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善新疆农村人居环境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2018-05-07 02:25阿迪来卡哈尔
新疆农业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居整治村庄

阿迪来·卡哈尔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业信息中心,乌鲁木齐 830049

随着新疆经济快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也取得积极进展,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有了明显改善。但从整体上来看,新疆农村人居环境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居住条件、公共设施和环境卫生等,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2019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十六个“一号文件”,文件共包括八个部分,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共分为八部分,其中第三部分重点对“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提出了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农行动、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乡村规划引领。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聚集地,人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加强村庄规划和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村容村貌是新时代下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新疆新时代下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但同时也要在环境保护的情况下,做好村庄规划和整治工作,必须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从当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1 农村人居环境的定义

农村人居环境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为满足农村居民的生活劳作、居住休息、社会交往等一系列的需求,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在内的区域综合环境系统。

2 新疆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近年来,新疆各地积极打造了一批试点示范村,在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农村改厕、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探索了一批符合实际的技术模式与设计方案,依据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全疆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工作进展不平衡、内生动力激发不够、长效机制欠缺、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3 新疆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任务重、现有基础条件差

新疆地域辽阔,现有854个乡镇和9 237个行政村,加之村庄规模普遍较小、布局相对内地省区市分散,一些村庄距乡镇上百公里,一些乡镇距县城上百公里,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各项任务十分繁重。南北东疆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县市之间农村基础公共设施建设差异大,特别是南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等处理设施建设起步较晚,历史欠帐多。全疆尚有29 440 km 的行政村村内道路没有硬化,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配套处理设施不健全,特别是卫生厕所普及率仅为28%。

3.2 资金紧缺制约了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近年来,新疆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已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较大部分,自治区本级财政支持和激励调动地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财力有限,加之新疆大部分地州和县市财政困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地县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农民收入水平不高,自筹资金能力偏弱,都影响了新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国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启动以来,国家一直没有明确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渠道以及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也缺少国家的资金支持。自2014年起,中央不再下达补助地方农村改厕项目,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也未落实,这些影响和制约了新疆农村改厕项目的顺利实施。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畜禽规模养殖场作为养殖废弃物处理的主体,由于资金短缺,而粪污治理设施的投资大,运营经费高,仅依靠地方财政和企业自筹,难以支持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设备的配套改造和提升。

3.3 农村人居环境法治化、制度化建设滞后

“重城市,轻农村”的污染防治思想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目前又无专门立法,相应的规定只是散见于一些法规之中。而各地政府出台的措施主要是以上下级之间工作要求的形式出现,对广大村民不能产生直接的约束力。

3.4 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较差

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较差村民对落后的生活习惯缺乏改变的能动性,对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认识不高,环境与健康意识淡薄。在农业生产中,存在滥施滥用农药化肥、随意丢弃生产生活废弃物等行为,农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土壤、湖泊和地下水被污染。同时普遍存在乱倒、乱泼、乱堆现象,这也致使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极易诱发各种疾病。

3.5 村庄管护机制尚需健全

针对村庄管护制度总体来看,近郊村优于远郊村,经济条件好的村优于村级经济薄弱村。因村集体经济收入低、社会参与力度不够、专业队伍缺乏等因素,部分村的村庄运营管理机制尚未建立或已建立但未执行,致使经过环境整治后的村又出现反弹,整治成果难以维持。

4 改善新疆农村人居环境的意义

4.1 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建议适宜居住的新农村,提高农村居住水平,改善农村环境,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4.2 有利于保障农民住房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新疆是地震多发地带,夏季不少山区较容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对农民建房规划设计的引导和服务,延长农房使用寿命,提高抗灾能力,保障农民住房安全和生命财产安全。

4.3 有效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公共服务,将有效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总体素质提高,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4.4 有利于宜居农村建设

望山觅水是乡愁,在“以人为本”的农村发展基本理念下,宜居农村不仅与硬性基础设施有关,如农村布局、建设水平、绿地建设等,还与农村的软性基础设施有关,如农村文化传承、村镇特色塑造、环境保护意识、安全意识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也就是说,宜居农村体现了农村规划和建设的基本精髓,而以上这些元素,直接影响着农民的观念和行为,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对农村的依赖和向往。

4.5 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统筹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首先要加大对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政府引导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投入,将会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流入农村,一方面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另一方面调整了经济结构,促使了第一产业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迈入,为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提供了条件,进而推动新疆农村经济发展。

5 改善新疆农村人居环境可借鉴的案例

5.1 阿克苏地区

打造“十乡百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工程。如2018年,阿克苏地区启动了“十乡百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工程。阿克苏市在全市5个基础条件好的乡镇选择42个行政村整村全面启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示范工程。这42个试点村室内装修刷白、卫生间厨房改造、三区分离、庭院地面硬化、暖圈葡萄架建设、外墙等基础设施全部完成。另外,阿克苏市还投入资金1 300万元,建成27个村民活动广场,聘请新疆佳联设计院对每个行政村外墙外立面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实现人居环境建设整村推进。其中,沙雅县选择了10个村试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2018年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2 896 户;温宿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工建设安居房5 042户,完成庭院改造、三区分离7 676户,完成农村标准化改厕4 547 户;拜城县已完工无害化卫生厕所11 488 户,完成107个卫生红旗单位复验工作,申报创建自治区级、地区级卫生红旗单位、卫生示范乡镇(村)的12个,修建农村公路85.1 km,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5.2 阿勒泰地区

重点打造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阿勒泰地区以“村庄规划、村容村貌提升、农村垃圾、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污水治理、农村改厕”等6个方面为主攻方向,动员各方力量,与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有效衔接,针对不同类别的乡村,确定重点任务、整治目标。

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方面,阿勒泰地区重点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包括喀纳斯景区1个),示范村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5亿元,平均每个示范村项目及资金投入都在2000 万元左右。本着“建新拆旧、人畜分离”等原则,严格按照村庄规划,拓宽并硬化乡村道路,拆除危房、翻新加固旧房,新建富民安居、牧民定居房,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安装路灯,扩建完善公共活动场地及设施。积极引导发展庭院种植,在绿化美化的同时,增强家庭收入。每个县(市、景区)推选1至2个经济条件成熟、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乡镇开展了试点工作。积极探索符合当地实际的环境整治方法、技术路线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管模式。县城周边、国省道两侧以及重点生态功能区周边、重要旅游景区周边等生态保护任务重、旅游资源丰富的乡村,实现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全覆盖;基本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得到有效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收集处理,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以上,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实现夜间照明,村容村貌显著提升。

5.3 昌吉回族自治州

全面开展绿化美化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是绿化美化方面。2018年昌吉回族自治州完成人工造林918 hm2,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1 674 hm2,完成186个行政村绿化任务,村庄绿化覆盖率达30%。二是生活垃圾方面。昌吉回族自治州推广试行了“户减量、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完成14个乡镇97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治理任务。三是生活污水方面。建设完善昌吉市六工镇等7个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充完善12个村污水处理设施,修建污水管网28 km。全州已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的覆盖27个乡镇62个村。四是厕所改造方面。结合昌吉回族自治州“两居”工程建设,完成安居房配建卫生厕所6 280个,完成牧民定居配建卫生厕所1 045个。五是畜禽粪便治理方面。按照自治区要求的“大力推进规划养殖场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建设,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6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70%以上”的目标,采取堆粪场硬化、沼气项目建设、化粪池修建等措施,昌吉回族自治州共完成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任务100家。六是农田残膜治理方面。目前完成的玛纳斯、昌吉市、吉木萨尔县、木垒县残膜回收利用示范面积2 730 hm2,完成生物降解地膜试验示范面积140 hm2。

6 改善新疆农村人居环境的对策与建议

6.1 加强村庄规划管理

统一规划,充分考虑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统筹搞好县域村庄布局调整优化。根据村庄人居环境现状兼顾中长期发展需要,编制或修编县域乡村建设规划,规划按照“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乡村、地域、民族特色,做好一村一规划、一村一特色,切忌用一张图、一个式样、一种格调搞村庄建设。同时做好乡村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衔接,实行“多规合一”,推进清洁生产、营造绿色生活、发展生态经济,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互促共进。村庄规划还要突出实用性,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体现乡村特色,明确人居环境整治重点,推行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充分发挥村庄规划的作用,框定村庄边界,做到农房建设有规划管理、行政村有村庄整治安排、生产生活空间合理分离,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基本覆盖。此外还要加大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力度。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

6.2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加快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坚持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同时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积极促进秸秆资源转化利用,推广秸秆青贮、氨化、微贮等饲料化利用技术,鼓励支持农民应用秸秆粉碎还田、温室挖沟还田、堆沤还田等腐熟技术。大力推进农田废旧地膜和农药包装物回收工作,依托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农民自愿”的常态化残膜回收再利用运行机制,使农田残膜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建立健全“户集、村收、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城乡统筹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原则,开展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全面清理村庄内外、道路两侧、沟渠内、村庄周边积存的建筑和生产生活垃圾,彻底清理房前屋后的粪便堆、杂物堆,彻底解决垃圾“围村”和村内“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周边无垃圾积存、街头巷尾干净通畅、房前屋后整齐清洁,乡镇周边、交通沿线、景区周围无垃圾”的目标。

6.3 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

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维护方便、不污染公共水体”的要求,坚持农村改厕与乡村建设、污水治理等工作统筹考虑、一并推进,大力开展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同步实施厕所粪污无害化治理、资源化利用。

鼓励和推进农村户用厕所进院、入室,消除“连茅圈”和简陋旱厕,引导农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设无害化卫生厕所。结合乡村旅游发展,重点推进一批农村厕所旅游化发展,提高厕所建设管理水平。

在城镇污水管网可延伸覆盖到的农村,选择使用水冲式厕所。对户内无厕所,习惯使用公厕的村庄改建或新建卫生公共厕所。加强村民广场、乡村农贸市场、中小学校、乡镇卫生院等人员密集活动场所卫生公厕建设。

6.4 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据地理环境和人口聚集程度,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加快推进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或保护范围划定工作,优先治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城乡结合部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管网收集处理。

各乡镇、行政村,采取统一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的方式收集处理。为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后期管护工作量,原则上处理方式能集中的不分散,能大集中的不小集中,实现污水处理系统安全、经济、持续、健康运行。

引导村民树立节水意识,加强生活污水源头减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不断提高农村污水处理水平,确保达标排放。

6.5 提高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水平

提高农村公路服务能力和水平,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脱贫攻坚、推动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推进通村组道路、入户道路建设,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健全传统村落保护体系,推进村庄绿化,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

推进村庄街道硬化,合理布局村庄道路,村内主街道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建设,小街巷突出乡土特色,出村通道安全通畅。

6.6 完善长效管护机制

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性、公益性特征,本着“政府主导、分级负担,集体补充、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多元筹集”原则,进一步明确县乡村三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职责任务,健全完善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处理和改善村容村貌等专业化维护、规范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组织开展管护培训,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村庄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

鼓励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建设和运行管护,鼓励实行第三方监管,推行依据治理效果付费的农村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考评机制。通过村委会和村民逐户签订包卫生、包整洁、包绿化的“门前三包”,有条件的向社区化、公司化运营管理。

支持环保设备生产企业、第三方环保服务公司等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并通过“认养、托管、建养一体”等模式开展后期管护,保障设施可持续运转。支持村级组织和农村“工匠”带头人等承接村内环境整治、村内道路、植树造林等小型涉农工程项目。

组织开展专业化培训,把当地村民培养成为村内公益性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的重要力量。

6.7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自治州财政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的支持。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措施,建立对口援疆市援助、自治州和县级配套、乡镇和行政村自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投入体系。

6.8 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宣传好典型、好经验和好做法,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人居整治村庄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绿化设计构建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村庄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