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碳及亚甲蓝淋巴示踪剂对甲状腺癌手术中淋巴结清扫和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

2018-06-07 07:58王剑
医药前沿 2018年17期
关键词:亚甲蓝示踪剂纳米

王剑

(湖北省仙桃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湖北 仙桃 433000)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逐年增长,居于各类癌症的前列。甲状腺手术是该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甲状腺旁腺结构较小且距甲状腺较近,术中可能会发生误切,术后患者可能会引发甲状腺旁腺功能障碍,影响机体的钙磷代谢反应,易于产生低血钙症[1],损害患者的术后康复和正常生活。而既往研究发现淋巴示踪剂能将甲状腺与淋巴结组织染色[2],以此区分两种结构。因此,本文随机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共有135例,分析应用纳米碳和亚甲蓝示踪剂对临床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的保护作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1月择期行甲状腺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共有135例,纳入标准为,(1)确诊属于乳头状癌,且无淋巴结转移;(2)既往无甲状腺手术史;(3)患者或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45例。男49例,女86例;平均年龄(48.19±9.73)岁;肿瘤直径为(1.15±0.28)cm。各组的基本情况都没有统计学的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各组患者都给予全身麻醉,调整体位后选取适当位置行切口,分离结缔组织并游离皮瓣结构,将甲状腺结构完全显露出。A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超声定位并在3个位点分别回抽待无回血可注入示踪剂亚甲蓝,各位点体积为0.1mL,并进行按压,注药10min后可开始手术。B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超声定位并在3个位点分别回抽待无回血可注入示踪剂纳米碳,各位点体积为0.1mL,并进行按压,注药10min后可开始手术。C组患者不给予示踪剂,直接实施手术。各组患者在术中都实施中央区淋巴清扫与切除全部甲状腺组织,全部患者的手术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医师执行。

1.3 观察指标

比较各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以及低血钙症比例,检测患者切除组织的病理切片状况,评估甲状旁腺的误切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用SPSS 22.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比较采用t检验,3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实施χ2检验,P<0.05说明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各组在手术前后的甲状旁腺素值

术前各组的甲状旁腺素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各组甲状旁腺素值均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A组和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比C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比C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各组在手术前后的甲状旁腺素值

2.2 各组的甲状旁腺误切率和低血钙症状况

A组和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和低血钙症比例均比C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比A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低血钙症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各组的甲状旁腺误切率和低血钙症

3.讨论

淋巴示踪法是借助于特殊的试剂对目标组织染色,周边其他组织不能染色,从而进行组织区分的方法[3],其常用于手术中。既往文献研究发现,纳米碳与亚甲蓝均能作为示踪剂,且对机体的损害程度偏低[4]。在本研究的结果中,术后,A组和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比C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和低血钙症比例均比C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素值比C组的明显增加,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甲状旁腺误切率比A组的明显降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的低血钙症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淋巴示踪剂纳米碳和亚甲蓝均能保护甲状旁腺组织,前者的保护作用更强,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在陈杰等[5]的研究中发现纳米碳的结构稳定性更高,其示踪后的染色持续时间更长,这与本研究相符。纳米碳的结构易于进入淋巴管,从而保证染色结果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使得甲状腺全切手术中医师能清晰地辨别甲状旁腺。

综上所述,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淋巴示踪剂纳米碳和亚甲蓝均能保护甲状旁腺组织,前者的保护作用更强,能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1]李密云.甲状腺手术类型对术后甲状旁腺机能的影响及补钙对术后低血钙症的效果[J].中国急救医学,2016,(z1):203-204.

[2]翟新法,龚建军,刘江文.纳米碳淋巴示踪剂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新疆医学,2017,(2):202-204.

[3]刘媛,陆云飞.腋窝逆向淋巴示踪的临床实践及争议[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7,(6):365-368.

[4]孔之华,黄义方,李娟娟,等.两种不同示踪剂在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及对照评价[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51-53.

[5]陈杰,周晓红,葛家华,等.纳米碳与亚甲蓝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前哨淋巴结识别价值的对比研究[C].//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重庆市肿瘤医院,2014:130-130.

猜你喜欢
亚甲蓝示踪剂纳米
纳米潜艇
分层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河南油田稠油水驱油藏的研究与应用
肛门疾病术后局部注射亚甲蓝对术后患者排便功能的影
南海东部深水油田水平井产出剖面 示踪剂监测技术及应用
亚甲蓝对人工砂亚甲蓝MB值测定的影响
井间示踪剂监测在复杂断块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亚甲蓝可加强大脑记忆
纳米SiO2的制备与表征
溴化钾型示踪剂检测的改进方法
超细YF3与GdF3纳米晶的合成及其上转换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