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疗效评估的意义

2018-05-25 01:16岳振忠张永兰张娜彭鑫张圣池林鹏杜建群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声门声带气流

岳振忠 张永兰 张娜 彭鑫 张圣池 林鹏 杜建群

声带息肉是引起嗓音疾病患者发声障碍的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声音嘶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交流,对其嗓音功能进行准确评估,有助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及疗效评估。嗓音功能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发音质量的主客观评估、声带振动的评估和发声空气动力学评估等,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发声空气动力学在精确性和稳定性上不断完善,使其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在临床的应用价值也日益突显。本研究拟通过对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的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探讨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对于声带息肉患者术后疗效评估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及分组 以2016年10月~2017年12月经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78例声带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1例,女47例,年龄20~55岁,中位年龄36.6岁,术后经病理检查确诊;单侧声带息肉59例,双侧声带息肉19例。选取80例正常成年人为对照组,其中男30例,女50例,年龄21~58岁,中位年龄39.4岁,既往无咽喉病史,未受过嗓音训练,无影响呼吸系统功能的疾病,喉部检查无器质性和功能性发音障碍。

1.2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 对照组、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及手术后一个月分别进行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采用美国Kay Pentax 公司生产的model 6600 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系统分别检测各组对象平均气流率(mean flow rate, MFR)、最长发声时间(maximum phonation time,MPT)声门下压(subglottal pressure,SGP),声门阻力(glottal resistance GR)和发声效率(vocal efficiency,VE)。每次采集数据前均对系统进行校正;受试者在环境噪声<45 dBA的室内进行,受试者取自然、舒适的坐位,测试时声强控制在70 dB SPL左右,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测试平均气流率:让测试者深吸一口气,从呼气开始以舒适的频率和响度,发元音/a/,以“舒适持续发声”指令自动分析。

测试最长发声时间:让测试者深吸一口气,从呼气开始以恒定的频率和响度,发元音/a/,直至其不能发声为止,重复3次,用“最大持续发声”指令自动分析,记录最长发声时间,取三次测量的最大值。

测试声门下压、发声效率和声门阻力:受试者将口内管放到舌上方中央,放入长度约2 cm,管口不能被舌和硬腭堵塞,将面罩扣紧口鼻,让受检者发/pa/音,平均1.5~2次/秒,一口气连发5~7次,用“发声效率”指令自动分析,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发声效率=声能/空气动力能,其中空气动力能=气流×声门下压。声门阻力=(声门下压-声门上压)/平均气流率,发声时气道开放,声门上压和大气压相同,故发声时,声门阻力=声门下压/平均气流率[1],单位为cmH2O/(L/s)。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用中位数[25分位数;75分位数],即:M[P25;P75]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对声带息肉患者术前术后和正常对照组各项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声带息肉患者术前的平均气流率和声门下压均明显高于术后和正常对照组(均为P<0.05),而声带息肉患者术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声带息肉患者术前的最长发声时间和发声效率明显低于术后和正常对照组(P<0.05),而声带息肉患者术后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及对照组之间的声门阻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 讨论

发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气流推动下声带规律性的振动是发声的基础,发声空气动力学检测即研究气流与声带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检测方法,其原理为将喉作为能量转换器,将声门下的空气动力能转化为声能。平均气流率指发声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声门的气流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声带息肉患者术前平均气流率明显高于声带息肉术后和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明强[2]等的研究显示声带良性增生性疾病组平均气流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并且术前明显高于术后,与本研究结果一致。由此可见,声带息肉使声门闭合不全,通过声门的气流量随之增加,致使平均气流率增大,声门闭合越差,平均气流率越大,因此,平均气流率反映了声门的闭合程度。

表1 声带息肉术患者手术前后和正常对照组±s)及MFR、MPT、GR、VE的M[P25;P75]比较

注:*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声带息肉术后比较P<0.05

杨宝琦等[3]的研究显示,最长发声时间与发声气容量呈正比,与平均气流率呈反比,平均气流率越高,最长发声时间越短;Mahshid Aghajanzadeh等[4]的研究也显示,发声困难患者最长发声时间明显短于正常人,最长发声时间与发声困难程度呈反比。本研究显示,声带息肉患者术前最长发声时间明显短于术后和正常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声带息肉患者存在明显的发声困难。

唇音中断法是测量声门下压最常用的方法,让受试者发含有辅音和元音的/pa/或/pi/,在发/p/爆破音时,声门下压力迅速上升促使口腔内压力升高,当口腔内压力达到最高时,口腔压与声门下压一致,因此,可以通过口腔压测量声门下压。此操作由患者控制唇的开启与关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为减少患者双唇主动闭合时引起声门结构的改变,检测重复3次,取平均值。从本研究结果看,声带息肉患者术前的声门下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声带息肉术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郭永清等[5]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声带息肉导致声门闭合不全,患者需要增加声门下压来补偿声门漏出的气体,因而声带息肉患者声门下压增高。

Jiang等[6]的研究显示,声带占位性病变时,发声效率降低,文中结果显示声带息肉患者术前发声效率明显下降,与术后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声效率下降表现为需要更大的空气动力能以产生相同的声能,或是空气动力能相同时,声能较小,临床表现为说话声音轻、费力等,故声带息肉患者多表现为声嘶及说话费力。本组声带息肉患者术前声门下压和平均气流率均增高,因平均气流率增高,故声门阻力降低,但与声带息肉术后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郭永清等[5]的研究也显示,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后声门阻力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研究与此结果一致。

总之,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发声空气动力学的平均气流率、声门下压、最长发声时间和发声效率检测,可作为患者术后疗效客观、量化评估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应用。

4 参考文献

1 林生智, 庄佩耘, 郭永清,等.无创性空气动力学检查在嗓音医学中的研究进展[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297.

2 余明强,潘晗,周莉,等.气流相关检查参数对嗓音功能评估的意义[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983.

3 杨宝琦,程俊萍.空气动力学在测试呼吸与发声关系中的临床应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0,8:152.

4 Aghajanzadeh M, Darouie A, Dabirmoghaddam P,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voice and perceptual evaluation in the iranian population with or without voice disorders[J].Journal of Voice,2017,31:9.

5 郭永清,林生智,徐新林,等.空气动力学参数在嗓音功能评估中的意义[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858.

6 Jiang J,Stern J,Chen HJ.Vocal efficiency measurements in subjects with vocal polyps and nodules: a preliminary report[J].Ann Otol Rhinal Laryngol,2004,113:277.

猜你喜欢
声门声带气流
垂直气流电除尘深度提效技术研究
气流的威力
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相关因素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小水滴在风洞气流中的跟随性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声带常见疾病的应对方法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尴尬的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