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公共艺术·音乐课程开展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8-05-14 08:59毛丹萍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

毛丹萍

【摘要】本文对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分析了德育在整个教学工作和学生发展上的意义,并针对当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公共艺术课;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培养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是新时代素质教育的需求,通过德育让学生有较高的道德水准,也是要求之一。当前中职学校面临怎样的问题,德育工作要如何开展,是中职学校都在研究的问题。

一、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现状

(一)学生的基本素质现状

当前,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的不良环境影响,以及多数学生不愿意进入中职学校就读,中职学校的生源已经有了明显下降,学生状况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对学习缺少信心,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缺少对学习最起码的重视;在上课的时候,课堂纪律较差,自控能力弱;学习时不愿意动手和思考,出现问题时放弃是他们的首选项。部分学生情绪很不稳定,学习习惯差,厌学的现象在这些学生中时有发生。家教的原因,造成部分学生缺少文明礼仪,没有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二)中职学校的德育现状

中职学校正在进行不断的改革,提升当校的德育水准。在理念上,全新的德育方法如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等,已经在中职学校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成为了日常德育工作的指导。但是,中职学校中的一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身上的德育义务,认为德育只是班主任的工作,觉得自己只需要负责教书就可以了。这些错误认识的存在,导致学校很难将教育中“教书”和“育人”两方面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完整的教育。如果所有教师都能认识到德育是一个全员的工作,把德育视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那么在学校内就能有更多的德育资源,在学科当中就可以挖掘德育的突破点,从而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使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熏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所以,德育需要对每一个科目都进行挖掘,并成为基本的教育手段。

二、公共艺术·音乐在德育当中的意义

(一)公共艺术·音乐在德育中的地位

德育的进行,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在未来的思想道德,另一方面更还可以推动学校的工作展开。在中职教育中,公共艺术课程是中职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进行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美学修养和人文修养,本身就有着大量的文化输出,德育是需要伴随着文化输出一同进行的,所以公共艺术·音乐课能成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的渠道。

(二)公共艺术·音乐在德育当中的作用

我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与世界接轨也越来越密切,大量的文化输入国内,也有大量的文化正在输出,这些文化上的交流,让工作变得更为复杂,给一些岗位提出了十分复杂的要求,在人才的引进上,更加看中人才的综合素质。除了要求在岗人员拥有过硬的技术、足够的经验和头脑、充分的理论知识来保证其能够完成工作之外,还要求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有足够强的爱国情操和集体精神,可以很好地协调自身利益和全局利益。

公共艺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艺术思想的宣讲,以及艺术的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很多艺术上的原理、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以不同的角度认识世界,丰富学生视角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由此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丰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公共艺术·音乐教育中渗透德育,可以在学生学习艺术时发生情感波动而接受一些道德上的方式,从而在学生行为上进行潜移默化的改变和培养。学习大量的艺术、音乐的手段,融合多种音乐相关的实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用公共艺术·音乐进行德育的策略

(一)强化德育意识,树立德育概念

教师是学生思想的构筑者,决定着学生的思想成长。所以,德育和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一样,都是老师使命的一部分。当今社会,有许多不合理的、虚伪的思潮,因为网络的存在,学生能够看见大量的社会不良状态,一些教师的职业道德也受到了思潮的影响,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十分怠倦。如果教师的道德水平不能提高,则所有的德育都是一纸空文,因为德育不是口头的说教,老师要为人师表,用自己的行动带领学生相信和行动是更为重要的。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从而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保障。

(二)吃透大纲,领会音乐课育人的地位

音乐课作为传播文化的一种形式,在其中加入德育教育,有着和语文课类似的效果。但是,任何课程都要讲述课程有关的东西,德育的实行,也要建立在音乐课的内容之上,不能舍本逐末,否则学生既没有学到知识,教学工作也可能没有正常开展。所以,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要吃透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大纲,深刻领会课程在整个中职教育中的意义和地位,从思想上提升对教学的重视。任课老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理解教学内容结构,遵守教学要求,并按照规定的评价方法和考核方法,对学生进行检测和评估。在德育教育上,要做到四个融入:德育融入教学目标、德育融入教学计划、德育融入教学内容和德育融入教学方法。每一节课都需要有这节课的德育目标,并将德育计划和教学计划融合,逐步开展课程,教师除了要对教学内容熟练的掌握,也需要在教学内容中寻找德育的切入点,从而在内容上进行德育,开展灵活多样的德育方式。在评价体系上也需要把德育融入进来,用道德来选拔人才,为接下来工作的开展做好准备。

(三)钻研教材,把握音乐课的育人方向

教材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规划的载体,指导着老师如何进行教学,老师也可以和学生通过教材进行沟通。公共艺术·音乐这类课程的任课教师,除了要领会大纲的意思,还要对教材进行反复钻研,寻找教材内与德育的契合点,从而以教材为出发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古典音乐。让学生猜想音乐所描绘的景象,或者是音乐所讲述的故事,并通过相关的讲解和图像播放,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提升他们的人生追求。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所处的是一个对未来充满幻想和憧憬的年龄段,音乐的可以很好地激发他们的幻想。音乐的熏陶也能让他们有更高的美学基础。很多从事艺术的人员都度过了艰辛的历程,他们经历着凄惨,但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比如梵高,一个在活着的时候十分失败的人,在死后才开始打开了名望,可梵高在那个绝望里,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对艺术的执着,画作中总是散发着他精神上的向往和疯狂。这些名人传记,将很好地成为学生的例子,让学生明白一些坚持的意義,和道德在未来会给任何社会带来的好处。

(四)探索教育方法,提升德育效果

教师要深入把握教材的内容和大纲的精神,并且寻找到相关的切入点,在课堂上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还需要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学方法有问题,比如教师讲了一些艺术知识,然后又讲了一些联系不大的德育内容,就会割裂课堂,从而无法得到最终的目的。所以,进行德育,除了要提升教师本身的能力之外,还需要对教学进行整体的改革。通过抓住课程特点、分析德育的需要、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和喜好,从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德育变得完整。

四、结束语

德育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需要老师和学校全方位的进行。音乐是人类的通用语言,演奏五线谱上的音符,发泄人们的情感。德育本身就是需要情感变化的,在公共艺术·音乐课程中加入德育,能通过音乐让德育走向学生心中,从而实现德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梁冰.中职学校公共艺术·音乐课程开展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6(03):120-123.

猜你喜欢
中职学校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