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育场馆服务与运营机制研究

2018-05-14 17:20张帅宋睿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服务

张帅 宋睿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参加体育运动、开展体育比赛,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育运动不仅是人们锻炼身体、强身健体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反映着国民素质以及国家综合实力。近几年来,国内各类体育场馆作为承办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建筑数量越来越多,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这些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却很少有人关注体育场馆的商业逻辑,以及发展的同时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我国部分体育场馆,根据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等方法,比较系统性地分析了体育场馆的服务模式与运营管理机制,总结归纳各类体育场馆的地理位置、经营现状和消费群体、场馆服务情况以及内部管理机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一是创新场馆管理机制,提升经营理念;二是转变场馆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调整经营策略,优化收入结构;四是改变商业思维,扩大场馆盈利范围。

关键词:体育场馆 服务 运营机制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252-02

体育场馆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开展体育赛事的重要载体,但当前我国体育场馆的经营现状却存在诸多的问题,作为进行體育活动的场所,除了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以外,场馆的主要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掘,商业价值无法持续体现,管理机制混乱,运营成本巨大,盈利模式单一等。

作为公共基础设施,体育场馆具备承办大型体育赛事和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社会效益,同时还应该具备独立自主的盈利能力的经济效益,但当前我国体育场馆能够做到自负盈亏的数量非常少见。如何通过创新体育场馆的服务与运营机制,使得体育场馆实现自主盈利,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逐渐成为体育行业主管部门、场馆运营商以及相关领域学者共同探索的问题。本文以沈阳市体育场馆为例,对其服务、运营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得到推动体育场馆健康发展,为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提供借鉴。

1 研究目的

随着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参加体育运动的人数逐年增长,各类体育赛事也越来越多,因此催生了很多体育场馆。但当前体育场馆的服务与运营情况却并不理想,场馆使用者抱怨场馆服务质量不好,场馆管理者在运营过程中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场馆使用率不高,运营难度大,场馆管理混乱,使得体育场馆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试图从我国体育场馆的运营现状着手,找到场馆的服务与管理机制方面的创新途径,以推动体育场馆的健康持续发展。

2 研究方法

为了使论文论据充足和结论准确,在写作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与访谈法、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图书馆、体育杂志、互联网数据库,如万方、知网、维普等查阅了二十多篇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资料,较为全面的掌握了我国体育场馆发展和运营现状,并找到了体育场馆在经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借鉴了众多相关学者提出的解决方案,为本文的论证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明确了写作的框架和思路。

2.2 实地调研与访谈法

为获得真实的数据资料,选择了3所具有代表性的体育场馆进行研究,为沈阳市奥林体育中心、铁西体育馆、沈阳大学体育馆等,通过对场馆负责人以及工作人员的采访,了解其所在体育场馆的服务情况和管理机制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写作提供了论证资料。

2.3 综合分析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根据研究方向归纳和总结出相关结论,形成本文的研究成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我国体育场馆服务与管理机制时,选择性的抽取了沈阳市部分体育场馆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3.1 体育场馆运营情况

从调研的三所场馆的运营现状来看,场地规模都比较大,开展体育比赛的场地种类也比较丰富,尤其各类大型的体育赛事基本都在这三个场馆举行,但除了举办大型的体育赛事之外,场馆对外界开放的程度都不高,定期开放一些项目场地,但基本都需要收费,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地群众的健身需要,造成场馆资源长期闲置的现状。这是因为场馆的投资者属于地方政府,当场馆建成后经营者属于政府部门和学校,管理主体也属于政府和学校。作为一项投资金额高,回报周期长的项目,对外开放就意味着要不断维修、维护场馆设施设备,这样做的后果必然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过程中政府和学校就会优先考虑管理和设备的成本,就会选择性的开放一些收费场地,这样的做法可以减少维修维护的成本。

3.2 体育场馆的消费人群

通过调研发现,三所体育场馆的主要用途基本相同,都是为了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推动体育事业发展,消费群体类别也基本相同,主要是体育赛事主办方、赛事广告赞助商和广大社会各界的体育团体。但是三所学校也有各自的特点,第一,场馆开展活动的方式不完全相同;第二,收费方式和标准不完全一致;第三,消费人群的结构不同,调研发现学校体育馆的消费人群相对固定,以在校师生为主要人群,其他类型的体育馆的人群种类不固定,以体育赛事、体育活动的爱好者为主。

3.3 体育场馆的服务情况

实地调研发现,当前我国体育场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良莠不齐,没有形成规范的服务标准。很多场馆除了举办重要比赛时配备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其余时候很难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以铁西体育馆为例说明,该场馆也属于规模较大的场馆,馆内空间能够容纳三万多观众,但在服务方面做得并不出色,比如馆内设备的维护不到位,需要更换的没有及时更换,赛事举办方在该场馆内进行比赛时,需要自己配备医护人员,以防出现特殊情况时应急等。

3.4 体育场馆的管理机制

通过调研发现,三所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度、管理结构设置以及管理人员配置都类似于企业管理模式,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则运营,参与市场竞争,但由于投资者基本属于政府,场馆必须承担举办体育赛事的社会责任,又要享受都政府的财政补助,在部门设置与人员的配置上,同样会受到当地政府和所在学校的干预,缺乏经营管理的自主性。在管理人员的配置方面,馆长往往由当地政府或者学校任命,在政府或学校的监督下全面履行馆长职责,拥有自主制定场馆管理制度,设置管理部门及聘用工作人员的权利。

4 结论与建议

4.1 创新体育场馆管理机制

经研究分析发现,我国体育场馆大多数虽然借鉴了企业管理模式,但管理机制方面依然比较落后,要改变这种现象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创新管理模式,引入企事业单位负责制与企业管理制相结合的办法。二是要创新竞争模式。三是要尝试专业化托管模式,由于国内体育场馆的发展速度很快,因此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模式,其中专业化托管模式最受人们关注,还能帮助政府体育部门或学校有效解决管理中出现的难题。

4.2 创新体育场馆服务方式

从当前国内体院场馆的服务现状而言,绝大多数场馆的服务质量非常一般,这种现象反映出体育场馆运营难度大,持续盈利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基于场馆的公益性,造成了场馆长时期闲置,利用率低和开放率低。要解决服务质量的问题,必须要建立在场馆持续正常运营的基础之上,如果无法持续开放和运营,要提高场馆服务质量只能成为空谈。在正常运营的条件下,提高服务质量的具体做法有三点: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场馆工作人员队伍。其次,要完善管理制度的建设,引入考评机制。再次,引進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是场馆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4.3 创新体育场馆赢利模式

当前,我国体育场馆的盈利模式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承接各类体育赛事、文艺演出、音乐演唱会及婚礼等活动,体育场馆的收入来源十分有限,在体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今天,场馆的功能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这也是导致场馆闲置时间长,经营运作难度大的另一原因。基于这种现状,拓宽体育场馆的盈利路径,调整和优化盈利模式,树立“以体为主,多元化经营”的运营理念,也是创新服务和运营机制的重要任务。首先,要拓展服务项目,进行跨界合作,大力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其次,要转变营销模式,根据不同类型的活动指定不同的价格标准,发挥不同的营销技巧,让场馆始终处于利用状态;再次,要加强场馆的品牌建设,品牌是无形的资产,塑造品牌价值,对于提升场馆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的体育场馆应该充分利用地方特色、区域特色,打造独一无二的场馆文化。

参考文献

[1] 李茂盛.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研究[Z].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2014.

[2] 王晓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改革创新研究[J].体育科技,2015,36(2):10-11.

[3] 张昕.创新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13):428.

[4] 刘安剑.上海市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及运营模式研究——以杨浦区“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例[D].上海交通大学,2013.

[5] 周宁.如何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服务管理绩效的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7(13):193-194.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服务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集成创新发挥优势 自主研发服务造纸
国外体育场馆构建及融资模式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