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的协同效应分析

2018-05-29 01:57葛安卡丨文
现代职业安全 2018年5期
关键词:隐患人员文化

葛安卡丨文、图

行为安全管理(Based Behavior Safety,BBS)是 从 安全角度分析预测和引导人员行为的理论和技术,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与安全之间的关系,探讨人在生产环境中的各种行为规律和方式。其起步于20世纪 70 年代,以行为安全理论研究为引导,具体分析人员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后果,并且逐步对人的行为采用标准化方法进行干预,强化、减少不安全行为,目的是控制风险,减少隐患。行为安全管理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员的行为,而人的行为是指常见的作业场所内所有人的行为,其中既包括企业员工的行为,也包括承包商员工的行为。

灌装平台上的护栏栏杆修理前后对照

行为安全管理的效果与方法

行为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自20世纪70年代逐步推行以来,在全球制造业尤其是高风险的石化行业推广十分迅速,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和实际的进展:陶氏公司共计减少了82%的个人安全与健康事故;杜邦公司在推行行为安全管理模式以来,大约减少了50%的伤害和意外事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知名石化公司都在推行行为安全管理,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公司等,这些公司在行为安全管理工作陆续开展以来,都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对于企业安全文化的进一步提升贡献了积极的作用,安全绩效也随之显著优化。

行为安全管理常见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如英国BP石油公司的ASA(Advanced Safety Auditing,先进安全审计)、杜邦公司的STOP(Safety Training Observation Program,安全训练与观察项目)、德国巴斯夫公司(BASF)的AHA (Audit,Help,Act——审计、指导与行动)等工具。

行为安全管理的核心是针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现场观察、分析与沟通,以某种特定的沟通方式,督促员工意识到不安全行为的危害,阻止并消除不安全的行为。通常行为安全管理包括4个步骤:识别关键行为、收集行为数据、提供双向沟通、消除安全行为障碍。从企业安全文化构建的角度出发,对于员工不安全的行为,简单的责备绝对不是好的处理方式,而是应该从根源分析的角度识别那些关键的不安全行为,通过监测和统计分析相关绩效指标的方式,来制定具体控制措施,并生成相应行动项,最终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概率。

化工装置现场常见隐患较多,若操作人员对现场隐患不记录、不汇报、不处理,则会造成更严重的累积性后果,这些都是不安全行为的体现。设定现场隐患发现项绩效指标、明确排查整改要求的管理方式,并通过企业安全文化进行影响,可促进员工安全行为的转变,使其积极发现隐患,并进行跟踪与反馈,进一步优化个人和企业的安全绩效指标,提升无事故无伤害的安全文化。

示例分析

下面的示例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人的安全行为对企业隐患治理的重要作用:

某日15∶15,某企业罐区外操在执行装车监护工作时,发现C11装车位灌装平台上的收放式踏步东侧2根护栏栏杆脱落。通过仔细检查,发现栏杆的一端是通过插销打孔的方式固定在支柱上的,因长期使用、受力磨损,导致插销老化脱落,固定孔磨损变形。在进行灌装作业时,展开的踏步因一侧栏杆脱落,受力失去平衡,会向另外一侧偏移。作业人员上下扶梯时如无护栏保护和扶手扶持,会产生跌落的安全隐患。因此外操立即向当班值班长汇报了该情况。约15∶20,值班长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确认评估,同时发现踏步第二级踏板固定螺栓脱落,踏板晃动,便立即安排此车位暂停使用,进出口用红白带隔离,联系承包商对踏板进行紧固修复,并对其他车位相同螺栓进行了紧固确认,同时将栏杆脱落隐患向工程师汇报。第二天,设备相关人员现场确认后制做了配套的固定插销,对栏杆进行了固定修复,装车位恢复正常作业。

正是由于罐区外操的认真监护检查,及时发现了装车位移动踏步栏杆脱落的安全隐患,按照程序及时汇报,安全行为和措施到位,安全风险意识清晰,展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在日常工作中的最佳实践。日常的安全行为沟通与培训给操作人员传达了深深的理念,即只要多一次检查,多一份认真,切实践行标准化的安全行为,就能够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该企业在日常安全工作中设立了与岗位责任制挂钩的行为安全管理指标,明确了隐患排查发现项汇报的奖励机制,行为安全标准模式通过各级培训传达给基层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文化理念与行为安全管理指标和行为安全标准模式紧密结合,并不断通过各种改进项消除关于行为安全管理方面的沟通障碍。上述案例也证明了执行的有效性。

3P理念示意图

与安全文化的协同关系

通常来说,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组织机构内的人员所共享的安全价值观、态度以及行为规范所组成的统一有机结合体。所有企业安全文化就是在长期生产、经营以及管理活动中渐渐形成的安全价值观、理念等安全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其基本特征包括了企业的特色性、发展的稳定性及以人为本等主要组成要素。通常意义上的行为安全是通过使员工参与行为改进过程,帮助其识别关键安全行为,并不断收集行为安全观察数据,设立报告、反馈和激励等绩效管理系统,通过PDCA循环,不断修正企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不安全行为。

安全文化提升和行为安全管理之间在管理要素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是正向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进而形成标准化的安全行为,而行为安全则强调通过标准化的理念来先纠正不安全行为和强化安全行为,以改变行为的方式和量化的安全绩效指标控制模式来改变安全观念。因为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和实施行为安全管理的目的都是为了预防隐患和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两者互相促进且联系紧密,都体现了3P理念(Plant—硬件和设计,Process—管理和制度,People—人员和能力)中以人为本的核心要素。3P理念示意图见图1。

安全文化促进个人安全认知提升示意图

企业安全文化以尊重人和珍惜生命为核心,以宣传教育为手段,靠全体员工的安全承诺和自律来构筑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行为安全管理则倡导安全价值观,以自愿参与为原则,运用激励、沟通等手段鼓励员工加入到安全管理流程中来,最终实现人的本质安全。安全文化是行为安全实施的基础,指导和服务于行为基础安全,并影响行为基础安全的执行和目标的实现。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行为安全管理也是建设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可以在事故发生前消除隐患、纠正不安全行为,从而推动企业安全文化的优化提升,同时也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提供包含绩效指标的有效支撑。

行为安全管理实施的典型模式包括行为安全评估、关键行为的识别、建立安全行为观察流程、回顾沟通程序设计、制定绩效激励措施、不断培训改进等要素。安全文化建设要素包括安全承诺,安全行为规范与程序,安全行为绩效指标激励,安全信息与理念宣传与沟通,审核与持续改进等等。对相关要素协同推进落实工作可以促使企业安全文化提升工作和行为安全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充分融合,减少或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实施的绩效等级,最终达到两者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为协同安全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行为安全管理的对象是包括承包商在内的企业全体人员,要使所有人都主动地采取积极的安全行为,应在管理层及所有基层员工中间形成共同的安全认知模式。行为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提升的协同管理是一种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在设定合理的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通过PDCA和根源故障分析等手段,可以最大程度地消除人为因素引发的风险失控事件,有利于持续提升企业安全文化内涵和构建企业长效安全管理机制。

猜你喜欢
隐患人员文化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谁远谁近?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急救人员已身心俱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