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齐开足体育课,须对症下药

2018-05-14 17:17王宗平
中国学校体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体质体育教师体育课

王宗平

2018年9月10日,我国的第34个教师节,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既彰显着一个国家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价值追求,又坚定了我们党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树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的根本遵循。

如果将体育置身于教育的大环境,可以说习近平讲话的每一句都与学校体育密切相关。习近平的讲话里最多的一个字是“要”,共出现47次。“要”什么,其实就是缺什么、少什么,就应该补什么。习近平在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时,强调了要在9个方面下功夫,其中第7个方面就是“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45个字让全国50万体育教师备受鼓舞。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既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学校体育的行动指南;开齐开足体育课,是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最佳途径和基本保障。

但无论是“健康第一”还是“开齐开足体育课”,其实都由来已久。1950年6月,针对当时学生负担过重、身体素质下降的状况,毛泽东写信给时任教育部部长马叙伦,要求各校注意“健康第一,学习第二”。

1999年6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和场所”。应该注意,这里提的是“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不是“学校体育”,范围更宽广。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2010年7月,《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体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生命力旺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2016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更是把“身心健康”写进了文件的标题里,同时提出“要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好体育课程,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紧随其后的2016年8月全国健康大会的召开和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颁布,再到近日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健康第一”“开齐开足体育课”再次上升到国家层面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那么几十年来,党和政府为什么三令五申、反复强调健康第一和要开齐开足体育课呢?下面最新、最近、最权威的3组文案及数据可以真实地了解目前学校体育、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

其一,2017年6月,华东师范大学发布的《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显示:在体能指标的比较中,日本儿童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我国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特别是体质健康水平近30年来持续下滑,主要体能指标未有根本性好转,这已长期成为热点问题并引起社会和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其二,2018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近视防治指南》透露,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首位,小学生近视比例为45.7%,初中生近视比例为74.4%,高中生近视比例为83.3%,大学生近视比例则高达87.7%,并呈现低龄化和继续蔓延趋势。为此,2018年8月28日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其实防控近视率的最有效途径,一是减少近距离用眼,二是增加户外活动,尤其是体育活动。

其三,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我国首份《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显示:“按照国家规定,小学四年级每周语文6节、数学5节、体育3节。但这次监测结果发现:四年级每周语文课多于6节的学校占比为72%,数学课多于5节的学校占比为67.2%,体育课少于3节的学校占比为44.3%。”显然,体育课被语文、数学课挤占了,小学四年级不能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学校高达44.3%,面临中考的初中、面临高考的高中,其体育课不能开齐开足的情况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说,一份检测报告,再次给“文件里重要,工作时次要,高考时不要,评估时需要”的中国学校体育课敲响了警钟。

诸如此类,这些积重难返的长期性问题如何解决呢?我们同样可以在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中找到答案。

习近平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习近平还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決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具体到学校体育和开齐开足体育课方面,可以着重从以下3个方面加以思考并力争做实做牢。

首先,要坦诚面对现实。认清“学校体育仍是整个教育事业相对薄弱的环节”“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仍是学生素质的明显短板”这2个基本事实。习近平强调要开齐开足体育课,说明体育课被挤占的现象较普遍。挤占体育课,为什么当地政府无视、学校校长放任、学生家长支持、体育教师默许?说明挤占体育课有“市场”。试想,如果语数外等课程不能开齐开足被挤占,不要说政府、学校、教师,恐怕学生家长都不会答应。所以习近平一针见血地强调,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笔者认为,在应试教育导向下,学生减负越减越负,使得体育课经常有名无实。而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在校时间也是有规定的,如果语数外等其他文化课还是那么“强势”不做“减法”,课时还是那么多,体育课只能永远在“文件”里很重要。即使课表上“开齐开足”或者实际上也上足体育课了,但基于安全和不影响文化课学习的考虑,多数学校的体育课长期存在“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不出汗、不喘气、不奔跑、不脏衣、不摔跤、不擦皮、不扭伤”的“三无七不温柔体育课”现象。

其次,要加强督导检查。要建立學校体育的专项督查、抽查、公告制度和行政问责机制。对不能开齐开足体育课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3年下降的地区和学校,在教育工作评估中实行“一票否决”并建立约谈有关主管负责人的机制。

但事实上,做到“一票否决”并不容易。实行“一票否决”的字样早在2012年10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里就已经出现,到今年已经6年时间,却从未有公开报道披露有哪一所学校因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连续3年下降被“一票否决”。一个已经公开的秘密是,不会有哪一所学校“傻”到会让自己的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数据呈现连续3年下降的结果。

再其次,要建强师资队伍。习近平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的组织者,是学生体质健康的守护神,是开齐开足体育课的基本前提。按照国家课程设置,体育课课时是小学和初中阶段仅次于语文、数学排第3的国家课程,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超编100万,但体育教师结构性缺编30万人(全国现有体育教师50余万人)。事实上全国有为数不少的小学甚至初中,不但很少引进体育教师,反而让本来就“僧多粥少”的体育教师担任语数外老师,使得“数学是体育教师教的”长期客观存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习近平指出的“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当然也要“对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要坚决依法依纪予以严惩”。

总之,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不妨从“开齐开足体育课”做起、做实、做好。

猜你喜欢
体质体育教师体育课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体育课上的“意外”
兼加体质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讨厌的理由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