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应用阴道B超与腹部超声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

2018-05-14 04:40杨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肌瘤B超腹部

杨琳

【摘 要】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应用阴道B超与腹部超声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纳入治疗的10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和B组,均是50例。A组给予阴道B超检查,B组给予腹部超声B超检查。对比诊断效果。结果: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A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2.00%,特异度为50.00%,灵敏度为83.33%,漏诊率为16.67%,误诊率为50.00%;B组分别为62.00%,55.56%,63.41%,36.59%和44.44%,除特异度与误诊率外,对比差异显著(P<0.05)。A组的肌壁间肌瘤诊断率高于B组(P<0.05),混合型肌瘤、粘膜下肌瘤与浆膜下肌瘤的诊断率接近于B组(P>0.05)。结论:阴道B超对于子宫肌瘤的诊断效果优于腹部超声B超,可有效诊断出小体积肌瘤组织,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子宫肌瘤;阴道B超;腹部超声B超

子宫肌瘤是女性群体的高发病,属于良性病变,但可能演变为恶性病癥。临床中常采用超声技术诊断该病,最常见的为腹部B超与阴道B超。由于腹部B超的检查结果受到子宫形态或膀胱充盈度等因素影响,因此存在较多的误诊或漏诊情况 [1]。而阴道B超则不会受外部环境的过度干扰。研究中以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纳入治疗的10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子宫肌瘤应用阴道B超与腹部超声B超检查的临床效果,如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纳入治疗的100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伦理委员会审查且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50例。A组中,年龄为26~46岁,平均(32.15±0.31)岁;病程2~5年,平均(3.15±0.22)年;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48例,阴性2例;其中,肌壁间肌瘤26例,混合型肌瘤10例,粘膜下肌瘤7例,浆膜下肌瘤5例。B组中,年龄为27~47岁,平均(32.27±0.41)岁;病程1~6年,平均(3.08±0.42)年;病理诊断结果为:阳性41例,阴性9例;其中,肌壁间肌瘤23例,混合型肌瘤9例,粘膜下肌瘤7例,浆膜下肌瘤2例。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不存有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方法

使用Voluson730及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A组给予阴道B超检查:告知患者排空膀胱,叮嘱其取膀胱截石位,将耦合剂均匀地涂抹在探头上,并将探头用避孕套罩住,将探头轻柔地放置到阴道穹窿处,并探查子宫直肠陷窝内部、盆腔内部和子宫附近等部位的包块与液性暗区等情况,测量子宫大小,探查子宫内部情况。探查时倾斜、推拉和旋转探头,以全面观察子宫或盆腔内部情况。

B组给予腹部超声B超检查:告知患者保持膀胱充盈,应憋尿2h左右,使其取仰卧位,使用探头进行下腹部的纵切、斜切与横切扫描,探查指标同A组。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计算诊断结果,并对比子宫肌瘤的诊断类型。

1.4 评价标准

诊断准确率=准确诊断数/本组总病例数×100%;特异度=阴性符合数/病理诊断阴性数×100%;灵敏度=阳性符合数/病理诊断阳性数×100%;误诊率=100%-特异度;漏诊率=100%-灵敏度 [2]。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通过SPSS 21.0软件加以处理,诊断结果和子宫肌瘤诊断类型均用(%)表示,行χ 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诊断结果

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A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2.00%(41/50),特异度为50.00%(1/2),灵敏度为83.33%(40/48),漏诊率为16.67%,误诊率为50.00%;B组的诊断准确率为62.00%(31/50),特异度为55.56%(5/9),灵敏度为63.41%(26/41),漏诊率为36.59%,误诊率为44.44%,诊断结果除特异度与误诊率外,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A组的漏诊病例均为直径<1cm的子宫肌瘤,B组的漏诊病例均为直径>4cm的子宫肌瘤。

2.2 对比诊断类型

A组的肌壁间肌瘤诊断率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混合型肌瘤、粘膜下肌瘤与浆膜下肌瘤的诊断率接近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的高发肿瘤,其病因是子宫平滑肌部位出现细胞增生情况,病情早期患者多不伴有明显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则可能出现并发症或肌瘤变性等情况 [3]。腹部超声B超是其传统诊断方式,操作较为简便,但诊断结果受人为因素或外部环境的干扰性较大。阴道B超对于该病具有较理想的诊断价值,具体为:1)可清晰显示卵巢或子宫部位的血流情况;2)无需憋尿,可缩短检查时间,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3)检查结果不受患者的肥胖体型、肠腔充气和瘢痕等因素影响;4)可直接将探头接触到盆腔脏器的诊断位置,进而评估盆腔粘连等情况。此外,阴道B超检查对于该病的诊断特异性较佳,如动脉性频谱的阻力较低;动脉性血流较佳;病变组织附近有血流信号,且呈半环状或环状特征 [4]。结果为:以病理学检查为金标准,A组的诊断准确率(82.00%)高于B组(62.00%)(P<0.05);A组的肌壁间肌瘤诊断率高于B组(P<0.05)。与汪勤等 [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与腹部超声B超相比,阴道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效果更佳,其诊断灵敏度高。

参考文献

[1] 苏华,王源湘.用腹部B超检查与阴道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6):188189.

[2] 盛大金,李晓艳.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诊断效果[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02):220221.

[3] 严李程,郑富臻,鲍家银,等.子宫平滑肌瘤累及下腔静脉右心房1例[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7,(06):418420.

[4] 李莉,赵久达.卵巢卵泡膜纤维瘤伴有麦格综合征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心理医生,2018,(03):150151.

[5] 汪勤,张和平,庄雅丽.卵巢类似性索间质肿瘤的子宫内膜样癌一例[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7,(05):350351.

猜你喜欢
肌瘤B超腹部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B超诊断盆腔炎性包块的临床价值
写字的尴尬
英国流行“B超美甲”
剖宫产、切肌瘤,能否“二合一”
治疗子宫肌瘤视大小及位置而定
笑笑不说话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