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的临床效果

2018-05-16 02:18鞠永锐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患肢下肢疗法

鞠永锐

沂水县许家湖镇卫生院外科,山东临沂 276400

患肢肿胀是骨折后期一个常见并发症。骨折后期如果患肢出现肿胀,会造成局部血循环阻碍,进而引起局部缺血,影响骨折端愈合与组织修复,不利于预后。如何有效、快速消退骨折后期肿胀是临床骨外科治疗的重要内容[1]。临床上一般采用西医药治疗,但效果整体不一。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深入,中医疗法逐步应用开来,并取得良好效果。该文主要对该院骨外科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治的92例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研究,系统探讨中医综合疗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骨外科接治的92例下肢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临床骨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骨折发生时间在2~10周,均是单侧骨折,后期患肢均有不同程度肿胀。排除患肢血栓形成、凝血机制障碍、血液病变等患者,对治疗均知情并同意。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6例。其中,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为 25∶21;20~62 岁,平均(38.3±2.4)岁;骨折部位:胫腓骨 15 例,股骨 10 例,髌骨6例,踝关节8例,跟骨骨折7例;左侧24例,右侧22 例。 研究组:男女患者比为 27∶19;20~64 岁,平均(38.7±2.6)岁;骨折部位:胫腓骨 12 例,股骨 13 例,髌骨8例,踝关节10例,跟骨骨折3例;左侧26例,右侧20例。在基本信息、骨折部位、骨折时间等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治疗,将七叶皂苷钠(国药准字H20057826)20 mg+0.9%生理盐水500 mL,静滴,1次/d;同时,静滴 20%甘露醇 250 mL,2次/d。 研究组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具体包括:①中药内服:服用自拟活血消肿药,处方构成:黄芪50 g,独活、黄柏、地龙、桂枝、秦艽各12 g,牛膝、当归、赤芍、泽兰各15 g,蒲黄、五灵脂、苍术、香附各10 g。辨证加减用药,伴血瘀者加桃仁、红花;伴疼痛者加元胡。水煎服,取药汁400 mL,分早晚2次温服,1剂/d。②中药汤熏洗:应用八仙逍遥汤熏洗,处方构成:生姜衣、艾叶、艾叶各15 g,细辛、制草乌、制川乌、寻骨风、红花各9 g,伸筋草、川椒目、威灵仙、茜草、透骨草、桂枝各12 g。先把药物放到药袋用清水煎煮,煮沸后将药汁倒入干净盆中,对患肢熏蒸,持续30 min,待药液温度降到38~40℃时,将患肢放于药液中浸泡15 min左右,3次/d,1剂/2 d。③推拿按摩:嘱患者主动、被动地活动患肢手指、足趾关节及未固定邻近关节,用适当力度按摩患肢周边皮肤。对牵引和固定后无法活动的关节进行主动肌肉收缩练习,3~5 次/d,20 min/次。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肿胀消退时间,并掌握两组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效果评价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评价[3]:①治愈:患肢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可正常活动;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双下肢直径差<3.0 mm,且患肢关节功能显著改善;③有效:临床症状、关节功能均有一定缓解,双下肢直径差在3.0~9.0 mm;④无效:治疗完成后症状、关节功能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为治愈、显效及有效之和。

1.5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呈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 χ2表示,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肿胀消退时间为2~6 d,平均(4.67±1.03)d,对照组为 3~8 d,平均(6.19±1.25)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5,P=0.036);研究组治疗总有效为93.50%,对照组为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36),如表 1;治疗中,研究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轻度胃肠道不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下肢骨折后期患侧关节会有不同程度的屈伸不利的症状,且会出现局部性无菌性炎性反应。由于患肢关节屈伸不利,相关肌肉、肌腱挛缩,及无菌炎性反应影响下,患处肌肉会收缩痉挛,均会导致局部组织压力增大,破坏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平衡,影响到静脉与淋巴管循环,使组织液增多,进而出现患肢肿胀[4]。临床上一般应用活血、消炎等药物治疗,通过机体自身吸收肿胀,疗程长,效果不一。

传统中医学认为,骨折筋伤后易发生卫外不固、正气虚弱等情况,所以,受寒、湿、风等外邪影响几率较大。而风湿之邪瘀滞筋脉、肌腠、经络,引发肿胀,且因经脉损伤,患肢长时间处在被动固定状态,致关节僵硬。中医学指出,如因伤折,血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通,瘀积不散则痛、肿。因而,对骨折后患肢肿胀治疗应遵循养血利水、健脾益气原则。该研究中,研究组采取中医综合疗法:①服用自拟消肿抗炎中药,所用药方中的黄芪有消肿、利水、益气活血之效;当归、川芎、赤芍等有活血、羊血、化瘀之效;苍术有健脾利湿之效;桂枝有温经通脉之效;黄柏有燥湿之效果,蒲黄等有止痛、祛瘀之效。诸药合用达通络消肿、益气活血之功。②中药汤剂熏洗,研究表明,药物熏洗有助于扩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血循环,且可消瘀、散肿。本研究所用八仙逍遥汤具有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温经通络之效。并对患肢进行推拿按摩,可有效活络患处肌肉群,促进血循环,解除肌肉和关节挛缩等情况。从结果看,研究组患者患肢肿胀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常规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47%,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与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5]。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可有效改善症状,促进肿胀消退,整体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熊小菊.综合护理技术治疗骨折早期肿胀的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6):124-125.

[2]张铁良.临床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544-54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

[4]王伟.内服和外洗中药疗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6):803-804.

[5]赵玉阁.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3):28-29.

猜你喜欢
患肢下肢疗法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