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的体能训练措施

2018-05-14 17:20黄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体能训练高校

黄波

摘 要:当今社会,高校不仅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有一个高的要求,对其身体素质的培养也加大了力度。力求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各方面能力都优秀的个体。在公共体育课程中,近年来加入了一个新的项目,即健美操。但健美操的兴起时段还不长,在授课方面还有一定的盲点。因此高校老师需要深入了解健美操课程,对体能方面的训练措施进行规范化整合,本文将会就此课程的体能训练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健美操的开设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校 公共体育 健美操课程 体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140-02

高校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对象之一,各方面的教育情况都十分受到关注。在倡导全民运动的今天,高校也顺应潮流,在公共体育课程内开设了健美操、轮滑、篮球等各个运动课程。相比于其他两个课程,健美操的起步来的晚、经验也不够。由此,高校设置这一门课程就相当于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关于健美操课程的各个部分都还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当下健美操开展的主要形式是在音乐伴奏中,舞动手脚进行有氧运动。它是富有动感的一个运动形式,可以塑形还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因此其体能训练措施值得探讨。

1 健美操课程体能训练

健美操是一门运动力度大的课程,其对人身体素质有一个不低的要求。在健美操的课程中,律动的音乐带着学生跳动起来、舒展开身心得到放松,因为跳动的节奏快速、频率高,便要求运动的人员要配备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在健美操的课程中,学生不仅能使体质变得更好,同时可以进行心情的调适。长期的健美操体能训练可以强化个体的身体、心理素质。目前健美操主要分为三类,其一为健身类的健美操;其二为竞技类的健美操;其三为表演类的健美操。而高校进行的就是健身类健美操,其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人才。

2 高校健美操体能训练现状

2.1 缺乏体能训练

健美操作为高校近几年才兴起的教学内容之一,无论是所教授的运动课程上还是在理论课程上都还不够完善。学生作为运动员的储备人员,在很多方面上的技能都是缺乏的,尤其是在体能训练上。在当前的健美操课堂上,老师常常会采用错误的教学方式,即看轻了体能训练的作用,上课之后直接进入了实践的健美操内容中。这就相当于要求没学会爬行的孩子去学习走路。没有足够扎实的体能基础,学生们对于健美操课程中的学习其实是很费劲的[1]。在刚刚进入学习时可能会充满力量,但高强度的反复运动模式会使学生在后期跟不上动作,甚至于气喘吁吁,体力透支。

2.2 授课方式

目前,在高校的健美操课程中授课的方式主要分成三大种类。其一,进入课堂教学后,老师成为课堂的带动者,在学生的前边领着学生们进行反复性的肢体重复性动作。因为“熟能生巧”,在多次训练之后,即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慢慢地跟上节奏。其二,授课前老师进行肢体分解动作的讲解,之后带领学生们熟练动作,带领一两遍过后,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自行训练,之后再度集中进行动作的熟练与改正。其三,老师对学生们进行观察,在学生中筛选出动作标准的,让该生带领学生们进行反复训练。这三种授课方式是目前各大高校普遍使用,但它们都存在共同的缺陷,即过度的死板,丝毫没有趣味性,也不能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2.3 授课内容及考察方式

在部分学校授课中,老师的授课内容都是十分单一无趣的,要么是自编动作的授课,要么是生搬硬套的使用较为陈旧的体操内容[2]。在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这样的授课内容早已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了,他们思维活跃,渴望在课堂上学习到一些新异的内容,滞后的课程内容只会使他们产生倦怠感,继而丧失学习兴趣。

当前高校对健美操课程的考察方式较为简单。一个学期一般考核两次,即期中和期末。这两次考察的内容也不难,主要为以小组为单位自行编排一个健美操。在这样的考核要求下,学生们平时上课表现是否好、是否积极、是否有进步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这样的而教学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热情、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完全没有帮助的。反而会使学生形成一种敷衍、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态度。

3 解析措施

就健美操的现状而言,高校对于健美操课堂的重点不是放在学生体能训练方面,而是机械式的给学生进行授课。学生不是机器,上课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上课而上课。在健美操的课程中,体能训练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开设课程的原因之一。健美操是一个“体力活”,没有良好体能的同时可能无法跟上教学的节奏。因此在授课时,教师应当利用校方当前所拥有的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并且无论是在授课方式、授课内容还是考察内容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變。

3.1 科学安排相关体能训练内容

健美操课程的体能训练措施关乎学生后期的学习效果以及老师自身的教学效果。专项的训练有其专项的目的,科学的体能训练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把基础掌握扎实、提高专项素质。在现今的很多高校中,已经使用了体能训练的方式去提高学生的上课质量,但还没将其发展为专项的、科学的训练内容。体能授课内容能够使学生提前适应课程,更好的进入状态。

大学生在健美操的学习中属于“半路出家”的个体。为了能够跟上发展的脚步以及适应各种比赛的需求,对于体能缺乏的现状应予以重视。在专项的运动训练中应对学生的灵敏性、体力、身体的柔韧、体态等进行综合训练。

3.2 更新体能训练的方法

教师要对体能训练做出相关的综合方案。力求学生在形体、力量、速度、柔韧度、耐力、速度上都有一个质的飞跃。首先就形体方面的训练而言,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形体训练在舞蹈中是基础训练,自然在健美操中也不容小觑。健美操的形体训练中,重点部位在于脚尖、手腕、肘关节。

其次,力量的训练是体能训练中的重点部分,在它的训练中将上下肢进行分散性的锻炼。上肢的训练主要是对手臂力量的训练,可以采取俯卧撑等形式的训练。下肢的训练主要是对腿部力量的训练,可以采取旋转、跳跃等形式[3]。除此之外,对于手腕、脚腕、关节部分的力量也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可以采用跳绳等形式综合训练。第三,在体能训练中速度的训练也是十分重要的,速度能够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在竞技类的比赛中是取胜的关键。最后是耐力方面的专项训练,健美操的特点要求进行运动的人员配备有好的耐力,平时的体能训练要增加一些关于无氧运动的训练,这会有利于后期健美操课程的开展。

3.3 重视价值取向教学

公共体育课程中设立健美操是为了培养学生终生运动的意识。科学的研究证明,长时间段的坚持一项运动,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会使人们对于这个运动有“上瘾”情况,主要原因或许是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分泌某种激素[4]。因此高校要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其养成坚持运动的决心。

4 结语

高校学生的主要功课都是以脑力为主进行的,在压力日趋变大的今天,脑力的消耗常常会加剧压力。为使学生能减少压力,得到身心的释放,健美操课程的设立出现了。其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好方式,但它开设的时间短没有足够经验,因此高校要深入总结探讨其课程的体能训练措施,确保学生在正确的方式中锻炼身体释放压力。

参考文献

[1] 刘振国.健美操专业体能训练方法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4,4(4):25.

[2] 谢一锋.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研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6,30(5):45-47.

[3] 彭天娥.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1(4):89.

[4] 戴豫.高校公共体育健美操课程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6):89.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体能训练高校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