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军事训练运动损伤的防治研究

2018-05-22 11:02荣从民
成才之路 2018年9期
关键词:军事训练运动损伤防治

荣从民

摘 要:在大学生军事训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这当中运动损伤是最严重的,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不仅对受训人员的人身健康、学习进度造成损害,而且处理不及时还可能使人残废甚至死亡。同时,对国防教育训练也会造成负面社会影响和学员的心理问题。因此,不论军事训练技术水平如何,只要进行军事训练,就要有合理科学的训练安排和必要的防护,就能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关键词:军事训练;运动损伤;防治;人身健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G8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09-0004-02

在军事训练中,大学生进行各种锻炼、参加各种活动,是为了让身体更强壮,是为了增强抵抗力。但是如果在运动中受伤了,则会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发育,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大学体育教师要尽量避免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让大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得到更好的锻炼。体育教师要整理、了解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使大学生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性,以及防治运动损伤的方法,进而让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预防处理手段,達到自我保护的目的。同时,体育教师要让大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锻炼,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并能够力所能及地指导和帮助身边的人进行运动损伤的处理。体育教师还要引导大学生热爱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体育教师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平时做好本职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每个大学生军事训练的安全。

一、大学生军事训练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

防伤意识淡薄或大意;准备活动不合理,身体组织器官尤其是负荷大的肌肉、关节等功能未能适应运动需要;动作错误、违反人体结构功能特点及运动力学原理;运动负荷安排不合理,超出了生理负担量,尤其是局部负荷过大,引起微细损伤的积累而发生劳损;锻炼者身心状态不良,运动中状态不佳,或心理上不稳定;训练、比赛、日常锻炼未遵守锻炼原则,组织方法不当;对抗性的项目比赛中动作粗野、违反规定;场地设备及着装不符合运动卫生的要求;不良气象会影响身体的部分功能;一些运动技术动作的特点决定了锻炼者身体在活动中有负担较重的部位,使得身体的某些组织器官在运动中处于易伤状态。

二、运动损伤的轻重程度不一,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有效处理

1. 常见紧急情况的急救

(1)休克与抗休克。休克是人体遭受各种体内外强烈刺激后发生的急性有效血液循环功能不全的严重病理状态或全身综合症。运动损伤中休克的主要原因为剧烈疼痛和大量出血,反射性或直接造成了有效循环血液量突然相对或绝对降低,微循环血液灌注不足,组织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症状突出表现为:早期身心过分紧张反应,血压正常或略高;中期显著病变、虚脱、身心抑制状态、血压下降等;严重时口唇发绀、昏迷、血压为零,甚至死亡。

急救:平静位安静休息,但嗜睡时应尽力使其保持清醒;神志清楚而无消化道损伤时,给予热茶、姜汤或盐水等;保暖而不过温,夏季防暑;昏迷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血块,必要时将舌头牵出口外,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强刺激急救穴位;骨折或脱位或开放性损伤者进行必要的急救固定,出血者采用适当的方法止血,疑有内脏出血者应尽早送医院抢救,因损伤剧烈疼痛者要进行有效止痛,如服镇静剂、止痛剂休克是严重而危险的病理状态,宜边急救、边迅速请医生或送医院。

(2)出血和止血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损伤后均见出血。动脉出血危险性极大,应速送医院诊处。发现出血,常用的止血方法如下。冷敷法:适应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主要用冷水或冰袋敷于损伤的部位。抬高伤肢:适用于四肢毛细血管及小静脉出血,其方法是使伤肢出血部位高出心脏。加压包扎法:适应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其方法是用消毒敷料盖上伤口后再用绷带加压包扎。加垫屈肢法:适用于外伤出血量较大、肢体无骨折损伤者,其方法是将棉垫或绷带卷放在肘或膝关节窝,屈曲小腿或前臂,再进行“8”字形缠绕绷带。指压法:直接指压法,非十分紧急情况不用。常用的有指压止血点法,适用于动脉出血,要点在手指指腹将出血动脉近心端压向相应的骨面上。额、颈部出血时压同侧耳屏前颞浅动脉搏动处,面部出血压下颌角前约1.5cm面动脉搏动处,上肢出血压锁骨上窝内13处锁骨下动脉搏动点,前臂和手出血压上臂内侧中部肱动脉搏动点,手指出血用拇、食二指相对夹压第一指节根部两侧的指动脉,下肢出血用双手掌根重叠用力压迫腹股沟中点股动脉搏动处,足部出血用两手的拇指分别按压内踝与跟骨连线中点和足背横沟中点。

(3)心跳、呼吸停止的急救。在体育运动中,大学生偶尔发生严重的意外事故,可能会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等,这时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按压是急救最重要的有效方法。人工呼吸(口对口):将伤员仰卧,松衣解带,迅速消除口腔内异物。急救者将伤员口部打开,盖上一块纱布,一手掌内侧置于伤员前额使其头部后仰,同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伤员鼻孔,另一手将伤员颈后或下颌托起,掌根轻压环状软骨。然后深吸气,张嘴套住伤员的嘴,向口内吹气,吹完后松开鼻孔,以利呼气。吹气频率16次/分~18次/分,吹气量800毫升/次~1200毫升/次,配合胸外心脏挤压。胸外心脏按压:伤员仰卧于硬板或地上,急救者双手重叠,五指离开伤员胸部,掌根按于伤员胸骨下半段。肘关节伸直,利用上半身重量和肩壁肌肉力量,有节奏地以垂直于脊柱方向的适当力量冲击性按压胸骨,使其下陷3厘米~4厘米(对儿童单手按压)。每次下压后都应迅速抬手,使胸廓复位,速率为60次/分~80次/分(儿童80次/分~100次/分)。人工心肺复苏操作(或心肺复苏装置替代)应坚持至自主呼吸和心跳恢复,或病人死亡。

2. 常见运动损伤的防治

(1)擦伤。擦伤是粗糙物体对皮肤的损伤,可见表皮剥脱,有细小出血点和液体渗出。面积小时,外用1%~2%红汞或龙胆紫,面部可用0.1%新洁尔灭涂抹。面积大而深的伤口则用2.5%碘酒、75%酒精对伤口周围消毒。伤口有异物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用消毒毛刷除去异物,然后用双氧水消毒,敷消炎敷料与药物,必要时可用抗菌素治疗及进行破伤风抗毒血清注射。注意:面部不用紫药水。擦伤多用暴露疗法,但关节附近除外。

(2)肌肉拉伤。大学生在完成各种动作时,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突然被动过度拉长,會造成肌肉微细损伤、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准备活动不当、训练水平不够、疲劳、过度负荷、动作错误或粗暴等是其主要原因。主要征象:疼痛、肿胀、压痛、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受伤肌肉受主动收缩和被动牵拉疼痛加重,严重者伤时有断裂声和撕裂感,局部可摸到断裂凹陷,肌腹中间若完全断裂则呈“双驼峰”畸形、一端完全断裂,肌肉收缩成“球状”畸形。

处理:一般应立即予以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局部休息,疼痛较重者可口服镇静止痛剂。24小时~48小时后,外敷中药,痛点处药物注射,轻缓按摩、理疗。肌肉、肌腱断裂者,经加压包扎等急救处理后,立即送医院诊断处理,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

预防:一是加强屈肌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二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三是肌肉僵硬、疲劳时应予以按摩或减低运动强度,四是纠正和改进技术动作的缺点。

(3)脑震荡。脑震荡是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后,脑的神经组织被普遍震荡而引起的意识和功能的一时性障碍。脑震荡是脑部损伤中最轻的一种,不久即可恢复,无明显的解剖病理改变。诊断性症状:头部有明确的外伤史,伤后即刻会发生短时间的意识障碍;意识清醒后出现“逆行性健忘”;意识清楚后神经系统检查、血压、脉搏、呼吸及脑脊液的压力和细胞数均正常。

处理:让伤员安静平卧休息,身体保暖,面头部冷敷。昏迷者针刺或点掐人中、内关、涌泉等急救穴,或予以氨水闻嗅。呼吸停止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清醒后伤者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完全消失。伤员病愈后参加体育活动前必须通过闭目举臂单足站立平衡试验,切忌过早参加脑体活动。

预防:一是纠正错误动作,二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在对抗性运动中应遵守规则,尤其不能故意伤人。

三、 军事训练运动损伤反思

1. 要掌握动作要领

在军事训练活动中,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动作要领及方法,不仅能够使他们在训练过程中发挥好技术动作,达到军事训练的目的,而且还能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增强自信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 要正确使用器材

大学生要了解并熟练掌握器材的性能、功能及使用方法。大学生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在一些训练器材的使用中要注意选择适当的场地,确保自身安全,同时还要注意不要伤及他人。

3. 运动负荷要适当

大学生参加军事训练要根据身体素质条件,选择最有利于增强体质的运动负荷。在军事训练时,大学生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小到大。负荷过小,对身体作用不大;负荷过大,会损害身体;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有效地增强大学生的体质,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4. 认真做恢复整理活动

做恢复整理活动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更好地从紧张运动状态过渡到安静状态,从而使心脏逐渐恢复平静,放松身心。如果大学生突然停止运动,就会造成暂时性的贫血,产生心慌、晕倒等一系列不良现象,对身心健康造成损害。

5. 自我检查运动反应

如果大学生感到十分疲劳,四肢酸沉,出现心慌、头晕,说明运动负荷过大,需要好好调整与休息。而大学生运动后经过合理的休息后感到全身舒服、精神愉快、体力充沛、食欲增加、睡眠良好,则说明运动负荷安排比较合理。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体育教师对待军事训练运动损伤采取的基本态度应当是预防为主、抓早抓小(抓损伤的早期症状,抓思想麻痹的倾向和苗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小龙.田径运动中肌肉损伤原因的再次认识[J].武术研究,2017(08).

[2]方荣荣.定向越狱的运动伤害与预防策略研究[J].体育世界,2017(07).

[3]刘迪.乒乓球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与预防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7(07).

[4]马振东,司甘旦.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现状与对策——对昌吉学院体育系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6(01).

[5]杨玉忠,刘明.军事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一般规律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4(02).

[6]陈杰,张道清,吉玉良.浅析高校体育生开设军事训练项目的意义[J].当代体育科技,2007(11).

猜你喜欢
军事训练运动损伤防治
军事训练中要做好健康维护
关节镜治疗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临床应用意义探究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
建国以来我军的军事训练法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