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更胜颜值上汽斯柯达 柯珞克

2018-05-28 06:21摄影施毓麟宋一行
车迷 2018年4期
关键词:亚克斯柯达后排

摄影/施毓麟 文/宋一行

也许有人会把眼前这台柯珞克误认为是柯迪亚克,斯柯达的这种做法很讨巧,套娃式的前脸给予这台全新的紧凑级SUV一定的辨识度。而且,它还拥有这个级别最宽敞的后排空间,你一旦坐上它的后排,恐怕就很难对它说“不”了……

曾几何时,斯柯达还在为YETI无法打开SUV市场而发愁。在斯柯达引入了与上汽大众途观L同平台的中型SUV——“大棕熊”柯迪亚克后,其在SUV市场的销量终于迎来了一波井喷式的增长。截至2017年12月,柯迪亚克便以4.5万辆的惊人销量还给SUV市场一份满意答卷。

如今,随着斯柯达SUV战略的进一步推行,拥有不输柯迪亚克颜值的“熊二”——柯珞克来了。紧随其后,更小一级的SUV——斯柯达Model Q也将在今年第二季度亮相。而到了今年第四季度,全新柯迪亚克轿跑——Kodiaq GT将会与消费者见面,2018年对于斯柯达来说绝对可以称得上是SUV的产品大年了。

还是把话题转回柯珞克,也许你会认为“柯珞克”这个命名是直接通过其英文名称KAROQ给硬翻出来的。但事实上,斯柯达在取名时借鉴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琭琭如玉,珞珞如石”之意,车厂是期望柯珞克拥有“君子如玉,外润内坚”的气质。

柯珞克外形采用的是捷克传承百年的水晶切割工艺,车辆的外形偏年轻化,细长条的LED日间行车灯是这款车的点睛之笔,我们试驾的这台丹霞橙的柯珞克在阴沉的天气下显得有些高冷。

车头部分直瀑式进气格栅与扁平状的大灯连为一体,雾灯的位置与柯迪亚克相似,被安置在大灯正下方,与底部的下进气格栅一同构建出一副极具立体感的前脸。柯珞克发动机盖上的两道“V”字筋线提升了整车的辨识度,斯柯达的LOGO被安置在这两道筋线的正中央。 值得一提的是,引入国内后,高配的柯珞克均使用了LED光源,中低配车型则搭载了卤素灯加透镜的大灯组,相较海外版柯珞克LED大灯一律为选装这一点而言,已经算是比较厚道的了。

细长条的前大灯来自它的老大哥柯迪亚克

车身铭牌在紧凑级SUV中很少见,足以见得斯柯达对柯珞克的重视程度

C形尾灯造型犀利,有别于柯迪亚克的常规造型,可谓是青出于蓝

多辐式轮毂提升了整车的颜值

后备厢空间相当宽裕,并且后排还支持4/6放倒

斯柯达的“S i m p l y Clever”体现在这后备厢左侧的手持应急灯上

依托柯迪亚克的不俗销量,柯珞克还未上市便收获了不少知名度,我相当期待这头“熊二”上市后所引发的紧凑级SUV市场的震动

来到车身侧面,首先吸引我眼球的便是银黑双色的车型铭牌,这种设计手法曾更多地出现在豪华品牌旗舰级车型上,从此举亦可看出斯柯达对这部紧凑级SUV的重视程度。铭牌上大写的“KAROQ”采用的是类似幼圆字体,为整车平添了一份亲切感。在引入国内后,柯珞克的轴距被加长了50毫米,达到了2688毫米。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既能进一步加大车内的乘用空间,又能让整车从侧面看更显修长。侧面门把手上方贯穿前后大灯的笔直腰线勾勒出了柯珞克年轻化的姿态,简约的线条与车身契合度非常高。顶配车型上还装载了双五辐式的银黑双色轮圈,与之搭配的是邓禄普的SP SPORT MAXX系列SUV专用轮胎,主打的是运动性能和驾驶乐趣,规格为215/50 R18。

移步到车尾,斯柯达对于柯珞克的尾部处理我认为更胜于柯迪亚克。其在后牌照框区上方做起了文章,以几条简单线条将尾部打造出了凹凸有致的层次感,搭配多层次的横向线条,进一步强化整个尾部的维度。而在尾灯区域,经过几代车型的演变,柯珞克尾灯内的C形LED示廓灯造型显得更为犀利,个人认为是现有斯柯达家族中尾灯最漂亮的一款。

进入车厢内,几乎承袭了柯迪亚克的内饰风格并没有给我特别的惊喜。三辐式真皮方向盘相当厚实,音量调节、蓝牙电话等功能按键集成在方向盘两侧,更方便实现盲操作。仪表盘仍是经典的指针式仪表盘,其表盘上的“绿圈”似乎已逐渐成为上汽斯柯达的特色之一,在明锐旅行轿以及柯迪亚克上我们都曾见到过。在中高配车型上,中央全玻璃屏的8英寸TFT显示屏质感相当不错,其配备了导航以及多媒体娱乐系统,融合了红外线接近感应、Smartlink手机映射、蓝牙等功能,并且还同时支持苹果CarPlay、百度CarLife以及安卓Auto的互联功能。下方空调控制面板以三个旋钮铺开,按键不多,且都简单易懂,相信会帮助许多以此为第一部家用车的年轻消费者更快上手。目前各家车企几乎都有各自的紧凑级SUV,柯珞克的到来似乎有些晚。但就是这样一台由海外引入国内并经过一定“升级”的SUV真正直击到了国人的用车痛点。在我看来,柯珞克是紧挨着柯迪亚克,给荷包尚不宽裕的年轻人更多一份的选择。

以绿色点缀的仪表盘已经成为了斯柯达家族化的特征

驾驶模式选择被集成在排挡杆左下方

排挡杆的造型相当别致,握持手感极佳

一键启停搭载在中高配的柯珞克上

搭载了EA211的1.2T以及1.4T高低功率两款发动机,该系列发动机拥有缸内直喷、铝合金轻量化气缸体等技术

柯珞克的长宽高分别为4432毫米、1841毫米、1614毫米,轴距为2688毫米。而事实上,它的后排乘坐空间较之我自己开的轴距为2700毫米的轿车要更出色。也是我目前为止试驾过的紧凑型SUV中,后排空间最宽裕的一款,我们三位平均身高在1.82米的男士乘坐于后排时,腿部以及头部空间丝毫不觉拥挤,只是肩膀受限于车身宽度,稍有些重叠。柯珞克拥有1.17平方米的超大面积全景天窗,这项配置属于目前同级别的主流。一体式运动座椅严格依照人体工程学,采用包覆式结构,两侧填充物密度较高,在过弯时给出的支撑性相当不错。柯珞克座椅内部骨架采用了高强度钢材,其前排座椅配备了第三代WOKS安全头枕。该头枕向前弯折倾斜的设计缩短了头枕与乘客头部的距离,可以有效防止追尾时颈部扭伤。

后备厢空间中规中矩,在常规状态下,其容量为455升,并且后排支持4/6按比例折叠与全部翻折,当后排座椅全部翻折后,后备厢可以扩展至1543升,容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斯柯达历来提倡 “Simply Clever”理念,从老款明锐两边车门板上的雨伞槽便可看出斯柯达的生活智慧。而到了这部柯珞克身上,斯科达自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智慧解决方案。或许在看车、选车时,这些功能可能很容易被忽视。但在日常用车中,这些功能却实实在在地起着作用。如副驾驶手套箱搭载了空调出风口,冬天能加热饮料,夏天则可以用来给饮料降温;B柱衣帽钩可以挂放西服等易皱衣物;后备厢的挂钩和固定环可以用来固定物件;中央通道增添了厚薄尺寸不一的卡槽方便存放不同停车卡;另外,诸如遮阳板票据夹、座椅靠背储物袋等储物设计也都一应俱全。

柯珞克在驾驶模式上还有四种模式可供选择,这种细化驾驶风格的配置通常会出现在豪华品牌,将这项功能下放到紧凑级SUV的车企可不多见。它可以在经济、标准、运动以及个性化四种驾驶模式中随意切换。在配置方面,柯珞克也算是诚意十足,全系标配有胎压监测、ESP车身稳定系统、数字式倒车雷达、制动能回收等实用功能。

柯迪亚克有两款发动机可选,分别为TSI280和TSI230,其中280TSI便是我们相当熟悉的1.4T发动机,与其匹配的是7速双离合变速箱。在选车时,我们特意选择了更可能跑量的TSI230版本,即搭载了1.2T的柯珞克,只是这台供试驾的1.2T版本车型配置较低。据闻,届时会有更高一级配置的1.2T车型上市。而这台目前大众集团最新代号为EA211的小排量发动机,已在多台上汽大众产品上服役,其最大功率为85千瓦,在2000转至3500转的宽泛转速区间内能输出200牛·米的最大扭矩。我们试驾的路线从顺德鹭湖一路驶向肇庆的七星岩,往返一共120公里,途经金龙高水库,其间有一长段的山路,借此可以对柯珞克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驾驶中,首先让我感受深刻的便是低转高扭所带来的优势。当你从静止轻踩油门起步时,受限于1.2升的排量,它并不会像老大哥柯迪亚克2.0T车型一般一个“抖机灵”往前窜去,而是和路面上80%的买菜车一样缓缓提速驶入车流。但到了1500转左右,涡轮机开始介入工作后,提速水准会明显上一个台阶,此时DSG变速箱会在极短时间内做出连续的升挡回馈,倘若你在此刻继续深踩油门,很容易便可将转速踩至2000转以上。此时,你已享受到了全部扭矩作用下的提速,并且直到3500转以后才会有所减弱,而这段转速区间正好是日常驾驶时最常用的。这套动力总成在换挡平顺性上较之明锐旅行车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并且这台服役已久的DSG变速箱相当能把握驾驶者的意图,在你需要提速的档口,降挡几乎和你踩下油门的那一刻同步。

在不时有弯道的盘山路上,我们能很直观地感知到柯珞克的转弯侧倾程度,事实上,当时速在40公里/小时左右时,侧倾几乎感受不到。而当时速上升至60公里/小时后,侧倾开始稍有些明显。毕竟柯珞克诞生于MQB平台,半独立后悬架多少有些限制它对于侧弯的支撑。不过,这台柯珞克对于颠簸的碎石路面过滤得还是比较彻底的,减震弹簧在这其中居功至伟。难得的是,这台柯珞克在指向性上还是保留了德系车的精准指向。

猜你喜欢
亚克斯柯达后排
18.69万元起 斯柯达全新柯迪亚克焕新上市
党的光辉亚克西
斯柯达敲响末日钟声
基于Isight后排乘员约束系统曲线对标研究
是我遗忘了上帝
斯柯达明锐旅行版亮相西安
斯柯达距离年销60万辆还有多远?
心太累了
是我遗忘了上帝
车上的哪个位置最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