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38家医疗机构护理结构指标数据采集准确性分析

2018-06-07 07:59广西省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广西南宁530022
医药前沿 2018年17期
关键词:夜班南宁市护患

(广西省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 广西 南宁 530022)

周红梅 蒋芝英(通讯作者)

2016年7 月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正式使用,南宁市质控中心辖区内两家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试点单位,每季度通过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报送指标数据。我院作为南宁市护理质控中心的挂靠单位,同时负责收集辖区内38家医院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统计分析工作,运用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实时关注辖区内医院的报送数据并进行分析比较,充分利用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进行科学管理。我们发现辖区内医院有些数据采集存在偏差情况,有部分结构指标统计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通过查找原因改进数据采集方法后,收集到的数据更加精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南宁市38家医院2016—2017年每季度上报的12项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以及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指标分析栏内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全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统计图。

1.2 方法

汇总2016年第三、四季度南宁市38家医院上报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后,登录国家护理质量数据平台,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全国的数据作对比,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精准数据收集,再次比对2017年第一、二季度相关的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

2.结果

见表1。

3.讨论

3.1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十分重要

应用“敏感性指标”进行质量管理,是希望用少量有代表性的指标正确反映护理质量的概况[1]。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对评价护理质量优劣具有重要的意义,实施敏感指标管理在出现质量问题时可朔源,以便改进[2]。虽然指标本身具有科学性和敏感性,但如果采集到的指标的数据不真实,指标就不能真正发挥指引作用[3]。目前南宁市大部分医院是通过手工统计方法完成指标相关数据的收集,只有少部分医院可以通过医院信息系统采集。不管是以哪种方法收集,对指标相关的变量理解要透彻,在采集数据时必须认真细致,反复比对,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另外,个别指标涉及的变量比较简单,但统计分析结果却与实际相差较大。如表1显示:2016年全国第三季度的床护比值是1∶0.369,明显低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而第四季度床护比全国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南宁市相差不大,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国的第三季度床护比发生较大的变化?如果变量填报没有错误,是床位数增加?还是护士离职增多?或者是统计处理出现错误?所有这些都应引起平台数据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3.2 护患比值偏离现状,与数据采集、统计方法密切相关

表1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第三、四季度的护患比分别是1∶5.883、1∶6.987;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护患比分别是1∶4.264、1∶9.106;南宁市是 1∶13.951、1∶14.698;全国白班护患比分别是 1∶4.020、1∶4.768;夜班护患比分别是 1∶9.774、1∶11.371;广西壮族自治区白班护患比是1∶2.809、1∶6.285;夜班护患比分别是 1∶7.337、1∶15.085;南宁市白班护患比是 1∶10.120、1∶10.657;夜班护患比是 1∶19.944、1∶21.174。从数据看,全国的护理人力资源比较充足。全国平均每个护士照护5.883~6.987例患者,白班平均每个护士照护4.020~4.768例患者,夜班平均每个护士照护9.774~11.371例患者,这明显与多数医院的实际情况不相符。而南宁市平均每个护士照护13.951~14.698例患者,明显高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均值。最常用平均每天护患比计算公式=1:同期每天各班次患者数之和/统计周期内每天各班次责任护士数之和[4],涉及的变量主要有白班收治患者数和夜班收治患者数以及白班责任护士数和夜班责任护士数。我院先从自身查找原因,并组织召开专项研讨会、加强培训,结果发现护患比值偏高的原因是大部分医院统计相关变量时理解不一致。例如:有的医院在统计“收治病人数”仅包括新入院病人数,有的医院统计时虽然包括在院病人总数与新转入病人数之和,但也只包含白班和夜班的收治病人总数。统计“收治病人总数”时需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各家医院所有科室对白班时长及夜班时长界定必须统一。例如:某家医院的白班时长是10小时,则夜班时长是14小时,如果白班时长是9小时,则夜班时长是15小时。二是“收治患者总人数”包含白班或夜班接班时在院患者总数与新入院及转入病人数之和。例如,某病区白班接班时在院患者30例,到该班次结束,新入院2人、转入1人,转出3例,则该“白班收治患者数”=(30+2+1)×(白班时长÷8),依次类推计算出“夜班收治患者数”。同理,在统计责任护士数时,关键点是1名责任护士工作时间应按8小时统计。例如某科室白班2名责任护士上班时间:08∶00~ 18∶00;2名责任护士上班时间:08∶00~ 12∶00;14∶30~17∶30,1名责任护士上班时间:09∶00~17∶00,则当天白班责任护士数为[(10+4+3)×2+8]÷8=5.25,两头班的护士不计算在内,依次类推计算出统计周期内白班及夜班责任护士。2016年第三、四季度,南宁市大部分医院责任护士数未按8小时折算,导致责任护士减少,故结果显示护患比偏高。通过改进数据采集方法后,2017年第一、二季度南宁市护患比接近实际。

表1 2016年第三、四季度及2017年第一、二季度指标情况

3.3 数据采集是否准确,可通过关联指标进行分析推定

表1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第三季度的床护比为1∶0.369,反映人力资源缺乏,按理护患比值应变大,每位患者得到的平均护理时数应减少,除夜班护患比值有稍有增大外,平均护患比值和白班护患比值却有减少,且每位患者平均24小时护理时数高于第四季度。横向对比看出,全国第三季度的每位病人平均护理时数24小时,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南宁市的比值。从南宁市的数据来看,2016年第三、四季度护患比高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比值,而护理时数与全国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基本一致,这些数据都偏离正常。

4.小结

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数据采集需要通过多层面、多部门参与收集,建议应通过信息系统采集准确数据,可以运用Excel表格设置收集过程,尽可能结构化处理需收集的变量,减少主观判断。准确的数据可以科学反映实际的工作质量。在起步阶段南宁市大部分医院的结构指标数据采集并不理想,但通过利用护理质量平台统计结果分析比对后,改进数据采集方法,有效提高了数据质量,使南宁市的敏感质量指标更贴近实际,为管理者正确决策提供了科学参考依据,使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真正发挥应有的指引作用。

[1]简伟研,周宇奇,吴志军,等.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7):865-869.

[2]杨玉茹.护理敏感指标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四川医学,2017,38(05):597-598.

[3]张庆玲,罗霞,黄萍,等.基于护理质量数据平台统计结果的护理结构指标数据准确性分析[J].护理研究,2017,31(27):3483-3485.

[4]幺莉,冯志仙,朱宗蓝.护理敏感质量指标使用手册(20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8.

猜你喜欢
夜班南宁市护患
一不小心就……
上夜班 升血压
Sam’s Family
关 公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夜班交心的好闺密
夜班女生怎么保养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