髓内钉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对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2018-05-18 06:25薛峰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肱骨髓内肩关节

薛峰

肱骨近端骨折属于常见四肢骨折,其中有超20%患者骨折具有不稳定性,需实施手术干预,肱骨近端骨折多发于年龄≥60岁老年人群,发病机制多因间接暴力所致,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预后不佳等特点,患者术后常残留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功能障碍,对其日常生活及工作有着严重影响,针对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主要手术方法包括髓内钉内固定及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二者均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效果较为理想的手段[1-2]。为进一步观察并对比两种不同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使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及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取得一定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80例,根据内固定手术实施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0岁,平均(65.15±8.74)岁;根据Neer分型:27例二部分骨折,13例三部分骨折。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1~81岁,平均(66.14±8.81)岁;根据Neer分型:26例二部分骨折,14例三部分骨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

1.2 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针对合并基础疾病患者给予降压、降血糖等基础治疗,保证达到手术要求。观察组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全麻取“沙滩椅位”,切口取肩峰前外侧,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及三角肌,并注意对腋神经的保护,肱骨近端充分显露后找到其结节间沟及肱二头肌长头腱,利用C形臂闭合复位,于大结节内侧将肩袖切开并开髓,将髓内钉主钉打入,依次将远近端锁钉锁入,高强度缝线将大、小结节固定,透视下对固定物位置及骨折端确定,满意后实施冲洗,对切开的肩袖进行修复并修补三角肌,后切口缝合。对照组实施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全麻取“沙滩椅位”,入路取三角肌胸大肌,逐层将皮肤、皮下、筋膜切开,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进入后注意对头静脉保护,肱骨近端充分显露,经肩袖对大、小结节缝合并作为牵引线,对肱骨近端复位,利用克氏针固定,将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于结节间沟外侧置入,利用螺钉固定,将克氏针去除,于钢板穿过对大、小结节缝合打结并固定,利用C形臂确定内固定物位置及骨折端,满意后冲洗并实施切口缝合。两组患者术后均使用冰袋冷敷,并利用前臂吊带固定,适当对患者患肢进行活动,术后3 d开始进行主动活动,术后14 d进行肩关节被动活动,术后6周肩关节主动活动,直至完全持重。

1.3 评价指标 ①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实施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物失效等指标,骨折愈合诊断标准:为患者实施X线片检查,若患者完全持重且无明显不适则为愈合。②疗效评价:根据JOA肩关节评分标准。优:分值≥90分,良:分值在80~89分,可:分值在70~79分,差:分值<70分,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③并发症:手术切口液化、血管损伤、神经损伤、骨折畸形愈合、螺钉松动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观察组内固定物失效发生率为0(0/40),低于对照组的15%(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5,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肩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骨折愈合时间/月对照组 40 96.78±15.27 3.67±0.78观察组 40 89.14±14.51 3.04±0.61t值 2.294 4.024P值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论

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老年骨折类型,其发病率在所有老年骨折类型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及桡骨远端骨折,在所有肱骨近端骨折中存在轻度移位或无移位患者占比约为20%,针对该类骨折患者实施保守治疗便可获得理想效果,然而针对移位较严重的患者,若想要尽早帮助患者肩关节功能得到恢复则需实施手术内固定治疗,并于术后实施早期合理有效的康复锻炼[3-4]。

肱骨近端主要包括解剖颈、外科颈、大结节、小结节四个部分,因此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需遵守重建患者肩袖功能、帮助患者骨折端愈合的原则,才能够保证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是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常见的内固定手术手段,经钢板对骨折端实施复位固定,于患者肩袖内缝线并将其固定于钢板的固定孔内,该手术操作具有方便可靠的优点,以往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该术式治疗疗效较理想,然而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诸多研究证实实施钢板内固定中螺钉切口肱骨引起的问题最为突出,因多数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为老年人,常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患者局部骨质结构并不理想,螺钉无较好的把持力,极易导致内固定物失效,导致骨折发生再移位,从而增加手术失败风险[5-6]。基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4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而对照组则实施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内固定物失效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用时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治疗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上述结果同江哲珍等[7]研究结果相似,均提示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优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安全性理想。这是因为髓内钉内固定有着以下优势:①负荷中轴传递,减少并避免了骨皮质应力遮挡。②固定力矩较钢板明显减小,增强肱骨头两端内固定物把持力,使得术后骨折端固定稳定度更理想。③术中实施有限切开复位,可对骨折端血运很好的保护,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增加手术治疗安全性[8-10]。

综上所述,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确切,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小,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好,且无并发症发生,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熊杰鹏,王静成,颜连启.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7,11(5):788-793.

[2]卢苇,李东亮.髓内钉与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3):524-525.

[3]赵东升,郑晓勇,余清文,等.Multiloc髓内针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5):453-455.

[4]熊福军,贺西京,冯宏伟,等.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结果及预后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3):226-230.

[5]吴其鹏,刘国辉,夏天,等.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二、三部分骨折[J].临床骨科杂志,2017,20(2):251.

[6]程刚,陶占怀,张博,等.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NeerⅢ、Ⅳ部分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7):108-111.

[7]王华松,王庆伟,丁然,等.锁定钢板与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20):1899-1901.

[8]李一汉,赵会,刘清和,等.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北京医学,2015,37(11):1044-1047.

[9]江哲珍,储伟,赵星,等.髓内钉和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Meta分析[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6,13(6):25-32.

[10]高峰,王秀会,周小小,等.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2、3部分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7,32(7):702-705.

猜你喜欢
肱骨髓内肩关节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肩关节外科新进展
如何预防习惯性肩关节脱位?
锁定加压钢板与顺行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手术的神经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