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下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

2018-05-14 17:20徐宝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奥林匹克促进

徐宝莲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从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及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分析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必要性。得出奥林匹克教育能够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同时,使其形成正确价值观的结论。旨在引起教育工作人员对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视度,从而大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

关键词:健康中国 奥林匹克 教育 青少年 促进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a)-0001-02

2016年10月25日,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纲要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和健全支撑与保障6个方面进行规划。在“普及健康生活”部署中特别强调要大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培养青少年体育爱好,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力度,以中小学为重点,开设相关学科教学,联动课堂内外体育教育活动,着力推进校园健康教育。

1 奥林匹克教育

1.1 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是教育

教育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顾拜旦从他恢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开始,就是以教育为主线,他认为“在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2]。他希望通过奥林匹克运动提高人们健康水平,为世界青年提供一个“幸福拥抱”的机会,创建一个全人类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1.2 奥林匹克教育内涵的多元性

广义的奥林匹克指所有奥林匹克活动中的教育元素,是一种广泛的社会教育[3]。事实上,奥林匹克教育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非常宽广的一个概念,正如顾拜旦所主张的奥林匹克教育的内涵包括体育教育、社会教育、文化教育,这三者应该是构成了奥林匹克教育的主体[4]。狭义的奥林匹克教育主指奥林匹克主义知识内容的教育。本文奥林匹克教育概念属前者。

2 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重要性

2.1 青少年体质及心理现状

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各年龄段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5]。可见,我国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仍让人担忧。现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极高,苛刻的要求易造成子女产生自卑心理;独生子女养尊处优,意志品质薄弱,独立生存能力差。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屡见不鲜。

2.2 青少年是奥林匹克的践行者

各个国家在承办奥运会时,均会借此机会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大力发展本国的青少年体育。北京奥运会前后,北京奥组委为推进奥林匹克教育,在全国命名了556所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2.3 学校体育发展与健康中国计划的需要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7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学校体育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奥林匹克教育能够使青少年从思想意识上重视体育,从而更好地开展体育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再次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视为重点,通过奥林匹克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三观”,培养健全人格,增强身体素质,为实现“健康中国”奠定基础。

3 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的意义

奥林匹克教育功能是全方位的,奥林匹克主义、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宗旨及奥林匹克理想都给广大青少年学生以启迪和鼓舞[6]。处于成长叛逆期的青少年需要更多的人文素养教育及人文关怀,他们厌倦传统的说教形式,而奥林匹克教育这种非“说教式”的奥林匹克教育形式区别于学校传统意义的显性课程教育方式[7]。

3.1 增强体质,强化运动参与意识

奥林匹克教育在普及知识的同时可直接促进青少年体质的增强。运动员们顽强拼搏,超越极限的精神激励青少年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树立“运动改变生活”的观念。

3.2 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健全人格

奥林匹克不仅把身体教育作为重要内容,同时更强调人格塑造的教育,并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是奥林匹克教育有别于其它教育的最重要的特征[8]。当代青年生活在价值多元的世界里,若沒有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极易迷失自我,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教育显得尤为紧迫。

3.2.1 树立关爱自我,热爱生活的生命观

奥林匹克秉承以人为本的观念,诠释了人身的自由和思想的解放,关注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对青少年进行奥林匹克教育可增强其意志品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引导青少年珍惜生命,保持对生活的热情,实现生命的和谐发展。

3.2.2 树立真诚友善,团结合作的交往观

奥运会倡导和平友爱,无论种族、肤色、国界,五大洲兄弟姐妹紧紧相拥在五环之下,共享人类文明,共创美好和谐世界。奥运会赛场上的观众为每一个“英雄”呐喊加油,运动员之间互相鼓励、竞争都是青少年的德育教材。

3.2.3 树立平等公正、诚信正义的道德观

奥林匹克运动的竞争性使其具有无可比拟的观赏性,公平竞争是奥林匹克的灵魂所在。奥林匹克教育将公平竞争的理念融入青少年的思想,有利于青少年形成真诚、正直的道德行为准则。

3.2.4 树立辛勤劳动、无私奉献的人生观

以青少年为主的奥林匹克志愿者在奥运会举办期间承担了大量的服务工作,也正是这些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使奥运会得以顺利进行。志愿者耐心的讲解,踏实的工作感动着每一个人,也教化了青少年。

4 结论与建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对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能够丰富学校体育教育元素,促进学校体育发展,增加课外体育活动形式,有利的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带动全民健身,促成健康中国的实现。

建议教育部门重视奥林匹克教育在学校的开展,加大政策、经济支持力度,建立长效评价、监督机制;学校可开设奥林匹克教育专题活动,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对奥林匹克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和相关实践活动;负责奥林匹克教育工作的老师应主动学习奥林匹克知识,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体”;家长在重视孩子文化成绩的同时,必须意识到健康身体和心理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扭转“重文轻体”思想,主动与孩子交流奥林匹克文化,共同运动;社会需加大“健康中国”和奥林匹克教育的宣传力度,通过主流媒体进行宣讲。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健康中国”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白宇.共建共享健康中国(社论)[N].人民日报,2016-08-21(1).

[2] 熊斗寅.论奥林匹克主义[J].体育与科学,1993(1):1-4.

[3] 熊斗寅.论我国继续坚持奥林匹克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体育与科学,2009,30(6):21-23.

[4] 涂传飞,陈志丹,严伟.当前我国奥林匹克教育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2):179-181.

[5] 李金霞.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布[EB/OL].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http://www.sport.gov.cn/,2015-11-26.

[6] 张桂宁.南京青奥会对我国青少年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隐性课程价值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6):33-36.

[7] 姜之明.中四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4):95-98.

[8] 周文.奥林匹克教育对青少年人格塑造的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5):601-604.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奥林匹克促进
头脑奥林匹克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
微信营销对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研究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
头脑奥林匹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