注重质量需求转变。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压力大、要素配套不合理是现阶段茶产业链的突出问题。

福建茶配套产业发展应充分领会中央一号文件,积极扶持茶配套龙头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益,优化茶配套企业经营模式和营销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和文化内涵挖掘,推进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建立“互联网+”“旅游+”“生态+”等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茶配套产业服务型功能,推动茶产业链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做大做强福建茶配套产业。

3.结合全国产茶省发展定位,引导茶配套产业转型

茶产业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也是一些地区经济支柱产业。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位于全国四大产茶区的华南茶区,是我国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的主要产区。茶叶产业是福建省传统优势产业,2017年8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七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茶叶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 091亿元,比2016年增加218亿元,年均增长5.7%。

为推动福建茶产业链千亿产值目标,茶配套产业作为茶产业链消费增长的重要一环,发展福建茶配套产业具有重要意义。依托福建完善的茶产业链体系和产业集群优势,福建发展茶配套产业应充分发挥安溪、武夷山、福州、厦门等茶产销中心带动效应,注重质量建设,打造区域品牌优势,逐步建立设施齐备、交通便利、服务完善的区域性茶配套交易市场。同时,发挥人才优势,依托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茶配套产业人才高地,挖掘茶配套产品文化内涵,树立品牌形象。

4.顺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夯实茶配套产业升级

茶叶消费不仅仅只是满足消费者止渴需要,同理茶配套产品也不仅仅满足茶附属的功能需要。茶配套产品设计应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消费者需求变化,融入时尚和个性化元素,方便快捷和优质服务相融合,不断丰富茶配套产品种类和功能,提升茶配套产品附加值。

福建茶配套产业的发展,应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茶配套消费者需求和偏好有效分析,改变传统的营销思路与方式,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提供精准和优质化服务,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在同消费者的互动过程中,推动产品服务质量改善和产品创新。茶配套企业应积极探索产业融合和跨界合作,共建信息数据库,进行跨界宣传推广,全面扩展茶配套市场,提高行业竞争力。

[1]创意不断,精彩纷呈[J].茶世界,2015(6):32-33.

[2]中茶协茶配套专委会.一业兴百业荣[J].茶世界,2014(7):46-47.

[3]郑方行.茶配套点睛茶文化的灵动音符[N].中华合作时报,2012-10-09(B01).

[4]林爱娥.安溪要做“中国茶配套第一县”[N].福建日报,2013-03-17(005).

[5]毛欢喜.安溪发展茶配套产业大有可为[N].中华合作时报,2012-07-24(B03).

[6]施娟,李施玥.品牌延伸:动漫周边产品的研发与细分营销[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2):29-31.

[7]周洪凯.附属产品设计[D].长沙:湖南大学,2006.

[8]申明倩.红木周边产品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5(10):94-96.

[9]张珊珊,竺长安,孙立婷,等.配套产品的扩散模型研究——以美国汽车与配件市场为例[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13,43(12):1020-1025.

[10]张骁.皮影艺术周边产品开发的可行性探究——以罗山皮影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福建产业链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筑牢产业链安全
那个梦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福建艺术战“疫”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