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母猪配套营养新思路

2018-06-06 07:54江书忠燕富永张光磊蒋载阳黄兴国
中国猪业 2018年5期
关键词:赖氨酸消化率断奶

廖 奇 江书忠 曹 霞 燕富永 张光磊 蒋载阳 黄兴国

(湖南九鼎集团动物营养研究院,湖南长沙 410000)

随着近年遗传选育技术的进步,母猪的繁殖性状及生产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以美系、丹系为例,窝产仔数、断奶重都有了很大进步,这些母猪可称之为高产母猪,但高产母猪不一定能实现高产。母猪高产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单胎产仔数多、窝断奶仔猪数多、仔猪断奶体重大、母猪断奶后发情及时;二是母猪使用年限可达7胎以上且每胎生产性能高,可持续高产(表1)。以丹系、美系猪为例,丹系母猪单胎窝产仔数高,淘汰率也高,难以持续高产;美系母猪单胎生产性能有很大提升空间,持续高产也有待加强。高产母猪要实现高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因素就是营养。目前,对于高产母猪营养配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能量水平[1]、蛋白质水平[2]和氨基酸水平[3]。高能量的营养会降低母猪夏季采食量,不利于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因此,文章基于高产母猪的营养缺口,从原料消化率、养分转化率和添加剂的角度,阐述高产母猪营养新思路。

表1 高产母猪繁殖性能变化趋势

1 高产母猪面临的难题——营养缺口

母猪高产、高质、多乳,意味着需要高效的营养。随着当前高瘦肉率的育种导向,母猪的食欲呈下降趋势,而且夏季高温热应激、分娩应激及两餐饲喂使得母猪食欲难以保持。因此,母猪的营养缺口出现,越高产的母猪营养缺口越大。

丹系母猪窝产活仔数可以达到14~15头,这就需要更大的采食量维持母猪正常代谢和胎儿生长需要,一般9.0 kg/天(维持需要1.5 kg、泌乳需要0.5×15=7.5 kg)的采食量才能维持母体及仔猪的正常生长;美系母猪窝产活仔数较2009年提高了2.2头,达12.5头以上,且21日龄断奶均重提高0.5 kg,日均采食量也需要8.4 kg/天(维持需要1.5 kg、泌乳需要0.55×12.5=6.9 kg)。而当前,哺乳母猪日均采食量为6 kg/天的水平,夏季高温季节低于5.5 kg/天,因此单一通过提高采食量的途径增加母猪机体营养的摄入量很难;此外,越高产的母猪体损失越大[4],对能量、维生素及矿物元素的需求量越多(表2)。以能量为例,通过提高单位饲料的营养水平,玉米豆粕型日粮需要添加5%以上的油脂,而脂肪含量太高容易引起饲料的氧化酸败,不符合实际生产要求。因此,现有的母猪哺乳料无法满足高产母猪的营养缺口,不能满足丹系、美系母猪的营养需求。

2 营养缺口引发的系列问题

提高单位饲料的营养水平及哺乳期间采食量都难以满足母猪的营养缺口,母猪泌乳期间营养摄入量不能满足母体及仔猪的生长需要,母猪将大量动用自身营养储备用以维持仔猪乳汁的供应。这样就导致哺乳期间母猪体能过度消耗,体重损失严重,发情间隔延长甚至不发情,降低母猪怀孕前期排卵效率,影响后续的繁殖性能。研究发现,哺乳期间体重损失超过母体体重10%,一周发情率显著下降15%[5]。母猪机体组织代谢所提供的能量、矿物质、氨基酸及维生素转化成乳汁中的营养素比饲料直接转化的效率和平衡性要差,可能降低乳汁的营养免疫功效,甚至引发仔猪营养性腹泻[6],最终使母猪高产潜能被遏制,影响猪场生产效益。

3 应对措施——高产母猪套餐营养新思路

面对提高采食量有困难、提高单位饲料整体营养标准行不通、高产母猪对营养需求明显增加导致哺乳料营养缺口放大的难题,如何激发母猪高产潜能,实现母猪持续高产,需要从饲料营养、原料消化率、养分转化率、新型添加剂等营养体系出发,填补高产母猪的营养缺口,满足母猪高产的营养需求。

3.1 高营养

母猪高产意味着需要更多的营养(表2),而母猪营养的来源只有饲料,这就意味着饲料中要有足够的营养素来满足高产母猪的营养需求。但很多研究发现营养过剩对母猪机体的损害甚至超过营养不足,如夏季单位饲料能量过高会导致体增热增加,采食量降低[7];蛋白质水平过高降低氨基酸利用率,且易引起肠道细菌孳生,导致营养性腹泻;钙磷比过高(>1.7)会降低硒的利用率[8];赖氨酸/苏氨酸比过高(>2.0),会抑制赖氨酸的利用率[9]。因此,高产母猪的高营养是在高平衡的基础上高添加,如在高能量、高蛋白质水平下,平衡饲料中纤维水平、蛋白质、能量与氨基酸水平、电解质与酸碱水平可以增加各营养素间的协同作用,避免单一营养过剩引发的负面效果。

表2 高产母猪营养需求

3.2 高消化率

目前,市场上饲料原料养分消化率差异很大,如玉米赖氨酸平均消化率在70%~75%[10],豆粕消化率在86%~90%[11],小麦麸皮消化率在65%~75%[12],且质量参差不齐(如夏季米糠酸败、鱼粉质量不稳定等),导致市售哺乳母猪料养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元素等)的平均消化率一般在60%~85%,潜在营养不能被有效利用。通过对玉米、豆粕等原料进行烘焙、发酵前处理,乳汁合成的4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和蛋氨酸的消化率可提高5%~10%,原料养分消化率提高11%,相当于高产母猪日均采食量提高0.6 kg,间接提高营养的有效摄入量。辛小召[12]研究发现,使用液态发酵豆粕,粗蛋白、钙、磷含量分别提高了6.43%、11.85%和6.94%,养分消化率提高5%,仔猪断奶窝增重显著提高,与穆会杰[13]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发酵豆粕在促进母猪机体营养物质消化率方面效果明显。王潇等[14]研究发现,玉米经过高温膨化处理,淀粉消化率可提高4%~8%,母猪生产性能显著提高,泌乳量提高5%。杨一研究发现,日粮中添加20%膨化玉米可以提高初乳中的乳蛋白(Protein)和乳糖(Lactose)的含量,21日龄仔猪断奶重显著提高。

3.3 高转化率

仔猪的营养物质都来自母乳,饲料营养物质转化成乳汁的效率直接决定乳汁的质与量,如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及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在饲料中的比例不合适,将降低母猪奶水的产量;此外,如果饲料中的氨基酸不平衡,也会降低乳汁的质量,仔猪断奶重也显著降低。目前,市售哺乳饲料的乳汁转化率一般低于75%,若是能够将转化率再提高15%,相当于高产母猪日采食量提高1 kg。陈熠等[15]研究发现,在日粮赖氨酸水平为0.93%的情况下,最适的缬氨酸添加比例为1.03%,可得到最大断奶窝增重。董志岩等[9]研究发现,使用单体氨基酸平衡技术,在赖氨酸水平0.95%时可使能繁母猪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通过在饲料中平衡必需氨基酸及维生素,使用易消化吸收的原料、氨基酸螯合物,提供乳腺发育需要的能量,营养转化率可提高10%以上,从养分转化率的层面实现高产母猪的营养需求。

3.4 添加剂

高产母猪繁殖性状与生产性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有的饲料添加剂难以满足母猪高产的需求,如不再局限于赖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及蛋氨酸4种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及精氨酸在母猪高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6],能够促进高产母猪乳腺发育;缺乏支链氨基酸(尤其是缬氨酸)会降低赖氨酸的利用率,缺乏精氨酸可能导致仔猪在子宫内发育迟缓,还会降低仔猪的均匀度及免疫能力。母猪高产意味着更大的母体及孕体重量,需要更强壮的肢蹄支撑,锌、锰及铜(氨基酸螯合物)能够促进母猪蹄甲及骨细胞的增生,减少肢蹄病发生概率,降低母猪淘汰率,增加母猪的使用年限。

4 小结

母猪的高产意味着更大的机体代谢、应激及损耗压力,如何实现能繁母猪的高产与高健康度也是需要考虑的关键环节。因此母猪高产就需要更多的功能营养素,用以补充机体高消耗引起的损失,通过日粮中高营养添加、高度平衡各种营养成分、强化饲料消化率、提高养分转化率、使用高性能添加剂的新思路,可解决高产母猪营养缺口。

[1]于震,刘春雪,吴小娟.提高日粮能量、赖氨酸及蛋白质水平对高产哺乳母猪和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J].中国饲料,2016(19):16-18.

[2]张金枝,卢伟,徐来仁,等.饲粮粗蛋白与赖氨酸水平对高产泌乳母猪繁育性能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报,2000,12(5):277-280.

[3]杜敏清,吴德,方正峰,等.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乳汁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0,22(4):863-869.

[4]Mahan DC,Peters JC.Long-term effects of dietary organic and inorganic selenium sources and levels on reproducing sows and their progeny[J].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2004,82(5):1343-1358.

[5]赵子榆.哺乳母猪体重损失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5.

[6]柏丽华.提高母猪产奶量和减少体重损失的饲喂策略[J].今日养猪业,2012(5):45-47.

[7]韩建军,姜海涛.母猪乏情的原因分析 [J].中国猪业,2011(6):17.

[8]Goihl John.程诚,译.钙磷水平对猪利用硒的影响[J].国外畜牧科技,1986(4):31-32.

[9]董志岩,刘亚轩,刘景,等.饲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 [J].动物营养学报,2014,26(3):605-613.

[10]邓奕妮,董冰,张丽英,等.测定不同果皮、胚乳、胚芽含量人工玉米建立生长猪玉米氨基酸消化率预测方程[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3):39-45.

[11]刘正群,刘静波,陈亮,等.基础饲粮类型对生长猪豆粕回肠氨基酸消化率评定的影响 [J].畜牧兽医学报,2017,48(2):280-288.

[12]吴世林,蒋宗勇,林映才,等.用回-直肠吻合法测定我国常用5种猪饲料氨基酸消化率研究[J].养猪,1999(1):13-14.

[13]穆会杰.湿态发酵豆粕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5.

[14]王潇.膨化玉米与外源淀粉酶对断奶仔猪淀粉代谢的影响机理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5.

[15]陈熠,彭艺,贺建华,等.日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及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J].动物营养学报,2009,21(5):727-733.

[16]左晓红,任慧波,吴买生,等.日粮不同蛋白水平对大巴沙杂交猪肉品质的影响[J].中国猪业,2015(s2):181-186.

猜你喜欢
赖氨酸消化率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单螺杆挤压膨化工艺优化对豆粕中赖氨酸损耗研究
日粮钙水平对哺乳期云南半细毛羊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
如何提高高粱中蛋白质的消化率(2020.8.20 生物帮)
仔猪断奶前阉割好处多
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宝妈给孩子断奶“心如刀割”该怎样断奶才更好呢
能让孩子长高、变聪明的黄金助长素,有必要买吗?
强化赖氨酸面粉减少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