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分析

2018-06-07 07:58陈江琳
医药前沿 2018年17期
关键词:心肌梗死状态护理人员

陈江琳

(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人民医院 新疆 喀什 844200)

心肌梗死疾病发生率近年来呈现出显著增加,疾病症状主要集中于发热、胸骨后疼痛以及头痛几方面,更为严重会呈现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与心源性休克等系列症状。在研究治疗措施的同时,确定有效方法加以辅助配合,以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意义显著[1]。本次研究将探讨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的可行性,以此将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加以改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8年01月收治的60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分布范围为70岁~89岁,平均年龄为(79.13±3.55)岁;患者心肌梗死位置为:属于广泛前壁、下壁以及高侧壁患者例数分别为8例、19例以及3例;观察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分布范围为71岁~91岁,平均年龄为(79.15±3.56)岁;患者心肌梗死位置为:属于广泛前壁、下壁以及高侧壁患者例数分别为7例、21例以及2例;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以及家属均同意签署;观察对比两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性别与年龄,呈现出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对于对照组,依据医嘱,对患者用药加以指导,对患者的心理诉求以及情绪诉求加以关注,就心肌梗死相关知识加以讲解;对于观察组:

1.2.1 对患者展开环境护理 护理人员每日需要做好患者病房通风工作,对房内温度以及湿度适宜加以保持,对房内灯光等系列设备进行调节,以对患者就医的舒适化以及精神状态的最佳化做出保证。

1.2.2 对患者展开心理护理 因为心肌梗死疾病的影响,患者伴有系列并发症的概率较高,从而患者内心会产生恐惧感。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在对老年患者实际情况了解状态下完成心理辅导工作,最终通过对其内心诉求加以倾听后,于患者消极情绪排解、疾病治疗态度端正以及治疗依从性提高方面获得明显效果[2]。

1.2.3 对患者展开健康护理 护理人员在对老年患者基本资料以及行动能力加以了解前提下,合理完成运动项目选择,例如慢走、太极拳以及早操等,之后安排家属进行监督完成具体运动。期间需要就患者系列生命体征变化加以关注,以对患者的恢复情况时刻了解[3]。

表2 两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对比(分,±s)

表2 两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对比(分,±s)

组别 n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情绪功能 认知功能 总体健康观察组 30 73.36±11.33 76.36±12.42 74.22±13.13 79.26±12.65 72.75±13.53对照组 30 57.25±14.22 58.37±10.25 59.33±11.43 59.69±10.23 55.16±12.29 t 4.8531 6.1189 4.6849 6.5886 5.2709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2.4 对患者展开饮食护理 对患者每日热量摄入量加以控制,将高脂肪、刺激性以及高胆固醇食物进食量合理减少,饮食在确定清淡为主的前提下,将富含维生素食物摄入量增加,以对肠胃蠕动吸收进行显著促进。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所有心肌梗死患者护理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组间对比以(±s)形式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心理状态对比

同对照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展开对比,观察组评分结果获得明显降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临床对比(分,±s)

表1 两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临床对比(分,±s)

组别 n SAS SDS观察组 30 40.41±5.49 41.93±5.29对照组 30 49.33±4.45 52.25±4.72 t 6.9133 7.9729 P 0.0000 0.0000

2.2 生活质量对比

同对照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展开对比,观察组评分结果获得明显提升(P<0.05),见表2。

3.讨论

对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在进行人性化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生活需求可以给予充分尊重,对于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可以做出充分保证。此外针对老年患者就医环境的舒适可以充分维护,从而避免环境因素针对患者造成严重刺激,对于住院环境的早期熟悉做出保证。此外通过对患者给予健康护理,选择针对性锻炼项目对老年患者加以干预,对于患者机体功能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选择人性化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提升可以显著促进,从而促进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好转。

[1]邵燕.协同护理模式对改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疾病感知的干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8):28-30,36.

[2]何翠竹,梁欣,苏斐等.延续护理对提高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遵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7):1097-1099.

[3]沈琦.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322-2324.

猜你喜欢
心肌梗死状态护理人员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状态联想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
护理人员心理健康探析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