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发展视角下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研究

2018-05-14 17:20顾新园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中小学

顾新园

摘 要:核心素养在教育中的提出,再次强调了全面发展是教育所给学生带来的最终需求。体育作为青少年全面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个培养方面,需要被重视,而现状中中小学校园体育的发展却迟迟跟不上国家对校园体育成绩的期盼,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效果甚微。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研究认为:造成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甚微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对校园体育文化的认知程度不够所导致的,因此本文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去研究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现状及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必要性。

关键词:全面发展 中小学 体育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2(a)-0004-02

1 校园体育文化的概念

体育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指体育的文化,它需要通过身体的运动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活动。例如,游戏和体育的不同,体育需要遵守规则,遵循规则是体育文化活动所要成立的条件之一,且体育活动还要满足与体能方面,而游戏就未必满足体能的需要。因此说,体育文化是通过体育活动表达的人类在社会中的文化。比如青少年受到体育运动和体育明星的影响吗,会因为某个体育明星而去喜欢上某个项目。因此,重视青少年体育文化,重视体育文化对学生的正面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一种特定的校园氛围中,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技能为主要形式,从而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文化活动过程中,由体育工作者、学生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共同创造的,以不同形态存在的特质所组成的一切事物。

2 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

通过文献资料的查阅,本研究发现,当前,有越来越多的体育研究者开始关注到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然而在研究中发现了其中小学体育文化建设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体育文化意识差,无体育主题

目前,部分中小学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意识比较差,这些学校多是建校时间短,想短时间出成绩,对文化课要求严格,从而对体育活动时间进行挤占,这就导致了学校对体育文化建设这一块比较落后。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忽视的直接影响是会造成,学校体育方面的资金投入和体育基础建设相对滞后,这样一来就直接制约了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其目前其很大一部分的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都处于初级阶段,这类学校体育文建设的层次比较低,参与时间短,且没有一个明确的体育主题。在研究中其实发现,能以校园体育为主题的学校基本上不存在,公立类中小学为了争荣誉最多是在要比赛前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或者是搞艺术节、体育节之类的活动,但是平时学生除了体育课基本上很少可以接触到有关体育相关的东西,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滞后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对体育活动了解甚少,从而也造成学生不能自主锻炼,也进一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总之目前,很多中小学校还没有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全面的认识,对建设校园体育文化的意识不强。

2.2 缺乏特色体育项目

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很多中小学校对体育这方面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没有自己的体育建筑设施,体育师资等,没有学校自身的校园体育文化。基本是根据其他学校的形式来建设自己学校的体育文化,基本都是篮球、排球、足球、田径等项目,没有自己的特色。本文认为:中小学校在建设自己的校园体育文化时应该考虑到学生为发展主体,根据学生的发展可以安排学生们丰富的体育项目,在体育师资配备上可以大胆配备小众项目的教师,大胆建设,大胆训练属于自己传统的运动项目,从而形成自己独有的校园体育文化,也在校园文化中形成一种独有的形式。

2.3 学校体育氛围弱

学校体育氛围包括学校课外活动和学校组织的体育竞赛,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运动能力、体育习惯的养成等具有重要作用。如果培养学生体育的习惯,只依靠学校的体育课或者体育大课间,这是远远不够的,也会加大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负担和增加体育教师的教学负担。所以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开展是养成学生体育习惯起积极作用的。但是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体育竞赛活动一般都是一年一次春季或者秋季运动会,尽管举行运动会是件学校体育的大事,但是能直接参加到学校体育中的学生是有限的。其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以观众的身份在观看,不能参加到比赛中去是根本无法理解体育活动中所带来的价值观的。

3 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性

校园体育文化是促进学生“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是“全面发展”。随着近年来我过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已然成为我国社会的一种时尚主流的文化。学生在校园也经常会因为某个体育明星或者体育项目的特点而去热衷参加体育锻炼。本文其主要强调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因为在校园里学生参加体育活动不仅仅是意味着锻炼身体,更是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比如体育精神,意志品质,体育的规则,体育的团结,公平友好竞争,荣誉感等等。通过研究我们知道体育运动中包括很多价值观,比如公平竞争、集体荣誉、自觉参与、超越自我等,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和各个领域均被广泛地运用于,体育活动所带来的價值观也成为人们生活的道德标准、生活工作的态度和社会行为的衡量准则。尤其是体育比赛中的公平竞赛也是社会最受法治规则的观念所在。对中小学生来说,特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世界上每次大型体育活动尤其是奥运会也会以某种社会价值作为口号或者体育精神所提倡。比如北京奥运会提倡的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等。其实体育文化的精髓是可以延伸到中小学生的教育以及日常的生活当中去的。

4 建议

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几个方面需完善。第一、学校还没有构建一个可以指导中小学体育文化建设的价值体系。在这个价值体系上我们所了解的学校一般都是国家荣誉为导向的。常常以奖牌为重,而学校以这种价值体系去建设体育文化将会失去很多孩子优秀的品质的。其是,很多没有得到奖牌和取得一般成绩的孩子是需要得到激励和表扬的。第二,学校对体育文化的认识够,尤其是没有认识到中小学生和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比如许多家长认为孩子们进行体育活动是玩耍,会影响学习,从而开始阻止而不是引导。然而体育活动的娱乐性不仅是健康的,而且其中也常包含着重要的伦理要素。中小学生需要娱乐,其体育活动比其他形式的活动来的更为积极和健康。第三,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比较狭窄,学校应该多和一些体育明星举办一些活动。体育明星应该多进行公益活动走进校园。然后体育传媒报道有关和传播有关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节目,让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更为丰富。

5 结语

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对中小学生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而是应该让他们参与到其中去。学生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也应该精神上的教育,以及平衡而丰富多彩的生活。

参考文献

[1] 龚北.北京市第四中学试行“准备劳动与卫国”制度[J].新体育,1951(12):18-19.

[2] 蒋立兵,李永安.青少年体质问题致因分析与健康促进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6(6):13-19.

[3] 焦友吉,李跃进,董翠香.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与教材建设的回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3(5):672-674.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中小学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论多媒体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