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思考

2018-05-14 16:22金爱国吴加权邢晖
教育与职业(下) 2018年7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困境

金爱国 吴加权 邢晖

[摘要]文章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内涵及意义,指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存在“德智并重”“德业融合”的力度不够,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功能不齐备,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协同育人环节薄弱等现实困境,进而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具体对策: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大思政体系;建设全面育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搭建功能齐备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实施科学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运行机制。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教育 协同育人 困境

[作者简介]金爱国(1968- ),男,江苏兴化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吴加权(1976- ),男,江苏兴化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江苏 泰州 225300)邢晖(1963- ),女,北京人,国家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主任,教授,硕士。(北京 1026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新起点下职业院校协同管理机制与平台开发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600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同时还得到了2017年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项目的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4-0105-04

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高职院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重要抓手,也是全面、全程、全員育人的主要纽带。目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还存在衔接机制不畅等诸多问题,已成为制约其实效性的重要瓶颈。高职院校应着眼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高度重视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并采取有力举措扭转现实困局,努力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双创”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对于实现“中国制造2025”“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内涵

协同育人是指学校各子系统通过环境条件的改变,促使新的序参量出现,从而形成各育人目标相互配合、各部门相互协调、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有序结构。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职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工匠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只有通过高职院校内外多种资源与力量的通力合作和密切协同,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基于此,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主要涵盖两个层面内容:一是高职院校相关机构、部门以及校外合作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同向同行,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二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文化素质课教师、党团工作人员等与合作企业政工人员之间分工协作、同向同行,共同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二、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意义

从内部而论,高职院校无论是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是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都需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深度协同;从外部而言,高职院校要实施“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企业育人主体的作用,同样需要思政教育与企业文化的高度协同。

1.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随着时代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逐渐融入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不仅要依靠“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也要与专业教育密切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由此可见,“双创”教育迫切需要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进行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全员、全面、全程协同育人,是提升学生素质的根本举措,这就要求思政教师与专职辅导员、党政团工作人员、专任教师之间密切协同,促使教育者之间形成同向发力、师生之间形成同频共振的教育功效。思政教师和相关人员在协同领域内均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要求思政教育与其他教育要相互渗透、彼此融合。换言之,全面、深入推进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2.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现实诉求。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神理念,是职业操守、思想品德、人生追求的集中体现,其要求劳动者力戒浮躁、抵制诱惑、从一而终,具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职业态度,并将职业态度与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养成恒定持久的匠心。工匠精神具有职业与精神的双重属性,其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思政教育、专业教育等部门进行紧密合作,营造劳动光荣、创新伟大的环境氛围,并积极创造机会促使学生接触更多现实生活中的工匠。只有通过多方长期努力,才能帮助高职学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形成扎根灵魂深处的工匠精神。

3.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是耦合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的新要求。近年来,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由“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嬗变。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训、顶岗实习的时间逐渐延长,企业的育人主体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企业文化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在校企“双主体”育人背景下,学生甚至整个学期都在校外企业实习,这不仅对思政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也为思政教育改革带来了契机。为解决校外实习学生思政教育的空间距离问题,高职院校经常定期委派思政教师前往学生的实习企业进行专题式思政教育,部分高职院校还依托新媒体进行远程思政教育,但这些方式都不能完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随着实践的深入,已逐步形成以企业政工人员为主体、思政教师为主导、网络平台为载体的新型教育模式,因其植根于校企协同思政教育,彰显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不仅有效解决了实习学生的思政教育难题,也大幅度提升了教育的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开始重视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工作,在思想动员、组织建设、师资培养等方面都做了开拓性探索,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双创”课程的融合,但在平台与机制建设、校企协同等核心环节仍存在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其实效性的重要瓶颈。

1.“德智并重”“德业融合”的力度不够。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在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方面进行了前瞻性探索。例如,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生活与法律》《国学基础》等选修课,协同各二级院系、行业、企业挖掘各专业的思政教育资源,加强马克思主义法律观、新闻观、文艺观教育,并在人文素质课程中渗透思政教育,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但是,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之间还存在分立、脱节现象,“德智并重”“德业融合”的力度远远不够,这也是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处于起步阶段的主要特征。

2.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功能不齐备。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牵涉多方主体,内容涵盖思政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实践课、创新创业课、文化素质课,形式包括理论课堂、校园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企业实习,要做到多重主体之间密切协作、不同课程之间相互融合、各种形式之间相互补充实非易事。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校园网等新媒体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因其形式新颖、应用便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得到了广大高职学生的高度响应,也切实增强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然而,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碎片化、即时性、随意性特征,难以起到入心、入脑的思政教育功效,与思政教育的规范性、严肃性也不完全吻合,且多个分散的载体不能发挥集成效应,难以满足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规模化、群体化要求。

3.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处于自发性的松散状态。一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制定专题性、指导性文件,高职院校的外在压力不足,内生动力不强,且因实施难度非常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大部分高职院校流于表面形式,甚至敷衍了事。二是高职院校内部组织机构之间存在分工隔阂,激励、约束、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目标不明确、分工不合理、责任不到人、考核不严肃,部门之间相互扯皮,教师专注于本职工作,参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执行力不够。三是校企之间缺乏衔接机制,高职院校合作企业数量多,校企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在具体分工、任务落实、考核等方面流于形式。

4.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协同育人环节薄弱。在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企业积极参与高职院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主干课程标准等工作,并为学生提供全真的实习实训环境,充分发挥了育人主体功能。但企业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动机是为生产经营储备人才,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对学校的思政教育任务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关注度不高。而高职院校思政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等人员则对企业文化了解不深,与企业政工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较少,以致校企之间的思政教育仍是“两张皮”,融合度不够。

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具体对策

1.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大思政体系。近年来,部分高职院校深入推进全面、全程、全员协同育人,逐步形成了由党委领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教科研部门牵头,宣传部、学工处、团委、二级院系党总支密切协同的“大思政”格局。“大思政”格局可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内部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松散的问题,但仍需明确、细化各参与部门的思政教育相关职责,如明确规定思政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团工作人员、专业课教师、实践课教师、文化素质课教师的思政教育任务,从而建立分工明确、岗位职责清晰的教师团队,真正实现“各守一段渠”的育人目标,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夯实组织及人员基础。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还要以职教集团或职教联盟为纽带,吸纳合作企业参与思政教育,有效整合校企双方的思政教育内容,形成校内外紧密结合的高职院校“大思政”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工匠精神的全面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2.建设全面育人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专兼职师资队伍是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主体力量。高职院校要加强思政理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政觉悟及水平,分期选派专业课、基础文化课、创新创业课教师赴地方或省委党校进修,以开阔视野,增强其融入思政教育、开发相关课程的能力。高职院校也要引导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党团工作人员熟悉受教育学生的专业情况及实习企业的基本情况,提高教师紧密结合专业有效融入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能力。高职院校还应实施校企双方人员交流制度,选派“思政教育者”到企业挂职锻炼,并接受企业资深政工人员到学校进行挂职锻炼,从而形成协同互动的思政教育模式。

高职院校要重点打造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名师,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推动全面育人的师资队伍建设,并针对不同专业,建立包括思政課程、专业课程、基础文化课程、“双创”课程、辅导员、企业政工人员等在内的矩阵式教学团队,共同开发相关课程,制订实施教学方案,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3.搭建功能齐备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平台。高职院校应采用“互联网+教育”形式,构建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网络系统,为高职院校各参与部门、合作企业、教育工作者、企业政工人员、学生架设思政协同育人的立交桥,形成线上线下紧密结合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第一,线上内容是对线下教育的有益补充,网络平台应按思政教育的内容、环节划分成若干个功能区,主要包括在线开放课程、试题库、经典影片、政策法规、典型工匠介绍、典型创新创业者介绍、杰出校友介绍、道德模范介绍、合作企业介绍等资料模块专区,并做到系统内容的适时更新。第二,线上活动要与第一课堂紧密衔接,应按业务不同归口设置专区,如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基础文化教育协同专区,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工匠精神教育协同专区,思政教育与党建、团建协同育人专区,校企思政教育协同专区等。第三,设置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动态专区,及时报道取得的成绩,反馈存在的问题,并设置考评专区,考核部门与企业、教师与企业政工人员的工作成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第四,设置链接功能,链接与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密切相关的校内外网站。为确保系统的有序运行,高职院校应委派专职人员管理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系统。

4.实施科学的思政教育协同育人运行机制。高职院校应构建包括动力机制、管理机制、执行机制、监控机制在内的四大机制。动力机制以激励为主,要对承担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任务的教师,在绩效工资、评奖评先、职务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其参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积极性;要依据企业政工人员承担的工作量,参照外聘教师发放课时津贴;要对参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任务的企业,在推荐毕业生、技术转让、联合申报项目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每年还要选出思政教育协同育人的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并予以表彰。管理机制重在明确高职院校各部门、企业的职责与规范,校企双方参与人员的岗位职责与规范,不同年级学生的任务与考核要求。执行机制以师德、教风、学风建设为主,注重提高师生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内在驱动力,努力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监控机制主要包括过程和结果两方面,过程监控主要采用定期督查与不定期抽查方式,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处理;结果监控主要是考核各部门、各企业、相关人员的履职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孙建.论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及实践反思[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24).

[2]张旭刚.高职“双创人才”培养与“工匠精神”培育的关联耦合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7(13).

[3]冯刚.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理论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1).

[4]李阔.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协同育人的有效策略[J].时代教育,2017(3).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思政教育困境
跟踪导练(一)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安吉拉·默克尔能否解救欧洲的困境
A Boy and His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