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探究

2018-06-08 10:21覃小宾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完善对策体育教学影响因素

摘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作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基于此人们对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更加关注,不仅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需求逐渐提升,同时体育运动观念逐渐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形成。当前体育运动已经不仅仅是人们追求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渠道,更发展成为了人们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放松的重要方式。全民体育运动的热潮已经逐渐形成。基于此,人们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逐渐提升,尤其是在近年来我国历次教学改革的作用下我国各阶段的体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由于受到各项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体育教学实效性仍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要求。为此,本文以当前我国体育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育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探究了新时期我国体育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

关键词:体育教学;影响因素;教学改革;完善对策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的教学,其教学除了具备一般科目的知识、技能教育作用外,更能够在体育教学的影响下,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养生习惯,对于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益的,能够使学生在保有健康体魄、充沛精神的情况下,最好自身的本职任务。可以说,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长远的。因此,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育者的我们而言,必须积极重视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能够从各阶段学生的不同体育需求以及体育运动、学习情况出发,来在正确教学思想的导向下,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对学生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体育训练的热情。以此来达到提升体育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一、体育教学实效性概述

教学活动是在师生针对某一项科目的教学活动,在共同参与、共同努力的作用下,而向着预期教学目标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将体育教学的实效性解析为,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有效学习。具体来讲,就是教师在科学的教学理念导向下,通过合理的教学活动设计、应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保障课堂秩序的情况下,而将自身作为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进行充分发挥的过程,以此来向学生传播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学生的学习实效性要求其在教师教学的引导下,来主动的接受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并通过自身对知识的消化而达到相关教学知识在自身思想、能力中进行内化的结果,体现为体育核心素养在学生中的形成。结合体育教学实效性的以上特点,我们可以将其在一定程度上等同于体育有效课堂的构建,通过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来为师生的教学、学习工作构建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并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愉悦的体育学习、运动体会,以此来达到吸引学生自主开展体育学习的目的,使学生在教师的督导下能够自觉、主动的去开展体育相关知识、项目的复习与预习工作,在促进学生体育综合素养提升的同时,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树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体育教学实效性影响因素

(一)体育教师队伍综合质量

体育教师是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自身体育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会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尤其是体育教师对自身本职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全面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含有情况。尤其是有些教龄较长的体育教师,在长时期的体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认为体育教学属于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副科,并不包含在文化课范围内,因此认为体育教学在学校中可有可无。不仅对于其他教师不合理的“占课”要求一律应允,同时更是存在严重的职业倦怠感,对体育教学工作毫无热情、对學生的教学没有耐心。在这种错误思想的认识和不良情绪的作用下,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将无从谈起。此外,还有些学校存在体育教师队伍数量匮乏的情况,往往是众多学生只有两到三名专职体育教师,虽然这些教师大多都是毕业于专门的体育院校,体育综合技能水平较高。但是面对庞大的体育教学任务,使得有限的教师只能是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对各年级学生采取无差别的体育教学工作,这对于学校体育教学创新改革目标的实现构成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二)教学方式运用得当与否

教学方式是教学的重要渠道、辅助条件等,其运用的得当与否会对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接受情况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讲,教学方式方的先进性、丰富多彩性、选用合理性等都会直接作用于体育教学实效性的提升与否。尤其是在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运用得当的情况下,体育教学活动往往会表现出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如若运用不当则会严重抑制体育教学效率的提升,导致体育教学产生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情况出现。就目前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情况来看,虽然在新课改的倡导下,体育教学方式方法在数量上明显增加,但是在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存在一定的不得情况。这与学校长期以来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情况下,与其他科目不断试行课程改革工作项目,体育课程教研工作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对于各项新型体育教学方式方法表现出了一定的陌生感,更难以达到熟练运用的效果。此外,还有些教师即便是对多媒体体育教学、微课体育教学、游戏化体育教学等方式方法具有很好的掌握情况,但面对繁重的体育课业压力,教师在有限的体育课堂教学时间内无法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教学方式方法,只能够选取一种或是两种应用最为熟练且操作简单的教学方式来对学生开展体育教学。这就使得较为复杂且需要体育教师提前做好大量课前准备工作的多媒体教学、微课教学等现代化的体育教学作用无法在体育教学中彰显出来。

三、体育教学实效性提升路径

(一)优化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高质量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保障学校体育教学实效性提升的基础性条件。针对上述内容中提到的关于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师数量、质量不足的情况,我们要从各个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培训再学习、人才引进机制建设等方式的开展,来不断优化体育教师综合素质水平,为我国高效化体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和实施提供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具体来讲,首先,学校要不断深化新课改在学校中的影响力,并组织体育教师来对新课改相关思想、内容进行积极学习,以此转变体育教师对新时期体育工作的认识,增强其工作的使命感;其次,学校要积极构建高质量体育人才引进机制,通过体育教师考评系统的建设,来定时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工作予以全面考评,对于教学成绩卓著的教师要当做创新教学案例,在全校范围内予以表扬,对于教学成绩不理想的教师要指出其体育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责令其进行改正;最后,要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并为其提供与文化课教师同等的晋升机会,以此来消除体育教师长期的教学而产生的职业倦怠感对其的不良影响。使其能够安心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创新工作。

(二)完善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过程的完善,包括了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合理选用、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设定、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等各个方面,是保障实效性体育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内容。具体来看:1.保障教学方式方法运用的合理性。要求教师要在不断学习各类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对本阶段体育教学大纲要求的深入解析,来针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兴趣、性别等特点,为学生开展极具针对性的体育教学。尤其是分层教学方式的运用很好的符合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学生体育认知情况;多媒体教学方式的运用则凭借自身声音、视频、动画、文字、图片等媒体展示功能,为体育理论课程教学魅力的彰显提供了无限可能;微课教学则很好的实现了体育课堂教学向课下教学的拓展,促进了学生生活与课堂体育教学之间的联系。2.体育教学内容的科学设定,同样要遵循学生体育教学的主体性,能够根据每堂课体育教学、训练目标,为学生选取难易适中且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体育内容来开展教学。在这里我们尤其是要注重体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切勿一味的对学生开展理论亦或是实践教学,而隔断二者之间的联系,造成体育教学目标无非实现。3.优化教学评价,彻底改变过去以成绩定认知的单一评价方式,将学生日常的体育课堂表现情况、作業完成情况等都纳入到体育教学评价中去。多对学生予以鼓励性的话语和肢体语言,来给予学生充足的体育学习自信心,对于体育学习后进生,教师要通过悉心引导,对其开展针对性教育,来使其赶上“大部队”学习的脚步。

参考文献:

[1]吴咏梅.“健康中国”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研究(1)——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J/OL].当代体育科技:5-6+8-152

[2]赵立霞,吴贻刚.美国高校竞技体育“教体结合”发展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05):81-85.

[3]高灼荣,李毅.安徽省民俗体育现状调查及问题对策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3(01): 124-126.

[4]黄祖林.强化素质教育与多民族地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J].贵州民族研究,2008(05):140-146.

作者简介:覃小宾,男,1987年5月,壮族,河池,初级,学士 体育学,南宁学院 邮编 530200。

猜你喜欢
完善对策体育教学影响因素
完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对策初探
浅析大学生创业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个人所得税问题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