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公司教学方式在高职创业教育中应用和实践

2018-06-08 10:21吴晖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行为导向大学生创业

摘要:大学生创业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如何让大学生能够掌握创业知识也成为当下一个难题。本文通过采用“从做中学”的行为导向方式,让学生组建模拟公司,模拟创业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而达到让学生掌握创业知识。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模拟公司;行为导向

一、引言

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在逐步走向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也成为緩解就业压力,增强社会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目前,人们对创业教育的关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也对毕业生创业素质的养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以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而现有的创业教育多为宏观指导,缺乏细节讨论,也甚少对创业教育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课堂中的知识运用不到实际中。

二、模拟公司的基本概况

模拟公司起源于50年代的德国,是指人为创造的经济活动仿真模拟环境,作为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场所和组织形式。学生在其中可经历全部业务操作过程,了解和弄清其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而又不必承担任何经济活动风险。根据产品和服务项目的不同定位,学生在此可以进行营销、财务、金融、贸易、储运、税务、海关、保险、证券等业务过程的模拟活动。模拟时,除货物是虚拟的并且不发生实体位移外,其它如票据、账册、操作方式、核算办法等均按照现实经济活动中通行的做法设计和运作。由此可见,“模拟公司”也可理解为一种实践教学方法。

三、高职学院中“模拟公司”教学方法的实施

上个世纪90年代,“模拟公司”教学方法在中国一些院校中开始推广应用。其中的“行为导向”教学方式也是被越来越多的院校所认可。“行为导向”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让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实操更好的了解理论知识,同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模拟公司的运行中。

能适用在小班化教学中的“行为导向”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大班化教学。在大班化教学过程中,老师在课堂上只能得到少部分学生的反馈,而采用小班化教学中“行为导向”教学方式可以实现老师于每位同学的互动交流。通过引入“模拟公司”实现小班化教学,老师从以往的单一教学授课转变为创业导师,不单单讲解理论知识,同时引导学员完成每项任务,让学员在模拟操作中学到知识。

“模拟公司”教学方法在课程安排中可以采用“8+X”的模式。其中,“8”的是将创业课内容分解到8个课时的课堂学习中,“X”是学员在课堂内外完成教学导师布置的模拟任务,巩固课堂知识所花费的学时。

“模拟公司”教学方法可以将创业知识分解成8个模块:

(1)组建团队与架构公司

(2)项目确定与公司注册

(3)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

(4)成本预算与市场营销

(5)资金规划与销售管理

(6)财务培训与财务管理

(7)投资收益与风险评估

(8)创业计划与开业准备

四、预期效果

柏林工大的教育专家杜霖先生形象地把学习比作“呼吸”的过程,强调学习者不仅要“吸进”还要“呼出”。他指出:学习的核心是“呼吸”,伴随着思考和分析,把记忆的东西进行融合、转化成实际问题和任务,然后去解决问题。“模拟公司”教学方法就像这个呼吸过程一样,通过“吸进”导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知识,同时通过完成导师布置的课堂任务,将理论知识“呼出”,形成一个循环。

完整的学习过程至少应该包括思考、记忆、表达、传递以行动。“呼吸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实践,通常技术类专业的学生可在一体化教室、实验室、工厂、车间等实际操作环境中进行“手脑并用”的学习,而在现实社会中很难找到适合经济类专业学生这样的学习场所。 建立“模拟公司”正是为学员提供这样一个场所。通过这个学习过程,可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等等。

五、存在的问题

“模拟公司”教学方法的载体是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其在全球很多国家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成果。中国很多院校采用这种方法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国内运用中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

(1)缺乏专业的创业导师。目前各大院校创业课的老师主要是以辅导员为主,很多老师自己也缺乏创业经验,并不能将创业理论很形象的传授给学生。

(2)很多院校无法进行小班化教学。目前大学生人数还维持在一个高位,大专院校的公共课往往以大班的形式展开,并不利于“模拟公司”教学方法的开展。

(3)在大专院校中,创业指导课属于公共课。学校在安排课程的过程中,往往会将课程安排在学生低年级的时候,此时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一些学生还没从传统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成“模拟公司”教学方法中要求的主动学习,达不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高职类院校是以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也必须也培养实际操作能力为方向。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要义,更是培养具备职业素质人才的必然选择。学校只用不断地更新观念,引入更多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模式,这样才能促进创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思的现代职业人。

参考文献:

[1]张婉薇,刘江壶. 试论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人力资源管理,2015..

[2]赵敬明.实习公司-市场营销专业实习时熏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4,(5 下).

[3]郑建萍,Gerhard Gerdsmeier.职业学校模拟公司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辨析[J].上海:职业技术教育,2011.

作者简介:吴晖(1985——),男,浙江丽水人,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业教育。

课题来源:2017年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级教改课题(2017GZJY09)

猜你喜欢
行为导向大学生创业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营养基础》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探讨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制度研究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