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体育锻炼成为习惯,让生命更加精彩

2018-05-14 09:06李作群
丝路视野 2018年13期
关键词:运动兴趣终身体育

李作群

【摘要】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工作,明确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那么,作为不是专业体育教师的我们,如何在教学之余有效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呢?我认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积极阳光心态,为以后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让每个学生的人生更加精彩。

【关键词】教育故事;运动兴趣;锻炼习惯养成;终身体育

我的教育故事:下午第二节课,我校小学段四年级体育课,上课老师是陈老师,地点在小学段高、低单杠场区。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在陈老师的指导和保护下认真在单杠上活动:有臂力的在杠上玩几个引体向上,下来之后还向其他同学炫耀一番;没有臂力的则在单杠上摆荡几下或者努力攀爬后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骑在单杠上;更有少数几个学生超难度的骑在单杠上玩打旋动作,学生“格”竟然一连打了三四个旋。陈老师见学生对玩单杠兴趣高基础也较好,也一跃上杠,一连做了好几个标准的杠上动作,引得四年级全体学生发自内心的钦佩的热烈的掌声……

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得想起这一届学生小学刚开始入学的一些情景:这一届学生一年级时班主任是田老师,教语文,我教数学,由于小学一年级课程学生学习内容不多,作业也少,加上孩子的天性,许多孩子在课间趴在地上不是玩泥巴就是玩沙子,一天到晚整个人都是脏兮兮的。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由于班主任田老师喜欢体育锻炼,其中有一个锻炼项目是在单杠上玩几个引体向上,有几个孩子出于好奇总喜欢也在单杠上攀爬,久而久之在单杠上攀爬的班上学生越来越多。出于安全考虑应该严禁孩子不在此区域活动,但当时班主任田老师和我没有强行这样规定,也没有因为有安全隐患而考虑增加学生学习任务而把学生变相禁锢在教室里,而是从安全角度给他们进行教育和强调,在单杠如何玩上给予指导和保护,班主任田老师还时不时亲自给孩子们以示范,班上到单杠上活动的孩子多了,趴在地上的孩子明显变少了;由于我喜欢打篮球,还时不时吸引一些孩子打一打篮球,教一教他们一些简单打球常识,一部分学生还恋上了打篮球;就连班上有两个特别胖的“峰”和“圣”同学也喜欢上了诸如打篮球、跑步等体育活动,锻炼后现在身形也显得不是那么笨重而是较为灵活……可以这样说,这一届学生到了二年级时几乎就没有趴在地上玩等等这些不好的习惯了,目前全校最喜欢在单杠上活动的班级就是四年级,四年级学生也成为全校最喜欢户外体育锻炼活动且性格开朗的班级之一。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习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鍛炼可以使学生更接近自然、接近自己本原,体现出自由开放精神,使其成为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良方,起到净化学生身心作用;体育锻炼可以培养健康行为,促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充实学生生活空间,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多彩,使学生的心理空间宽阔而深邃。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是促进学生增强体能、增进健康、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体育课程的改革工作,明确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运动参与是学生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的重要途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那么,作为不是专业体育教师的我们,如何在教学之余有效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习惯呢?主要从以下几点,一是要持续地寻找学生参与活动的办法,使学生形成参加多种体育活动的积极态度;二是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体育锻炼的常识和科学的锻炼办法,教给学生一些常见锻炼项目的知识和技术,指导学生正确的练习;三是要让学生清楚自己适于从事哪些锻炼项目,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又感兴趣的体育锻炼项目;四是教给学生一些最基本的体育比赛规则,如起跑时要听口令,打球时不能撞人,游戏时不能出线等,保证体育比赛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让学生有所了解;五是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行为必须经过不断地重复和长期的坚持才能养成习惯,才能给身心带来真正的锻炼。

总之,体育锻炼是健康文明生活方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有义务更有责任让学生从小充分认识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态度,会自觉合理地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活动,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从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积极阳光心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奠定终身体育基础,让每个学生的人生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张良志,孟维娜.校园体育活动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知识经济,2015(15).

[2]李萍.浅谈如何落实“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J].当代体育科技,2015(29).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运动兴趣终身体育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高中体育教学要注意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职高专体育教学改革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探究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运动性区域的预设与生成研究
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