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研究

2018-05-22 11:02邵娜邱宏其
成才之路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人才培养途径

邵娜 邱宏其

摘 要: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新型应用人才的重任,要让学生依靠信念、信仰,不断打磨专业技能,深刻理解现代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主要途径有:以思政课堂为旗帜,树立工匠理想;以核心专业课为主导,塑造工匠品质;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发挥示范作用;以校企合作为梯,攀工匠之山;以社区传统文化为舟,百年精神泊校园。

关键词:高职;工匠精神;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G72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9-0003-01

一、以思政课堂为旗帜,树立工匠理想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把十九大精神传递到课堂,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等方面入手,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穿插工匠精神案例,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引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政课堂是武装高职学生思想的关键阵地,教师要在中国梦的教育中让学生树立技能报国的偉大理想,要在中国新常态的教育中引导学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责任感,要在职业道德的教育中教育学生树立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其他教师也应不断学习工匠精神的核心思想,领悟工匠精神实质,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共同营造认真、敬业的学习氛围,发挥协同作战的效果。

二、以核心专业课为主导,塑造工匠品质

核心课程设计往往是突出技能,忽略了品质的塑造,需要课程负责人深入设计教学,把工匠精神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课程中重点突出“核心技能”+“核心精神”的培训,弘扬“认真精神、精致精神、敬业精神”,在核心课堂中营造良好的双学氛围,让学生在掌握核心技术的同时拥有工匠品质。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备课,做好案例的整理,通过优秀工匠的案例进行引导式教学,将工匠精神的精髓融入到项目教学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具备“敬业、诚信、奉献、合作”的核心精神,摆脱原本单一追求技能的误区,让“双核”培养思想成为所有专业核心课程的一面旗帜,塑造出“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一丝不苟,耐心专注专业敬业”的校园工匠精神。

三、以现代学徒制为抓手,发挥示范作用

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法强调教师口传心授,师徒共同参与培养过程,共同切磋技艺、研究方法。根据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学习目标的实现不能仅仅依靠简单枯燥的教学,还需要师徒情感上有彼此欣赏的共鸣。作为现代高职院校的教师,要站在工匠精神的角度上去学习“现代学徒制”的特点,既能够善于和学生沟通,又能够以身作则。同时,还需要教师用浅显、形象化的语言口传心授给学生。

高职教师一定要具备操作实际项目的能力,通过假期进行理论学习、下企业学习,并注意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掌握最新专业技术。同时,高职教师要随时与企业进行联系沟通,关注整个行业的最新发展,把最新的知识带入到课堂。无论何时,教师都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以达到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效果,使工匠精神在自己的身上得到体现。

四、以校企合作为梯,攀工匠之山

工匠精神作为职业精神的核心内容,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必须要经过大量的企业实践才能内化为从业者的职业素质。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不断锻炼技艺,不畏艰辛,努力打开工匠库的大门,成为一名合格的现代高职学生工匠。

高职院校要重视校企合作,成立企业实践基地管理部门,负责学生校外实训的管理,要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经验,给学生提供企业实习机会。要通过真实的工作过程、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实训模式,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工匠精神”贯穿高职的学校整个培养过程,要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学校就需要根据各专业的特点,聘请企业的优秀工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专职教师共同交流,把企业的专业技能及时传授给学生,把企业的工匠精神传递给教师和学生。

五、以社区传统文化为舟,百年精神泊校园

邀请民间能工巧匠参与培育“工匠精神”,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社区里有很多非遗传承人,他们都是能工巧匠,能够帮助学生做到技能的传承,让学生感受到国家非遗技艺的伟大。同时,非遗大师一般是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他们有着更广的交流圈,可以把学生带入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真正的工匠精神。学校也可以聘请非遗大师,让非遗大师带领学生们走进社区,从各类活动中学到工匠精神,进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六、结束语

总之,学校要培养工匠精神,就要让学生树立认真做好每件事情的品质,这不仅能提升他们的技能,更能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同时,学生在“双核”培养思想的大旗下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品质优良的现代新型工匠,也能用他们的品质去感染更多的工作者,形成良好的循环。

参考文献:

[1]梅洪.论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J].职教论坛,2016(09).

[2]郭巍巍.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与核心素养提升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2).

[3]郑义,朱其志,徐燕.“工匠精神”视野下的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新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人才培养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