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不同感知风格者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水平的关系

2018-05-30 05:49齐梦晗夏慧言
关键词:动觉容忍度写作水平

齐梦晗,夏慧言

(天津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22)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的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一直处于薄弱状态,而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亟待提高。关于二语写作方面的研究不胜枚举,但是对于学习者个体差异与写作水平相关性研究并不是很多,感知学习风格、模糊容忍度是学习者个体差异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研究二者与二语写作水平的相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研究不同的学习风格时,Dunn(2000)认为,学习风格是学生注意、加工、识记和内化新的信息时使用的方式,学习风格易受到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即情感、生理特征、教学环境、学习偏爱和心理偏爱。[1]谭顶良(1995)曾定义学习风格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惯用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既包括稳定的学习策略,又包括特定的学习倾向。[2]根据Reid(1987)对学习风格的分类可知,喜欢通过观察图表,阅读书面信息学习的为视觉型学习风格;喜欢通过听讲座、听录音学习的为听觉型学习风格;喜欢在真实的或仿真的氛围中(如角色扮演)学习新知识的为动觉型学习风格;喜欢通过触觉感官学习的(如做笔记)为触觉型学习风格。[3]武娟(2015)的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与其写作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视觉型与触觉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写作水平较高;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会主动采用有利于英语写作的学习风格,掌握合理的英语学习风格理论模型有助于其优化自己的学习风格,从而提髙其写作能力。[4]

模糊容忍度是来自于心理学的概念,有学者也称其为歧义容忍度。Ely(1989)认为模糊容忍度是学习者在不能准确或者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不知道或者不了解准确的意思,面对过于复杂的语言,在母语与第二语言之间缺少对应性的不适情况下,一个人对模糊现象的接受程度。[5]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两种语言不对等而产生的模糊现象的接受程度。Chapelle和Roberts(1986)认为,模糊容忍是预测英语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模糊容忍度高的人在英语学习中具有优势,尤其在语法和听力方面。[6]何立新(2009)在歧义容忍度对学生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中得出结论:歧义容忍度较高的学生,学业成绩显著高于歧义容忍度较低的学生。[7]王翔飞(2010)在研究中发现,不同模糊容忍度水平的学生在写作中的策略使用频率大体相同,但写作策略的分布及具体使用有所区别。[8]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模糊容忍度也做了一些实证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模糊容忍度与英语阅读理解与听力的关系等方面,而模糊容忍度与写作相关研究的文献为数不多。通过探究不同类型感知学习风格者的模糊容忍度与二语写作水平的关系,有利于教师制定更合理的写作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对提高二语写作教学水平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二、研究设计

为研究不同感知风格学习者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水平的关系,本研究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英语专业学生具有何种感知学习风格?(2)英语专业学生在写作方面拥有何种程度的模糊容忍度?(3)不同感知风格的学习者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水平有怎样的关系?

本研究的受试对象为一所理工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二年级的192名学生。该研究对象学习英语的时间都在六年以上,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知学习风格。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将“感知学习风格偏好问卷”(Reid,1984)[9]、“英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调查问卷”(Ely,1995)[10]和“英语写作过程中模糊容忍度、焦虑和策略的关系”(王懿,2007)[11]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调查研究对象的感知学习风格及其在英语写作中的模糊容忍度。采集192名受试者三次写作考试的成绩(三次写作成绩叠加,满分为135分),以此作为英语写作水平的参考值。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20.0系统,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

三、数据收集

首先,根据本研究的具体情况,分别对两份问卷进行整理,之后邀请10名学生参加试测。经过试测相关数据分析,两份问卷的信度系数都在0.7以上,可以做大规模问卷调查。在发放问卷之前,向研究对象说明,这是学术研究的一部分,他们的答卷对其成绩不会有影响。

本研究共发放192份问卷,全部回收,其中感知学习风格有效问卷147份,模糊容忍度有效问卷152份。在单独分析四种感知风格学习者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水平的关系时,只对一种问卷作答的受试者数据被全部剔除。除问卷外,数据采集还包括受试者三次期末考试成绩,并以此作为他们英语写作水平的参考值。随后将原始数据及时录入SPSS 20.0系统,以备研究分析。

四、数据分析

(一)感知学习风格偏好问卷结果分析

表1 四种感知风格描述统计量

从表1可以看出,感知学习风格问卷的有效问卷为147份,动觉型学习风格的均值最高,听觉型学习风格的均值最低。触觉型学习风格和视觉型学习风格的均值较为接近。四种感知学习风格根据受欢迎程度排序,依次是动觉型、触觉型、视觉型,最后是听觉型。

图1 各类感知学习风格比例图

图1展现的是偏向每种感知学习风格的受试者所占的百分比。观察其数据可以发现,四种感知风格人数相加大于样本总数,这是由于部分学生具有一种以上的感知学习风格所致。一些已有研究成果也证实了同一个体学习者会具有多种感知风格,如Reid(1987)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的中国学习者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风格偏好。[3]图1显示,四成以上的受试者偏向动觉型学习风格;触觉型和视觉型学习风格偏向的受试者比例相当,各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听觉型学习风格偏向的受试者比例最小,不到总数的四分之一。

(二)英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表2 英语写作模糊容忍度描述统计量

表2是英语写作模糊容忍度的分布情况。该问卷共16道题,满分为80分。受试者模糊容忍度问卷最低得分为17分,最高分为80分,问卷得分平均值为47.75分。受试者英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调查问卷得分越高,表示其模糊容忍度越低。为便于数据分析,将模糊容忍度问卷得分从低到高进行分组,17-42分为较高水平组,43-60分为中等水平组,61-80分为较低水平组。本组数据说明受试者模糊容忍度整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

图2 模糊容忍度分布图

从图2模糊容忍度的分布图可以看出,受试者的模糊容忍度问卷得分集中在45-50分之间,说明模糊容忍度处于中间水平的受试者占绝大多数。

(三)英语写作水平与模糊容忍度相关性分析

表3为整体英语写作成绩与模糊容忍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中皮尔逊相关系数没有大于0.05,因此,数据表明模糊容忍度与英语写作成绩没有相关性。

表3 写作成绩与模糊容忍度皮尔逊相关性

图3为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高、中、低三组不同模糊容忍度的学生在写作成绩方面存在差异,具有中等模糊容忍度的学习者写作成绩最高,高模糊容忍度学习者的写作成绩比低模糊容忍度学习者的分数略低,但总体区别不大。

图3 模糊容忍度高、中、低组写作成绩均值图

(四)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写作模糊容忍度与英语写作水平对比分析

表4 四种感知风格与英语写作成绩相关性

表5 四种感知风格与模糊容忍度相关性

从以上两个表(表4和表5)中可以看出,感知学习风格与英语写作成绩和模糊容忍度都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图4 四种学习风格写作成绩与模糊容忍度对比

图4是四种不同感知风格的学习者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成绩均值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四种感知风格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问卷得分均值,相对来说,视觉型的均值最低,其次是触觉型和动觉型,听觉型的均值最高。由于英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调查问卷得分越高,说明受试者的模糊容忍度越低。所以,在四种感知学习风格的学习者中,听觉型的模糊容忍度最低,视觉型的模糊容忍度最高。就写作成绩而言,听觉型学习者的写作成绩平均值最高,动觉型的最低。整个数据的趋势符合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

对不同感知学习风格的英语学习者模糊容忍度与英语写作水平的数据分析如下:从图5和图6可以看出,对于动觉型和视觉型学习风格偏向的学习者来说,具有中等模糊容忍度者写作水平相对较高。但两种学习风格的学习者模糊容忍度较高组和较低组的具体情况略有不同:对偏向动觉型的学习者来说,高模糊容忍度者写作水平高于低模糊容忍度者;而对偏向视觉型的学习者来说,高模糊容忍度者写作成绩低于低模糊容忍度者。

从图7和图8可以看出,对于听觉型学习风格偏向的学习者来说,具有中等水平模糊容忍度者写作水平相对较低,模糊容忍度较高组英语写作成绩相对较高,较低组成绩次之。从触觉型学习风格偏向的学习者均值图中可以看出,模糊容忍度越低,英语写作成绩越低。反之亦然。

图5 动觉性

图6 视觉性

图7 听觉型

图8 触觉型

五、结果与讨论

在四种不同的感知学习风格中,英语专业学生偏爱的学习风格是动觉型学习风格,视觉型或触觉型学习风格次之,听觉型学习风格是比较不受欢迎的学习风格。这说明更多的学习者喜欢在真实或仿真的氛围中学习,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首先,动觉型学习风格的比例最高,这可能是由于新课标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学生们慢慢熟悉并习惯于这种教学模式,从而逐渐养成了动觉型的学习风格。从学生角度来讲,积极参与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与单纯的“认真听讲,机械做笔记”的模式相比,参与感和获得感都有很大提高,学习效果更好,所以动觉型学习风格受到越来越多的学习者的青睐。其次,视觉型和触觉型学习者的比例相当,这应该和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关。教师站在讲台上讲,在黑板上板书,学生则被动地听讲,其大部分的课堂教学时间都在做笔记。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养成了视觉型和触觉型的学习风格。相对来说,听觉型学习者所占比例最小,这说明受试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少依靠听觉来获取知识。这种局面的形成是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虽然在课堂上边听边记,但是大多数学生的关注点都在板书内容上。

英语写作模糊容忍度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将近一半的受试者的模糊容忍度处于中等水平,且模糊容忍度与英语写作成绩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从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高、中、低三组不同模糊容忍度的学生在写作成绩方面存在差异,中等模糊容忍度的学生写作成绩最高,高模糊容忍度学生比低模糊容忍度学生的写作成绩稍低,但区别不大。由此得出,在二语学习的过程中,拥有中等模糊容忍度将更有利于学习者写作水平的提高。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了Norton(1975)等学者的结论: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中等的模糊容忍度是必要的,过高或过低都会阻碍其学习。[12]

从整体来看,通过比较四种不同感知风格学习者的数据发现,听觉型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最低,视觉型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最高。以模糊容忍度的平均值为界,高于模糊容忍度平均值的,写作成绩与之呈负相关关系,低于模糊容忍度平均值的,写作成绩与之呈正相关关系。听觉型学习者喜欢通过听觉刺激进行学习,但在应付书面材料时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听觉型学习者在写作过程中表现出较低的模糊容忍度;视觉型学习者通过视觉刺激接受信息,直观形象的视觉材料能在脑海里形成清晰的表象,因此在书面写作的过程表现出较高的模糊容忍度。但是单独观察四种感知学习风格,其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水平的关系各有不同。对于动觉型和视觉型学习风格偏向的学习者来说,具有中等模糊容忍度者英语写作水平最高;对于听觉型学习风格偏向的学习者来说,具有中等模糊容忍度者写作水平最低;对于触觉型学习者来说,模糊容忍度越低,英语写作成绩越低。但是差别并不是很大,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有:偏向触觉型的学习者人数相对较少,偏向该风格的学习者模糊容忍度的变化区间是30-60,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写作成绩也较为集中;处在86-116分的区间内,写作水平中等偏上,这反映了整体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水平基本一致。

六、结语

本研究结果表明,英语专业的学生偏爱动觉型的学习风格,听觉型学习风格比较不受欢迎;大部分学生持有中等的模糊容忍度,并且中等水平模糊容忍度的学生写作水平相对较高;四种不同感知风格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与写作水平的关系略有不同:中等模糊容忍度的动觉型和视觉型学习者的写作水平最高,但是中等模糊容忍度的听觉型学习者写作水平最低,而触觉型的学习者,其模糊容忍度越低,其写作成绩越低。

这一研究结果对教师的写作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来适应学生的学习风格,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教师也要帮助学生了解并扩展他们自身的学习风格,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时能够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风格。由于动觉型学习者的写作平均成绩最低,其模糊容忍度也偏低,教学中要适当提高动觉型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并有意识地采取适合动觉型学习者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其写作水平。鉴于听觉型学习者写作水平最高,在日常教学中就要多采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多使用听觉感官的教学模式,比如以播放录音、小组讨论、开展讲座等形式开展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

鉴于适中的模糊容忍度有利于写作成绩的提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培养适中的模糊容忍度,将陌生的语境逐渐转变为熟悉的语境,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语言水平。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只有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不同的感知学习风格及其相对应的模糊容忍度状态,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逐步优化写作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正如所有的学术研究一样,本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受试对象仅为一所高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很难代表所有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情况。受试者填写的调查问卷及写作成绩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这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以后的研究中,如果能扩大取样范围,并对不稳定因素进行控制,研究效果可能会更好。

[1]Dunn,R.Learning Style: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J].National Forum of Applied Educational ResearchJournal,2000(13):3-22.

[2]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Reid,J.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87.

[4]武娟.英语专业学生学习风格对其英语写作的影响[D].青岛科技大学,2015.

[5]Ely,C.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Use of Second Lan⁃guage Strategies[J].Foreign Language Annals,1989(22):437-445.

[6]Chapelle,C.,C.Roberts.Ambiguity Tolerance and Field Independence as Predictors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J].Language Learning,1986(36):27-45.

[7]何立新,姜毅超.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策略、歧义容忍度对学业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5):144-149.

[8]王翔飞.基于歧义容忍度影响的二语写作策略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

[9]Reid,J.Perceptual Learning Styles Preference Question⁃naire[M].Copyrighted,1984.

[10]Ely,C.Tolerance of ambiguity and the teaching of ESL[A].In J.M.Reid(Ed),Learning Styles in the ESL/EFL Classroom[C].Boston:Heinle& Heinle,1995:87-95.

[11]王懿.英语写作过程中模糊容忍度、焦虑和策略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

[12]Norton,R.W.Measurement of Ambiguity Toleran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1975(39):607-619.

猜你喜欢
动觉容忍度写作水平
小学歌唱教学“动觉—听觉—视觉”学习模式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说促写,提高写作水平
提升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浅谈歧义容忍度与二语习得
模糊容忍度与专门用途英语阅读水平相关性研究
怎样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运动领域中动觉的研究综述
气沉丹田、丹田呼吸和腹式呼吸
高中生英语阅读的歧义容忍度情况调查
——以兴安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