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的分析及研究

2018-06-07 07:57黄伟
医药前沿 2018年17期
关键词:账实西药房差错

黄伟

(德阳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四川 德阳 618000)

目前,我国医疗体制在不断的改革,使得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对于自我维权意识的加强,使得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呈升高的趋势。医疗部门对患者接待的重要部门之一为门诊西药房,门诊西药房直接与患者接触,其管理水平与社会经济效益以及药品的安全性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可以反映医疗部门的整个服务情况[1-2]。因此,加强门诊西药房的管理,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对门诊西药房药品的管理质量以及发放差错情况进行观察分析,以此促进门诊西药房药物发放以及药品管理能力的提高,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改善,具体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以2013年1月—2014年1月实施常规管理的门诊西药房作为对照组,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实施数字化管理的门诊西药房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共计药品发放2365例,实验组共计药品方法2501例。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药品管理以及药品发放,由医务人员进行配药、划价以及销账,并以人工的方式进行药品的发放。

实验组:实施数字化管理,积极对局域网系统进行构建,医生通过计算机对药品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为患者进行电子处方的开具,电子处方开具后,医生进行核对和确认,计算机自动对药品划价以及结合进行计算,患者在缴费后,电子处方会通过局域网向门诊西药房的计算机上传输,前台根据计算机中的具体信息,对患者的处方进行打印,之后将处方交给后台药师,后台药师进行配药和审药,完成后,将药物和处方交给前台药师,再次对配药情况进行核对,在确认无误后,发放药品给患者。计算机系统对药品库存情况进行管理,在药品发放后,计算机系统自动对药品的库存量进行调整。西药房的药品出入情况,均通过计算机系统保存,药师可通过计算机数据快速对药品库存情况进行查询和管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药品发放差错的发生原因进行观察分析,同时对比两组账实相符率、药品报损率、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的差异性。

1.4 数据处理

数据通过SPSS 21.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其中账实相符率、药品报损率等计数资料通过卡方检验,而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等计量资料以t检验。若P<0.05,则为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账实相符、药品报损情况对比

实验组门诊西药房药品报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账实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两组账实相符、药品报损情况对比[n(%)]

2.2 两组药品发放差错的发生原因对比

药品摆放不良、药师疏忽、单人药物配发是导致门诊西药房药品发放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两组摆放不良、药师疏忽、单人药物配发在药品差错发生原因中的占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两组药品发放差错的发生原因对比[n(%)]

2.3 两组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的差异性

实验组门诊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3 两组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对比(±s)

表3 两组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对比(±s)

药品盘点时间(d)实验组 2501 20.23±8.56 1.40±0.51对照组 2365 34.70±6.22 3.27±1.70 t值 / 67.1378 52.5666 P值 / 0.0001 0.0001组别 例数(n) 取药等候时间(min)

3.讨论

门诊西药房主要是对医疗部门门诊相关科室配药和发放药品的场所,其在医疗部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若门诊西药房存在管理不良的情况,则会导致出现药品发放差错的情况,从而对医疗服务的质量产生影响[3]。本文研究显示,实施数字化管理的实验组门诊西药房,其药品报损率明显低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其账实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药品摆放不良、药师疏忽、单人药物配发是导致门诊西药房药品发放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实验组门诊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品盘点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数字化管理在门诊西药房中应用,可以有效对药品发放差错的几率进行控制,提高账实符合率,且可以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以及药品的盘点时间。

门诊西药房,其具有咨询服务型、终端性、随机性、规律性等多项功能,只有在门诊西药房中实施规范化、科学性的管理,才可促进药房工作更好的开展。因此,应加强门诊西药房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合理将相关的制度在门诊西药房的实际工作中应用,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发现难以符合实情、不科学的管理制度,则应积极进行改善,对制度的权威性以及灵活性进行确保。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使得其均可充分对制度的内容进行了解,及时发现不科学的制度[4]。在验收西药药品时,应加强质量的把控,多人进行核对,从而对药品的有效性进行保证,与药品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正确对药品进行摆放,若药品包装较为相似,则应进行分开摆放[5]。对药品的有效性进行保证,严格对药品储存的温度、湿度、光线等进行控制,定时对门诊西药房的工作进行检查,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记录,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发放药品时,药师应加强与医生的交流,确保药物使用的合理化和科学化,从而对患者的用药安全性进行确保。门诊西药房的接待人员,应详细对患者的药物禁忌情况进行了解,告知其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用药疗程、用药中的向注意事项以及储存方法,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告知其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以及相关的处理措施。药师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制度对药品发放,对药品发放差错的发生进行控制[6]。

西药调配能够判断药品是否可以符合患者的疾病情况,若存在疑虑,应由医生签字确认后进行调配,在实施调配时,应仔细对处方的备注进行查看,对药品的使用剂量进行确定,减少差错的出现。对于需要分袋装的药物,应在分袋装上标明患者的姓名、年龄、床号、性别等,确保药物的准确发放[7]。

门诊西药房的工作人员,应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以及责任心,定时组织门诊西药房工作进行进行西药知识的学习,并适当的考核,以此促进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水平的提高。加强门诊西药房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充分意识到出现药品发放差错的严重性,以此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8]。同时,门诊西药房工作人员应加强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若发现患者存在用药相关的错误意识,应及时进行纠正,使得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门诊西药房在医疗部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其有效的管理十分必要,药品摆放不良、药师疏忽、单人药物配发是导致门诊西药房药品发放差错发生的主要原因,而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则可更好对药品发放差错进行纠正,改善账实相符情况,将门诊西药房的工作效率提高。

[1]詹观明.探讨加强西药药房管理以及减少药患纠纷的策略[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6,29(4):627-629,630.

[2]程芳.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4(3):27,26.

[3]PATRICIA M. DANZON.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 Are Reporting Requirements Pro-or Anticompeti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economics of business,2015,22(2):245-261.

[4]施湘萍.门诊西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差错的调查分析[J].医药前沿,2017,7(12):377-378.

[5]罗红梅.PDCA 循环对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7):157-158.

[6]Cufar, Andreja,Mrhar, Ales,Robnik-Sikonja, Marko et al.Assessment of survey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ospital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J].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2015,64(2):147-158.

[7]邹燕.西药房调剂差错处方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4):566-568.

[8]周文玲,温绍斌.探讨PDCA循环在减少门诊西药房药品差错的效果[J].北方药学,2017,14(3):177-178.

猜你喜欢
账实西药房差错
加强西药房管理对药学服务质量的影响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科学化管理在医院西药房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村庄货币资金盘点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PDCA循环在医院固定资产账实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提升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实践分析
高校规避账实不符仪器设备资产的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