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创新探析

2018-05-14 09:06江小阳
丝路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校企合作

江小阳

【摘要】本文浅析了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模式进行管理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在具体应用的操作建议。希望可以对高职院校完成从传统教育模式到校企合作模式的完美转型有所帮助。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一、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带来的问题

(一)主体的双重化造成的学生管理分配问题

校企合作后,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校方,又增加了陌生的企业一方。如何分配管理工作,不留下管理的空白地带,不因为管理责任不明造成管理推诿问题,保障学生的安全,维持校方和企业的正常秩序成为管理中面临的新的难题。校企合作后,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到了工业园区、实习企业、厂房基地,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面临的交通问题,实习操作中的安全问题,日常生活的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着学生,都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二)学生身份转换造成的心理问题

校企合作后,学生要在没有任何社会经验的情况下走向企业,成为企业的一名员工。这样的角色转换,会让在象牙塔里备受老师、辅导员庇护帮助的学生独自面对工作的压力,他们会受到企业严格的对待,以及其他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员工的排挤打压。这对于一向对生活充满期待与憧憬,还被高学历优越感包围着的学生是种巨大的心理挑战。面对挫败感,必然会有部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不善交际的学生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对未来充满了质疑和迷茫,甚至今后一蹶不振,引起心理抑郁焦虑问题。这就让校企合作模式失去意义,造成不可挽回的人才浪费。

(三)校园管理与企业管理转换的过渡问题

对于在校的学生,主要任务就是上课学习,掌握理论知识,完成学业考试。这就形成了各大高职院校的一个共同特点,平常上课老师讲学生睡,还经常搭伙逃课,老师点名找人顶替。考试临近时期,个个抢占自习室,通宵达旦突击背诵。虽然各科考试顺利通过,但是课堂知识并没有完全理解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到企业中去真枪实弹的进行实际操作,学生能不能胜任实习时期承担的工作,实习期间怎么保证学生不出现旷工、经常请假的现象。这些校园管理到企业管理的过渡问题,都对校企合作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管理的相关建议

(一)改变传统的学生管理理念,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管理,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校方往往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以一系列强硬的管理条例与处罚措施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校企管理模式,完成校园到企业的过渡,就要改变这样的管理理念,更多的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与点化者,重视学生的心理活动,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处于逆境的承受力,提高学生的“逆商”。在管理中要树立尊重与服务的理念,不再一味的打压。在教授学业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改变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性。对学生的考核要以真正掌握知识的能力为主,不是成绩说明一切。开设相应思想课、心理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进入企业之前进行对应的心理培训,相关的法律知识培训,企业也应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专业操作培训,让学生有所准备后走进企业,帮助学生以后更好的完成校园生活与企业生活的过渡,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二)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多元化管理机制

在管理主体双重化的背景下,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企业要将学生纳入管理的范围,建立一套区别于普通员工的管理机制。对学生要创建相对宽松的管理氛围,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学生吐露心声提出建议的途径,并及时作出相应反馈,为学生答疑解惑。这样的管理模式,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校园到企业的过渡,适应企业的管理环境,又可以进一步为以后脱离校园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三)创立一套完善的与新的管理模式配套的管理制度

原有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学校要结合管理模式的创新,重新建立一套与之匹配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要更加人性化,结合企业管理新模式,注重校企合作。例如建立学生实习企业选择申报制度,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签订的协议书要有企业、学校、学生、学生监护人四方的签字确认,明确各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学生到实习单位后,学校要定期组织老师前去巡视看望,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及时给学生排忧解难解决心理和生活上的问题,让学生不会孤立无援,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条件。当然帮助不是全权包办,有一些问题还是要学生自己学会解决的,这样才能真正的帮助学生完成学校到企业的过渡,授之以渔并非授之以鱼。

(四)要预备应急处理方案,建立应急处理小组

为了避免意外发生后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更大的损失,校方要预备学生到企业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案。处理方案要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建立专门的应急处理小组。该小组要在处理应急事件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成长成熟。定期更新应急处理方案。当紧急事件发生之时,迅速反应,第一时间妥善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结语

校企合作的改革之路雖然已有很大成效,但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漫长而艰辛的。学校与企业要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通力合作,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以利益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为基准。完善管理合作模式,创立创新管理合作机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专业性、技术性、竞争力强的人才,利益学生,利益学校、利益企业、利益社会。

参考文献

[1]杨建,仲昭慧.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97~99.

[2]卓林.校企合作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创新[J].中国职工教育,2013(12):114.

猜你喜欢
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校企合作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
中师学校学生的人性化管理
高校网站安全管理研究与探讨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