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习作修改,提高作文能力

2018-05-14 14:27阮雪钗
课外语文·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教给标点符号习作

阮雪钗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指导、修改,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究其原

因,在习作教学中存在着教师“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现象,只注重教师的教和修改,不思考如何发挥学生潜能,利用学生自身能力,提升习作水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笔者也认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习作修改;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中高段的语文教师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难啃的骨头——习作教学。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指导完一篇习作后,倾注心力评改,写评语,学生却没有多大感受,习作水平并不会在老师的评改中得以有效提升。如何面对习作教学现状,讲究方法,轻松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很多语文老师的教学难题。《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写作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由此可见,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是势在必行之事。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习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一、方法指导,为修改习作引路

如何修改习作,学生刚接触时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习作修改的方法,从而把他们领进习作修改的大门。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年级)习作目标指出:“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这是修改习作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中第一步可以教给学生使用修改符号,如增加符号︿ ,可打字的上面或下面,告诉学生增加的部分就写在这里面;删减符号用很形象的语言 圆圆的西瓜接着一根藤,告诉学生圆圈内的部分就是表示删除的部分;圈出好词用“。。。”、勾出好句用“~~~”等,这样的方法教给学生,使得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规范的修改方法,也让被修改的作文页面整洁,被修改的习作作者讀起自己被修改的部分看得清楚明白。

二、习作清单,为修改习作提供方向

教给了初步的修改方法,学生只能是针对简单的字、词、句、标点符号方面进行修改,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显然只是浅尝辄止。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在教给初步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改整篇文章,从谋篇布局、从文章中心表达、从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修改。因此,在习作讲评中,除了指导学生针对简单的字、词、句、标点符号方面进行修改,还要重点围绕整篇文章的训练点、独特的写作要求进行修改。但每个学生对于习作要求的理解,教师课堂上的习作指导接受程度不同,这导致他们修改习作的能力高低不平,“习作清单”的出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里所谓的习作清单,是教师针对每一篇习作理出的写作的具体要求,它包括习作对象、中心的把握、写作方法表达等。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春游的建议》,本次习作题目是:“春天来了,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去哪里好,大家先把自己的意见写出来。看谁的理由最充分。”在讲评习作后要求学生修改习作时,为了让学生全面把握习作要求,有针对性地评改习作,教师理出了本次习作清单如下:

本次习作你采取了“方位介绍式”( )条文介绍式( )来写出自己的建议。

在建议中你能写出充分的理由,抓住景色描写,写出景点之美是( )否( )

在习作中,你能借用一些写春天的优美语句作为本次习作的景点介绍。是( )否( )

在景色描写时,你能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是( )否( )

你能用端正的态度,漂亮的字迹完成本次的习作。是( )否( )

作文总评( )

而后再指导学生针对习作要求,通读全文,围绕这些要点,进行修改,做好批注。这样学生在修改的基础上又一次把握了习作要求,并把修改的习作与自己的习作对比,明白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在修改中真正提升了自己的写作水平。

又如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习作一的作文主题是“童年趣事”,此时,在历经几年的习作学习后,学生对于习作要求的解读能力在提高,此时的习作清单不再是由教师呈现,而是由学生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总,形成共识,指出本次习作两大要素:童年、趣事,而后理出一些写事的要点。

三、交叉互改,为习作修改提升动力

课程目标里,第三学段(5—6年级)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这就意味着要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教师既要指导孩子自改,也要激励同学间互相修改评阅。在列出习作清单后,教师第一步引导学生自改,自改让学生正视自己习作的不足,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生对自己习作的修改有时深受固有思维的影响,无法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时互改就发挥了作用。笔者所在的班级曾采用同桌互改、优差互改的形式,让学生在改中学,学中改。为了提升修改的兴趣,展开了小组交叉改,班级交叉改,多种形式的交叉互改,学生修改习作的兴趣在提高,习作能力也在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教给标点符号习作
这些年,母亲和孩子教给我的那些事
我们班的“标点符号”
诸子百家教给你幸福的四个秘诀
那些李宇春教给我们的事
标点符号争吵记
标点符号的争论
教给孩子尊重 培养健全人格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