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色层的探索
——以个人绘画创作为例

2018-05-24 03:32◎皮
文化产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调色物象颜色

◎皮 芳

(北京市北京服装学院 北京 100000)

从接触书法后笔者开始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她的温润婉转,儒雅古朴,想要从传统文化里找到契合并运用于现代绘画创作。一个阳光慵懒的早晨,感受到:大地、小草、树木、阳光之间是层层叠叠的色彩关系,最上层的阳光就像雨露沁染着大地生灵。这类似于国画里的染色过程,一层一层把色彩晕进纸里或揉进绢里。由此,开始思考国画、版画、文学等相关因素在笔者创作中的运用。

绘画创作是一个建立—破坏—建立寻找某种平衡的实验过程。有时会把一张原本满意的画弄得一团糟,不经意的尝试反而得到轻松舒服的画面。平时,除了画画,会在阅读之余有方向地观察自然物象,理解它在画面中的呈现状态。发现、观察、思维方式不同时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基于文中对空间的认知笔者尝试用比较自由的方式创作,不拘泥于某种程式,寻找与自己文化素养相匹配的因素,研究色彩语言在绘画中的可能性。

图1 《盆景》80cm×100cm 布面油画(2018)

中国古代用颜料在丝、绢上绘画设色,与现代绘画在布上创作有某些相通之处。但他们对颜色的处理犹如用墨十分讲究。那时的墨是松树和桐树燃烧后收集上升的烟调制而成,墨色透明、空灵,有种流动之感,叠染的色层之间好像可以自在呼吸,因此笔者尝试用水性颜料的这种特性研究绘画色彩语言。首先提取物象颜色,炭条勾勒组织画面;然后用松节油取代水作为媒介大量稀释调配出满意的颜色,厚薄有秩的铺陈在画布上让它自然流淌,过程中画框或立或躺有时静置,颜色一层一层积染直到画面色调和谐。层染半遮下的炭条痕迹需保留下来,给观者的视觉、思绪留有空间;最后沾色书写性的概括绿植走势,将它活色生香地呈现于画面。搁置一段时间后又会重新拿来进行下一步调整,选择松节油与调色油按比例混合调色,试着去归纳整理各色块之间的关系(厚薄、冷暖、前后、比例、形状等),并不再把颜色作为物象表征的准确与否来讨论,主要看它是否契合植物的生长状态与自身的精神追求,等到所有颜色完全干透根据画面需要选用调色油调色晕染。

画面完成后类似套色版画,但又多了些主动和自由。设色过程中,可以将国画中的双勾填色反过来用于画面,避免再现物象,获得了色彩的抽象美。画面中薄薄晕染的底色及涂色后刮掉的色块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微妙的色层变化,一层层交错的色块就像一页页可以前后翻阅的书,既可走进去闲读,又可以退远来思考,不同于图片仅给出结果性的一页。

图2 《生》100cm×100cm 布面油画 (2018)

画面在空间和色彩的处理上都很自由,有股原始的力量倾向远古人类天性的涂抹,没有太多规矩反得自由。因为有一个较为自由空间的支撑,色彩就不用在明暗转折中屈服于空间,而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是情感、思想、审美的载体。绘画中笔者通过色彩的差异性,或浓或淡,干湿晕染,边打磨边保留来增强画面的节奏感,像音乐家弹奏钢琴一样传达出律动感,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和精神追求。在物象的处理上,通过一些创造性实验将习以为常的形象从固有思维模式中剥离出来,以至于整幅画看上去像一块残破的壁画或帛画,在视觉上呈现出一种新的审美体验。跳脱传统又吸收着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养分以超越传统文化的阻隔,生成新的绘画语言使画面富有张力和想象空间。在反复试验调整过程中,逐步理清思路,不用刻意模仿描摹,而是留心生活,认真凝听大自然的声音,找到事物之间的相通性和彼此间的关联。实验、调整、吸收、运用于绘画创作以表达主体的情感跟精神。

图3 《升》150cm×100cm 布面油画(2018)

画家吕佩尔茨的画中经常会出现些残手断臂的人像或石膏像,看上去总像是未完成正在进行中的画作,在他的作品中很少见到完整无缺的事物,但他的画面呈现出来的力量和深度是不可否认的。在笔者绘画创作中,对画面色彩和空间的处理上尽量尝试着接近完整。与物理形态上的物象保持距离,与精神上的传统保持联系,在完成与未完之间寻找某种平衡。超越固有思维模式的阻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在现当代绘画语境中对空间和色彩进行思考。学会对自己的绘画做出独立的审美判断,构建有根可寻的绘画语言。

作为一个中国学生深知传统文化的美好,传统并不意味着过去,陈规旧俗,而是一股源泉,浇灌艺术的源泉,一种绘画语言的新的打开方式。现当代绘画对空间的认识开始有了新的理解,趋于平面空间结构的表达方式反而给绘画带来了更多的自由;画面色彩结构的处理上也不再纠结于物像物理状态的精准与否,而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猜你喜欢
调色物象颜色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两位画家
亮度调色多面手
4种复古调色法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调色师?
特殊颜色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