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可行性研究

2018-05-14 12:19殷德香
山西农经 2018年2期

殷德香

摘 要:为分析城市推廣纯电动公交车的可行性,基于蚌埠纯电动公交车的发展背景与现状,构建公交车百公里运营成本模型,对其经济、环境、技术可行性分别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纯电动公交车百公里运营成本比普通燃油公交车成本大约减少65%。可以实现公交运营CO2和污染物的零排放,缓解城市环境污染。

关键词:纯电动公交车;经济可行性;环保可行性;技术可行性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2-008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U469.72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人均车辆拥有量数量持续增加,逐渐超出城市车辆承受力,交通拥挤、城市污染伴随产生,加深城市“城市病”,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一系列弊端。城市交通关乎城市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城市交通的平稳发展至关重要。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加,已打破城市车辆饱和度,简单的修建扩增公路已不能解决现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地区倡导“绿色出行”,积极推行纯电动公交车,代替传统公交车。为实现纯电动公交车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满意度,设计科学合理的调度运营计划,对未来纯电动公交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保护生态环境,深化供给侧改革,改善生产运作方式,开发新能源,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1]。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绿色发展是汽车产业发展变革的长期目标,发展新能源汽车,从生产运作方面实现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目前的主要任务[2]。杨宝玉(2012)分析了城市推广纯电动公交车各方面效益,认为纯电动公交车值得在城市推广,并且推广的条件已经成熟[3]。徐刚(2017)为兼顾乘客和公交企业两者之间的利益,建立了纯电动公交车辆调度多目标规划优化模型[4]。新能源是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结合蚌埠公交现实情况,对城市推广纯电动公交车进行可行性分析。

1 蚌埠市公交车基本情况

蚌埠公交集团公司拥有公交线路47条(不含归属管理的民营城乡间线路),营运车辆941台(包括429台空调车),日行驶里程13万多km,日客运量55余万人次。蚌埠市谋划在主城区建成20条主线、37条支线、2条BRT线路为营运框架的公交线网。2015年,蚌埠市首次引入50台纯电动公交车,投放多条线路,取得了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去年在此基础上,蚌埠市再增100余台纯电动公交车。此外,蚌埠市将优化调整5条公交线路,完成200个公交站台升级改造,以方便市民低碳绿色出行。

2 纯电动公交车应用可行性分析

2.1 经济性分析

以蚌埠138路纯电动公交车为例,与普通燃油公交车对比其主要参数,计算纯电动公交车运营经济性。蚌埠市在2015年之前采用的一直是普通柴油公交车,单价26万元每辆,百公里耗油35L左右,柴油单价7元/L左右,日运营里程142km左右,运用年限8年。蚌埠市目前使用的纯电动公交车单价124万元左右,政府补贴100万元,百公里耗电100kw·h左右,电价0.6元/kw·h左右,日运营里程142km左右,运用年限8年。

公交车成本包括车辆购买费用、耗油/耗电费用、维修费用、管理费用、工人工资及其他费用。

百公里运营成本计算模型为:

C1n=p1n·Q1n+·100+C1mn (1)

其中,C1n表示n辆燃油公交车百公里运营总成本,p1表示柴油单价,Q1表示百公里车辆运营耗油量,P1表示燃油公交车购置单价,D1n寿命期内运营总里程数, C1mn表示n辆燃油公交车m项其他费用如管理费、工人工资等。

纯电动公交车百公里成本为:

C2n=p2n·Q2n+·100+C2kn (2)

其中,C2n表示n辆纯电动公交车百公里运营总成本,p2表示电价,P2表示纯电动公交车购置单价,D2n寿命期内运营总里程数, C2kn表示n辆燃油公交车k项其他费用。

将表1中数据带入模型(1)、(2)计算可知,纯电动公交车百公里运营成本比普通燃油公交车成本大约减少65%。

2.2 环保性分析

由表2纯电动公交车与普通燃油公交车排放物对比可知,纯电动公交车有绝对优势,在运行过程中基本可以实现零排放,且纯电动公交车噪音小,行驶稳定性高,特别是在走走停停的城市工况,堵车的时候纯电动公交车没有怠速损耗,对城市的污染状况有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作用。但是随着纯电动车的推广,会产生大量的废电池,废电池是重金属污染源,不溶于水,也不易溶于土壤,溶于环境中会造成水、土壤的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转移到动植物上,不利于植物生长和鱼类的生长。另外,我国目前主要的发电系统还都是火电发电,就是靠煤,在发电过程中会排出对环境有害的废气或废水,纯电动公交车的推广需要大量电力,发电方式的不环保也会对环境产生危害。因此,纯电动公交车并不是真的无污染,只有在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可再生无污染资源成为主流能源,废电池找到合理处理方式后,纯电动公交车才能实现真正的清洁化。

2.3 技术性分析

公交车是城市交通必备的基础设施,是各个城市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具有普遍性。纯电动公交车出故障率低,电机维护成本低,一次充电可行驶里程长达200km,满足短途公交车的使用要求。电机纯电动公交车的顺利运营,离不开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充电桩,蚌埠市引入该公交车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目前还正在完善建设公交专用充电桩。蓄电池是纯电动公交车的关键部件,为公交行驶提供动力,蓄电池性能的质量,直接影响纯电动公交车行驶时间和安全,而目前纯电动公交车仍存在着传输损耗,甚至还有储存损耗,还需进一步改进。另外,目前购买纯电动公交车仍需政府大量补贴,购买成本高,亦是目前纯电动公交车发展的一个阻力,欲降低生产运营成本,离不开技术创新与进步,因此,纯电动公交车的发展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协作配合,共同创新。随着科技技术的进步,已经能用风能、太阳能、核电等发电,但是这种发电方式具有限制性和不稳定性。

结束语

当下,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面对日益恶化的缓解污染,城市病的逐渐显现,人们迫切希望能够寻求到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日益青睐绿色产品。供给侧改革、产业升级已经成为城市产业发展的热点,推进城市交通工具的清洁化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发展绿色、可持续经济的必由之路。本文为研究蚌埠市纯电动公交车推广的可行性,从经济、环境、技术三方面进行了分析。经济性方面,通过建立公交车百公里运营成本模型,发现纯电动公交车百公里运营成本比普通燃油公交车成本大约减少65%;环保性方面,通过电动公交车与普通燃油公交车排放物对比,结合城市交通现状,纯电动公交车可实现CO2和污染物的零排放,但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无污染,仍需要科技技术从多方面进行改善;技术性方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参考文献分析发现,纯电动公交车在城市推广的条件已经成熟,欲降低生产运营成本,需要政府与市场的协作配合。

参考文献:

[1]潘家华,黄承梁,李萌.系统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基本方略——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精神的解读[J].环境经济,2017(20):66-71.

[2]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

[3]杨宝玉.推广城市纯电动公交车的效益和可行性分析[J].经济论坛,2012(02):122-124.

[4]徐刚.城市纯电动公交车调度优化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7.

[5]张景来,宫一洧.纯电动公交车推广的综合效益与可行性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37(11):106-110.

[6]黎土煜,余大立,张洪申.基于GREET的纯电动公交车与传统公交车全生命周期评估[J].环境科学研究,2017,30(10):1653-1660.

[7]舒晗,何永秀.纯电动汽车替代方案及经济性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7,33(04):2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