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辩式思维对发展等级“深刻”的启示

2018-05-29 10:52陈荔平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深刻反方高考作文

陈荔平

高考作文等级发展的“深刻”要求,考生历来难于达到,自然也就制约了高分作文的产生。如何让在压力下作文的考生在“秒杀”中获取满意的分数,是每个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个人以为执教者要清醒地认识到高考作文变革的指向,并尝试把审辩式思维引入议论文课堂教学,借此推进学生思维走向“深刻”,是突破考场高分作文瓶颈的有效做法。

一、近年高考作文的变化及其影响

荣维东曾经指出有效的作文命题有如下特征:好的作文题目,要求学生写给一个具体真实的读者;让写作成为一个真正的交流沟通行为;好的作文命题根植于特定而具体的材料中;好的作文发生在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时。

纵观近三年的全国卷的作文命题,确实往有效命题的方向发展。2015年全国卷Ⅰ的高考作文题是一道分水岭,与之前的高考作文命题截然不同,“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符合写给具体真实的读者的要求,也体现一个真正的沟通行为,材料中小陈劝阻其父高速路上打电话的具体的情境,在写作时说理必须对材料进行分析、比较、转化,“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很好地体现学生能够有机会参与时评。继而在2016年、2017年的全国卷Ⅰ,越发表现出我国作文命题越趋向有效命题的要求,高考作文命题明显指向: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交际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比较、决断,在多维度、多层次中说理论证。

高考命题的变革,必然引起高中写作课堂教学的变革,特别是议论文写作教学,在审题立意上的常用的二元论思维方式必然不适合新的命题要求,原来简单的三段论教学只适合初学议论文者借鉴,形式化的并列式、对比式论证结构必然不利于贴紧材料分析说理。

高考命题的变革,也使得考场作文暴露出很大的弊端。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对材料缺乏审视质疑,立论容易流于肤浅、片面;二是分析说理欠贴紧材料本身,纵向推进欠清晰层次,横向联系欠链接点;三是特别是缺乏文明的交流,缺乏理性的批判。这些弊端极大地制约了高分作文的产生,也使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深刻”无法落到实处。

鉴于当前高分作文存在的困境,本人以为把审辩式思维引入作文课堂教学,教会学生用自己的脑袋独立思考,不懈质疑,是提升思维能力的关键。

二、审辩式思维在议论文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在谢小庆的关于审辩式思维的阐述中,认为审辩式思维表现在认知和人格两个方面,其突出的特点表现为:其一,凭证据讲话;其二,合乎逻辑地论证自己的观点;其三,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其四,对自身的反省,和与此相关联的对异见的包容;其五,对一个命题适用范围有深度的认识和理解。其六,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面对自己选择的后果,承担自己的责任。这与两千年前《中庸·第二十章》提出的做学问之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相通之处,都有一个审问、慎思、明辨、决断的过程。

基于上述阐释,审辩式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具体表现为:独立思考、不懈质疑,包容异见。独立思考,面对各种言论,包括那些异己、不舒服的言论,不仅要了解到不同的观点,还要尽可能理解相左观点的逻辑,即学会“审”视不同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和“辩”证自己对事情的看法,不轻信,不盲从。

不懈质疑,即怀疑精神,质疑他人观点,也质疑自己看法,认识到一个命题存在于一定条件与范围之下,才有可能认识更全面。能博采众长不同的观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检测、补充、融合、修正、升级既有观点。在就事论事中一步步阐释为什么在具体问题的既定条件下,某种观点更有优势。

包容异见,即包容精神,认识到世界是多元的,价值是多元的,不能一概地拒绝和反对他人的意见,而是在经过自己的思考后,作出自己的判断,接受或者拒绝他人的看法。在坚持自己的“真理”的同时也包容别人的“真理”。包容异见,超越了对事情非黑即白一分为二的简化,也不是让学生排除过滤异己的看法,也不是简单肤浅地让学生认识到有“很多”观点并存,而是培养学生和不同观点对话的勇气,以及掌握如何比较林林总总的“各有道理”,以理性地做出自己的判断。

三、审辩式思维对“深刻”的启示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深刻”指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深刻”的内涵从立意与论证角度都指向议论文写作的深度,因此,以审辩式思维的“不懈质疑、包容异见”为抓手,教会学生审视、质疑、圆融可以有效地推进写的“深刻”。

首先以不懈质疑为抓手,寻找深刻立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的一个指标,透过材料表象,由表及里,挖掘材料的言下之意,是立意“深刻”的常规做法。若能以不懈质疑为抓手,引导学生在审视自己质疑他人中步步深入,会带来立意深刻,观点翻新。具体做法有二:

可审视质疑材料,从正方、反方、第三方中寻找更合适的立意,彰显你的思维深度。具体思维流程;提出正方观点→审视质疑其合理性→提出反方观点→再次审视质疑其合理性→提出第三方观点。第三方观点往往具有内在质的圆融。以2017年3月福建省泉州市质检作文题为例,

材料一:某高新区公开招聘窗口岗位人员,为了方便与本地人交流,在“要求”一栏增加了一条——“熟悉本地方言者优先”。此举引发了网友的讨论。

材料二:手写书信曾经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如今离我们越来越远了。今日,专门朗读古今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一播出就获得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关于“人与人之间交流方式”的什么联想与思考?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审视该材料,倾向于保留传承传统的交流方式,我们提出保留传承传统的交流方式(正方观点),→那在当今信息时代,传统交流方式还值得我们大力传承推广吗?(审视质疑原先观点)→当下现代交流方式更适合时代需要(提出反方观点),→现代交流方式很受年轻人欢喜,但在地方、在年长一代那里仍有不少人喜爱千百年留下的传统交流方式,以后也将存在,说明社会是多元的,那传统与现代交流方式是不是可以共存于当下?(再次审视反方观点的合理性)→多元社会需多样的交流方式。在包容异己中达到圆融,立意更胜一筹。

另一方面可审视质疑正方、反方、第三方的观点的某一点,寻找新的角度、新的阐释,亦彰显思维深度。以“诗与远方”为例:

高晓松曾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2015年4月14日早晨,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在这个“出走”文化盛行的时代,奔向远方,寻找理想生活,是很多年轻人的任性之举,但在去过拉萨、丽江、大理、腾冲甚至更远的地方之后,还能逃到哪里去?还是必须回到生活的原点“眼前的苟且”,还是得面对现实种种。

看完这一段话,引发你什么思考与感想?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这个命题里的远方和苟且是一组辩证关系的,很容易形成非黑即白的观点:正方——肯定远方,否定苟且,即肯定寻找理想生活;反方——赞同苟且,反对远方,即出走是逃避。是不是就这样立论为文呢?再次审视反方“赞同苟且,反对远方,反对出走”,就其某一点“出走”质疑,“出走”就一定是逃避吗?揭示出一般人认为“出走的”真身实为逃亡,赋予自己认定的“出走”新意:出走是跳出物欲的藩篱去思考人生的追求,看到“谋生”之外人活着的意义;“出走”文化就是对蝇营狗苟的人生的背叛,出走,去更宽广的世界,看更好更远的月亮,去体味人生的多深多广;“看看这个世界”也是向梦想朝圣的一种方式。在立论中抓住某个关键词来质疑,重新赋予新的内涵,就能有效挖掘出新的立论角度。

其次,质疑一个问题、一个现象常见的原因、结果、对策,思考可能不为人知或者为人忽视的原因、结果、對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的一个指标,由果追因,一个矛盾的产生、一个现象的发生,总是有原因的,找到主次原因,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比如老虎伤人案,当大家都归因于不守规则时,若能从人性角度挖掘出国人有“越轨为能”的劣根性,寻找出这一根本原因一定比找出一般原因更能彰显思维深刻。

质疑自己观点的存在意义。“观点具有启发性”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深刻”的又一个指标,白居易曾说“文章合为时而作”,任何一篇针砭时弊的文章都比一篇单纯正面阐释的文章好,文章的现实意义就是彰显自己观点存在的意义。因此,对社会热点焦点能一针见血找出问题所在,对被忽视的边沿问题能由小见大引申,都能有效使立论具有前瞻性。

因此,不懈质疑是促使学生写得“深刻”关键。的如何有效质疑呢?应该围绕以下角度思考:

1.这则材料,我站在什么立场发声?我的观点就一定正确吗?我的观点是否在某种条件下才成立的?是否还有其他看法成立?若有,又是站在什么立场说的?

2.材料有没有我需要界定的关键词或核心词?或观点某个点有值得可审视质疑的地方?是否还有别人不知或忽视的解释?

3.我的观点是针对当今社会上哪些(什么)现象提出的?

4.产生这类现象的原因有哪些?会有怎么样的后果?有没有可行的办法?是否还有别人不知或忽视的原因、后果、解决办法?

5.这则材料的讨论给我们哪些启发?

围绕这些问题质疑,去伪存真,去旧取新,去浅取深,达到“深刻”。

杜威说过,如果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具备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公民,那么这将惠及每个人,每个团体和我们整个的民主社会。因此,将审辩式思维引入课堂,在议论文写作中加以运用,既是有益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有助于培养具备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公民。

[作者通联:福建三明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深刻反方高考作文
有力的反驳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一片树叶启情思
浅谈作文立意
学生写作积极思维品质的构成与培养之探索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网络思维:超越“深刻”的“浅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