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香橙果酒调配工艺研究

2018-06-08 00:51
中国酿造 2018年5期
关键词:香橙果酒白砂糖

付 勋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 农林科技系,重庆 404155)

玫瑰香橙源自于塔罗科血橙,果实具有果大、质优、晚熟、易栽培、抗病强等特点,外观及果肉均具有玫瑰色彩并带玫瑰香味,含有一定量的类黄酮苷、β-胡萝卜素、花青素苷等,具有较好的营养与保健作用[1-3]。

对柑橘果酒生产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柑橘脱苦、酿酒酵母筛选、发酵工艺优化、澄清工艺优化等方面[4-8],而果酒的调配是果酒生产工艺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每种类型的果酒都应具有相应的酸度、甜度、酒精度、色度及典型性等,需要进行适度调配。包怡红等[9]以蓝靛果为原料,通过添加白砂糖、柠檬酸、食用酒精等,调配出的果酒酸甜适口,清澈透明,颜色为宝石红,具有蓝靛果特有风味;任文彬等[10]以紫苏和青梅为原料,将浸泡的青梅酒基与紫苏红色素提取液进行调配,分别对浸提液与基酒比值、加糖浓度、pH值等因素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佳调配工艺。

玫瑰香橙经发酵成干型果酒后,果酒呈淡血红色,具有柑橘果酒的典型性,但果酒略带苦涩味,果实自带的玫瑰花香经发酵后损失较多[11-12]。本研究以玫瑰香橙干型果酒为酒基,通过添加白砂糖、柠檬酸以调整果酒的酸甜度及苦涩感,再适度添加玫瑰香橙澄清果汁,使果酒具有独特的玫瑰果香,以调配出口感舒适、富具营养的果酒新品,以期为产品的产业化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玫瑰香橙:市售;果胶酶(酶活力30 000 U/g)、柠檬酸、白砂糖(均为食品级)、乙醇(体积分数95%)、碳酸氢钠、盐酸、硫酸铜、氢氧化钠、盐酸、葡萄糖、次甲基蓝、酒石酸钾钠等(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果酒专用酵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JYZ-E6T榨汁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CP214电子天平:奥豪斯仪器(上海)有限公司;雷磁PUS-3C pH计: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2WAJ阿贝折光仪:上海光学仪器厂;B-220恒温水浴锅: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GNP-9160BS-Ⅲ隔水式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圣科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玫瑰香橙果汁制备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选取新鲜、无病变、霉腐的玫瑰香橙,清洗、去皮,用榨汁机捣碎,在果汁中添加0.09 g/L果胶酶,调果汁pH值至3.9,于31℃酶解120 min,用快速过滤得到澄清果汁[13-17]。

1.3.2 玫瑰香橙干型果酒发酵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在澄清后的玫瑰香橙果汁中,接种0.12 g/L酵母,初始发酵糖度调至19.0%,SO2添加量为100 mg/L,果汁pH值为4.0,20℃条件下发酵7 d,过滤、陈酿、澄清得到玫瑰香橙干型果酒[13-17]。

1.3.3 单因素试验设计

每次分别取玫瑰香橙干型果酒300 mL,控制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分别考察白砂糖添加量(30g/L、40g/L、50g/L、60 g/L、70 g/L)、柠檬酸添加量(0.25 g/L、0.50 g/L、0.75 g/L、1.00 g/L、1.25 g/L)、澄清果汁添加量(2 mL/100 mL、3 mL/100 mL、4 mL/100 mL、5 mL/100 mL、6 mL/100 mL)对果酒感官评分的影响。

1.3.4 正交试验设计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白砂糖添加量(A)、柠檬酸添加量(B)、澄清果汁添加量(C)为影响因素,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确定玫瑰香橙果酒最佳调配工艺条件,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见表1。

表1 玫瑰香橙果酒调配工艺优化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for blending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of rose-flavor orange wine

1.3.5 玫瑰香橙果酒感官品评方法

挑选品评经验丰富的8名品评人员,依据评分标准,分别从果酒的外观、色泽、香气及滋味4个指标品评后进行打分[18-21],每个样品品评得分取8名品评员打分平均值,满分为100分,玫瑰香橙果酒感官评分标准见表2。

表2 玫瑰香橙果酒感官评分标准Table 2 Sensory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rose-flavor orange wine

续表

1.3.6 玫瑰香橙果酒指标检测方法

酒精度、总酸和总糖:分别参照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中的酒精计法、指示剂法和直接滴定法进行测定;细菌总数参照GB 4789.2—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进行测定;大肠菌群参照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中大肠菌群MPN计数法进行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

2.1.1 白砂糖添加量对玫瑰香橙果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考察白砂糖添加量对玫瑰香橙果酒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见图1。

图1 白砂糖添加量对玫瑰香橙果酒感官品质的影响Fig.1 Effect of white granulated sugar addition on the sensory quality of rose-flavor orange wine

在玫瑰香橙干型果酒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白砂糖,果酒均为澄清透明,无沉淀,呈淡血红色,有明显柑橘果香,酒香柔和,不刺激,但果酒的滋味差异明显。由图1可知,当白砂糖添加量为30 g/L时,果酒苦涩味明显,酸甜度不当,苦涩味后味长,口感一般,感官评分为68.5分,随着白砂糖添加量的增加,由于掩盖作用,苦涩味明显减轻。当白砂糖添加量为60 g/L时,果酒苦涩味不明显,且后味不长,口感较好,感官评分达到85.6分,但随着白砂糖含量进一步增加,由于甜度过于突出,影响果酒感官整体品质,感官评分逐渐降低。因此,选择白砂糖添加量60 g/L为单因素试验最佳条件。

2.1.2 柠檬酸添加量对玫瑰香橙果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考察不同柠檬酸添加量对玫瑰香橙果酒感官评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2。

图2 柠檬酸添加量对玫瑰香橙果酒感官品质的影响Fig.2 Effect of citric acid addition on the sensory quality of rose-flavor orange wine

在玫瑰香橙果酒中添加不同含量的柠檬酸,果酒在外观、色泽及香味上同样均为发生变化,均保持原有澄清透明,色泽淡血红色,具有柑橘果香,酒香的特性。由图2可知,玫瑰香橙果酒滋味变化明显,当柠檬酸添加量为0.50 g/L时,酸甜度适宜,略有苦涩味,口感好,感官评分达到87.2分。随着柠檬酸含量进一步增加,果酒的苦味逐步增强,酸味也过于突出,主要是由于酸味和苦味具有相互增强的作用。因此,选择柠檬酸添加量0.50 g/L为单因素试验最佳条件。

2.1.3 澄清果汁添加量对玫瑰香橙果酒感官品质的影响

考察不同澄清果汁添加量对玫瑰香橙果酒感官评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3。

图3 澄清果汁添加量对玫瑰香橙果酒感官品质的影响Fig.3 Effect of clarified fruit juice addition on the sensory quality of rose-flavor orange wine

在玫瑰香橙果酒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玫瑰香橙澄清果汁,果酒的外观、色泽均为发生变化。但果酒的香味及滋味变化明显,发酵后的玫瑰香橙干型果酒具有明显的柑橘果酒,但果实带有的天然玫瑰花香不明显,通过添加玫瑰香橙澄清果汁后,果酒玫瑰花香逐步增强。由图3可知,当玫瑰香橙澄清果汁添加量达到4mL/100mL时,果酒玫瑰花香明显,且酸甜度适宜,有轻微苦味,口感较好,感官评分达到89.6分。当玫瑰香橙澄清果汁进一步增加时,果酒中苦味反而逐步增强,感官评分下降,主要原因是果汁中含量的柠檬苦素等苦味物质增加了果酒的苦味。因此,选择玫瑰香橙澄清果汁添加量4mL/100mL为单因素试验最佳条件。

2.2 正交试验优化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对影响玫瑰香橙果酒品质的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及果汁添加量进一步优化,采用L9(33)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3,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

表3 玫瑰香橙果酒调配工艺优化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Table 3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blending technology of rose-flavor orange wine

表4 正交试验结果方差分析Table 4 Variance analysi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results

由表3可知,影响果酒品质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白砂糖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澄清果汁添加量,最优方案为A2B2C3,即在发酵后的玫瑰香橙果酒中添加白砂糖6%,柠檬酸0.5 g/L,澄清果汁4.5 mL/100 mL。在此工艺条件下,所调配的果酒感官评分为90.4分,该工艺条件较合理。由表4方差分析可知,白砂糖添加量对果酒感官评价影响显著P<0.05),其次是柠檬酸添加量,最后是玫瑰香橙果汁添加量。

2.3 产品检测分析

2.3.1 果酒感官品质

按照优化工艺条件对果酒进行调配,调配的成品果酒外观澄清透明,无沉淀、无悬浮物;色泽呈淡血红色;有明显柑橘果香,略带玫瑰花香,酒香柔和,不刺激;酸甜度适宜,略有苦涩味,果汁味较好,口感好。感官评分为90.4分,较优化前有所提高。

2.3.2 果酒理化指标测定

成品果酒精度为10.2%vol,总酸为6.6 g/L,总糖为60.2 g/L,均符合NY/T 1508—2017《绿色食品果酒》中的标准,属甜型果酒。

2.3.3 果酒微生物指标测定

成品果酒的菌落总数8CFU/mL,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均未检出,均符合NY/T 1508—2017《绿色食品果酒》标准。

3 结论

本研究采用发酵干型玫瑰香橙果酒作为酒基,在果酒中添加白砂糖、柠檬酸及澄清果汁。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甜型果香型的果酒调配工艺条件:白砂糖添加量60g/L,柠檬酸添加量0.50g/L,澄清果汁添加量4.5mL/100mL,果酒感官评分达到90.4分;对调配后果酒的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进行检测,果酒酒精度为10.2%vol,总酸为6.6g/L,总糖为60.2 g/L,果酒的菌落总数8 CFU/mL,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均未检出。

采用玫瑰香橙为原料,发酵制成的玫瑰香橙果酒,通过调配,果酒保留了玫瑰香橙天然的血红色及果香,果酒口感、风味较好,为果酒的推广奠定基础。

[1]隆昌忆.三峡库区玫瑰香橙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业信息,2016(14):154-155.

[2]沈兆敏.重庆打造最大晚熟柑橘基地之我见[J].浙江柑橘,2012(1):2-4.

[3]付 勋,谭鹏昊.果胶酶对玫瑰香橙果汁澄清效果的影响[J].中国酿造,2016,35(1):125-128.

[4]RIBEIR M H L,DIRCE S,CYNTHIA E,et a1.Response surface modelling of the consumption of bitter compounds from orange juice by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J].J Mol Cataly B:Enzym,2003(21):81-88.

[5]张 晨,刘志伟.柑桔类果汁的脱苦[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0,3(1):26-28.

[6]乔海鸥,丁小雯,张庆祝.柑桔类果汁的脱苦技术[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3,21(5):27-31.

[7]刘国库,丁亚光,等.柑橘果酒酵母菌发酵特性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4,50(1):81-84.

[8]张 超,王玉霞.柑橘果酒的加丁现状及存在问题[J].西南园艺,2005,33(5):106-109.

[9]包怡红,王恩福,应华章.蓝靛果果酒调配工艺的研究[J].酿酒,2007,34(1):92-94.

[10]任文彬,白卫东,黄桂颖.紫苏青梅配制果酒的研究[J].酿酒科技,2009(10):80-81.

[11]徐国良,秦 云.浓缩橙汁脱苦技术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2):300-303.

[12]王松林,彭 荣.类柠檬苦素生物转化与脱苦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5,36(9):279-283.

[13]颜雪辉,吕 梅,史路路,等.柑橘酒酿造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3,32(11):103-106.

[14]何 平.柑橘酒酿造工艺研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07.

[15]齐 颖.蜂蜜柑橘酒发酵技术的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16]VERSTEEG C,ROMBOUTS F M,SPAANSEN C H.Thermostability and orange juice cloud destabilizing properties of multiple pectinesterases from orange[J].J Food Sci,1980,45(4):969-971.

[17]付 勋,谭鹏昊.玫瑰香橙果酒主发酵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6,35(8):181-184.

[18]江明珠,颜 辉,闻 燕.草莓金樱子复合果酒的发酵工艺研究[J].中国酿造,2011,30(12):180-192.

[19]匡 明,郑宏岩,王 颖.乌饭子果酒的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4,35(4):62-65.

[20]李潇卓,刘长江.软枣猕猴桃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4,35(3):207-215.

[21]娄静文,童军茂.杏子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J].中国酿造,2015,34(2):92-95.

猜你喜欢
香橙果酒白砂糖
第一届中国果酒大奖赛正式启动
好难吃的“糖”
如何种植新品种长叶香橙
日式时尚吐司
雪花蜡烛杯
有趣的橙皮小船
果酒年消费量正以15%的速度递增
柑橘果酒酿制工艺研究进展
糖玻璃,用完之后就吃掉
香橙的特征香气、营养成分及其保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