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2018-05-14 12:19冷杰
山西农经 2018年2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冷杰

摘 要:中等专业学校德育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尽管只是将“环境与人体健康”放在《构建和谐社会》一章的“扩展阅读”之中,但笔者认为,对这部分的教学不应因是拓展阅读予以忽视,而是必须下功夫、花时间认真教好,甚至可以将其提升为江都课文来处理,同时在教学中力求实现以下几点教学目标。

关键词:生态文明;工业文明;生态环境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2-0119-01 中国图书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1 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深刻领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1.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党一贯倡导的理念一脉相承

2 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

2.1 水污染

曾几何时,人们发现不少江河地段的水质变差了,河流湖泊遭到污染后,严重影响到人体健康。以往,人们盛赞的“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景色侧映水中,令游客心驰神往,但一度时期,这种景色不再出现,以往的长江盛产“三鲜”,鲥鱼,刀鱼,河豚,现在是鲥鱼已经绝迹,刀鱼、河豚也面临消亡。

2.2 大气污染

在一些地区为了发展经济,盲目创建不符合环境要求的企业,造成烟囱林立,“黑龙”肆虐,烟尘及二氧化硫排放空中,污染大气。在一些地区,群众常常闻到令人窒息的废气,造成慢性、急性中毒及癌症高发。

2.3 食物污染

近些年来,人们对于食品的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就是由于人们在实践中发现,食品添加剂、不洁食物及滥用农药化肥的农作物对人们健康造成的严重伤害。

2.4 噪声污染

近年来,人们发现噪声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越来越多的伤害。城市中,道路上汽车鸣叫声、建筑工地等造成的噪声、节假日期间放鞭炮形成的噪声,损坏了人们的听力,影响了人们的睡眠,造成了人们烦躁不安、心率失调甚至内分泌紊乱。

2.5 固体废弃物污染

最常见的是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生活垃圾、工业垃圾、建筑垃圾以及医疗部门的废弃物品,这些废弃物品本来是可以再利用的,结果因为堆放在错误地点,污染了自然环境,造成了对人类健康的损害,特别是塑料制品、塑料袋等直至目前还被人们大量使用。

3 要让学生自觉成为生态环境的维护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首先是国土资源的空间开发得到了优化,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生态留下更多的青山绿水,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自然财富。其次是资源节约得到了强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进一步受到了重视,确保了国家能源安全,加强了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耕地资源得到了保护,建立了循环经济的体系。三是加大了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力度,做到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重点突出,加强了与国际社会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施政方针。四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健全加强了考核考评体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确立了市场化经济,完善了赔偿、监管等措施。

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生态文明建设还必须做到全民动员,人人参与,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及良好风气。因此,作为学校,更应当努力教育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参与者、维护者。

3.1 引导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环境的社会调查

我们在认真教学“环境与人体健康”这一章節的同时,可以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如到乡镇调查水资源的利用及受到污染的情况;调查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状况,调查当地常发病、多发病的发生状况。到环保单位,了解该地区环保现状及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采取的措施。

3.2 组织知识讲座、开辟宣传园地

邀请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给学生做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讲座,了解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造成的危害,普及有关环境保护、食品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利用黑板报、专栏、广播台等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和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

3.3 引导学生自觉成为生态文明的维护者

组织学生到校外充当“志愿者”、“环保小卫士”等,抵制有碍生态文明建设的不良现象。特别是在寒暑假,可将维护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生态环境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研究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