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激素治疗相关问题

2018-05-14 12:54周坚红
健康人生 2018年5期
关键词:孕激素个体化激素

周坚红

众所周知,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人到中年,更年期相关症状不请自来,困扰着女性同胞的生活,严重的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剧,更年期女性人数众多,就我们浙江省而言,每年就有近500万女性面临更年期相关问题。然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激素治疗,却始终处于风口浪尖,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用与不用,一直困扰着很多的妇产科医师及更年期女性。

更年期,临床上又叫“围绝经期”,更年期开始的标志:十个月内发生两次的月经周期改变,与以往相比相差7天以上,就意味着我们进入了更年期。随之到来的还有潮热、出汗、睡眠障碍、骨关节肌肉疼痛及情绪变化等,给女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而绝经激素治疗(MHT)是唯一能够解决这所有问题的医疗措施,既可以有效缓解更年期相關症状,又可以有效预防更年期相关的老年退化性问题。

绝经激素治疗(MHT)是以雌激素补充为核心的医疗措施,是针对更年期症状的病因性治疗。虽然疗效好但其发展的经历却是充满波折,大起大落。从上世纪40年代诞生,最初因为能够改善更年期症状而迅速进入第一个高峰,但随着使用的增多,发现子宫内膜癌风险增加(现在发现原因是当初只用雌激素)。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专家们明确了有子宫的妇女在补充雌激素的同时必须添加孕激素。因此,将这一阶段之前叫雌激素治疗(ET)阶段,此后称为绝经激素治疗(MHT)阶段。从80年代以后逐渐发现激素治疗除了能改善更年期症状之外,还有骨骼和心血管方面的益处,使得激素治疗在90年代到本世纪初迎来了新的高峰。然而本世纪初的一些研究发现,激素治疗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让激素治疗一下子跌到谷底。现在,随着绝经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很多原来的观点在逐渐改变,激素治疗在全球呈上升阶段,激素治疗又迎来了春天。

激素治疗的目的一是改善更年期症状,提高生活品质;二是希望能够预防老年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提高生命健康。因此,治疗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已有充分证据证明,更年期激素治疗可以缓解更年期相关症状,无论哪种药物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对骨骼有一定的益处,从80年代以来所有研究结论都完全一致。50岁以上女性激素治疗相关的乳腺癌风险问题复杂且尚未明确,但因使用激素治疗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很小。乳腺癌风险主要与孕激素而非雌激素相关,并与用药时间长短有关。自从明确了添加孕激素,子宫内膜癌不再是激素治疗的问题。激素治疗可以降低直肠癌风险。对于年龄小于60岁和绝经10年之内的女性,单独应用雌激素(标准剂量)的激素治疗,可以降低冠心病发病率和全因死亡率;对于同样时期内的女性,雌激素联合孕激素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但未发现对冠心病发病率有显著影响。口服激素治疗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和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但对年龄小于60岁的女性,发生血栓的绝对风险属于罕见级别。

在规范化基础上个体化应用技术治疗,是降低激素治疗可能风险的重要措施。对治疗期限,不存在一个统一标准,也不存在一个治疗上限,没有理由强制性限制激素治疗期限。在治疗期限上的选择,必须个体化,定期检查评估,医患双方充分知情同意。对于卵巢早衰的女性,建议治疗至少应该维持到自然绝经的平均年龄。

任何治疗都有获益和风险,激素治疗也一样。总体上激素治疗的评价趋于正面。在规范化基础上个体化选择,在最佳时间开始启用,选择适合的方案,缺什么补什么,最低有效剂量的掌握,定期的随访评估,可以使得激素治疗风险最小化,获益最大化,让更多的女性享有“有质量的生命”。

猜你喜欢
孕激素个体化激素
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对比
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小儿厌食症患者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研究
雌,孕激素联合克罗米芬,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的临床疗效分析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谈激素色变?没必要!
个体化疼痛护理干预在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激素怎么用才安全
孕激素保胎并非都有必要
激素草莓能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