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规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8-05-19 03:46范海娣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造影术脑血管血肿

范海娣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2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0)

目前,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在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全脑血管造影(DSA)已经成为金标准,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1]。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中,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为研究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规范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以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开展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患者52例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医院开展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52例展开研究,将其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各26例。护理组男15例,女11例,年龄38~65岁,平均年龄(44.2±3.3)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高血压脑出血9例,颅内动脉瘤7例;对照组男14例,女12例,年龄39~66岁,平均年龄(45.3±3.4)岁,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高血压脑出血10例,颅内动脉瘤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采用规范护理,具体为:(1)心理护理:当前来说,全脑血管造影已经成为检查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因其属于一种侵入创伤检查,患者在术前会存在明显的焦虑紧张情绪,心理压力较大。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为患者介绍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告知患者检查流程,让患者心中有底,减轻焦虑、紧张的情绪,以更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检查[2]。(2)加压包扎:对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位置需要加压包扎,但持续的加压包扎会引起患者肢体出现酸痛、麻木的情形,基于此,护理人员需要在加压包扎前为患者介绍其重要性,有效增强患者的耐受力。加压包扎方式为:在患者腹股沟处垫棉质毛巾,然后以弹力绷带包扎,注意避免过于紧绷而使得患者产生不适感,而且还可以防止患者加压位置出现勒痕,从而避免患者发生皮下血肿情况。(3)生活护理:饮食上,患者手术后没有呕吐现象即可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而全麻患者,需要在清醒后6 h才可以进流食,同时需要多饮水,800 ml/d,有利于造影剂排出体外。造影剂有可能导致药物中毒,从而造成患者肾功能不全,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术后是否存在全身水肿、腰酸等症状,并且注意患者尿液的性质和颜色变化,记录出入量[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情况

经护理后,护理组出现胃肠道反应、失眠、血肿等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失眠。出现失眠的原因主要包括:制动、测血压、紧张、小便多等。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需要卧床24 h,平卧6 h,制动12 h,患者因肢体制动不能翻身,还会造成腰背酸痛,在夜间尤为明显。因此,规范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在全脑血管造影术前予以体位指导,告知患者手术侧的肢体不能屈曲,但可以平移,在6 h加压包扎后可以协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还可以采用轴线翻身法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需要注意翻身后患者是否存在皮下血肿、出血等症状,若存在,需要立即采取平卧体位。其次是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腹胀、反酸等,主要和造影剂、饮水有关,因此在规范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评估,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可以选择胃动力药。另外,穿刺位置血肿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其出现主要与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有关,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观察患者敷料以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规范护理中,护理人员运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松解2 cm,患者在咳嗽、平移等动作时需要压紧穿刺位置,必要时可以延长压迫时间和制动时间。规范护理以患者为中心,提供满意护理服务,注重提高护理质量,强化心理支持与沟通,通过多种方式降低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本次研究中,护理组胃肠道反应、失眠、血肿等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全脑血管造影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规范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成英.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规范护理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5):1701-1702.

[2] 方咏梅.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规范护理的临床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3):200-201.

[3] 谢 俊.规范化护理在全脑血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6):157.

猜你喜欢
造影术脑血管血肿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胰管塑料支架和/ 或鼻胆管引流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时的应用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下肢平滑肌肉瘤误为慢性血肿1例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联合新型经皮经肝胆道镜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