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时代下的电视走播

2018-06-08 10:21吴佳丽李挽澜
东方教育 2018年11期
关键词:现场报道

吴佳丽 李挽澜

摘要:新时代下的新闻电视节目涌现出许多创新形式,“走播”也是其中一种,它与现代日益发展的后期技术相配合,将新闻内容简洁化,数字化,最后用一种连贯的,让观众视听觉上感觉是一镜到底的这样一种主播现场无稿并且边走边播的方式,向观众传达信息。“走播”,在新时代电视以及电视节目形式的转型和变革的历史潮流中,作为一种有别于过去边走边主持的新的播报方式和创新成果,值得我们每一个媒体人电视人去探究。

关键词:电视走播;现场报道;形式融合

1 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走播

“走播”是走跟播的结合,两者缺一不可。在演播室里的走播已经被各地大大小小的电视节目包括央视这样的平台采用,这样的走播范围较小,需要演播室的显示屏做配合,对主持人来说,与镜头和显示屏的配合尤为重要,而外景的走播目前来讲比较少。以浙江卫视新闻节目中的外景走播为例,浙江卫视的中国蓝新闻就曾推出“我们的互联网生活”“国庆游西湖”“梦想小镇”以及“喜迎十九大”等的节目小版块,主播秦原,李欣然在走出演播室后以一种诉说之感来播报新闻,主持人的转场十分的有设计感,既要符合主播播报的内容又要符合视频给予受众的逻辑之感,可见虽然这些走播只作为新闻节目的一个子版块,但在前期策划和准备上也要花大工夫。在浙江卫视给我们呈现的节目中,我们看到转场不再像过去用特效而是可以用衣服,一面墙,或者是一个手机甚至是路边贩卖机上的一张二维码来实现自然的过渡。这样的走播给人感觉节奏较快,在转场上创新,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全程没有配音,通过主持人现场的走播口播和素材同期声相结合,另外还有后期技术加持,在主播所播的内容里提取关键词,后期加在画面上,给观众以视觉上的现代化播报体验。

1.1 新时代下的电视走播

“走播”这种形式由来已久,在传统的电视节目中,主持人边走边说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像一些社教类节目,主持人在演播室或者是外景都不会只是站着主持而不走动,这样会显得有些刻板。但是受摄像,主持人自身以及节目制作时间等多方的限制,要实现一个新闻板块主持人一直在走,摄像在拍摄过程中一直跟或一直退,画面质量不能得到保障,又要花大量时间在主持人与摄像的磨合上,这都是不可能的。再者,在这个可以说是“人人皆媒体”的时代,信息量又空前膨胀的今天,观众对电视信息获取的感官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大众传媒日益丰富,人们的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大众更趋向于接受快餐文化和娱乐文化。受众这样的改变就要求电视主持人传达信息的速度也相应应加快。而过去的“说”给了主持人太多自我发挥的空间,而现在的“播”就要求在策划节目过程中要确定好主持人的走播词,主持人的走和播都事先进行过预演,这并不意味着对主持人的束缚,而是新闻节目形式的日益发展过程中,对于如何将走和播完美结合的探索对主持人们提出的新要求。

1.2 新时代下的电视走播与现场报道

浙江卫视的走播与一般的现场报道在节目中的作用有相似之处,都是一档节目中的一个部分,而走播的内容往往是独立的倾向于专题报道,而现场报道则要去扩展一条新闻,它更依赖于某一条新闻本身。在去策划一档走播节目甚至是我们作为主持人去走播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将它与现场报道混淆。由于它们的节奏都是比较快的,主持人在语言样态上很难准确把握。同样是从演播室切换到不同的场景,走播给人呈现的是“一镜到底”的感觉,而现场报道则需要主持人有很强的临场应变和语言思维的快速反应能力。我们都知道现场报道这种形式的应用范围较广,除了常用于平时的新闻节目中,像一些美食类节目,旅游类节目这样的社教节目中主持人都可以自由切换自己的状态和语言样态来向观众“报道”他的所见所闻。而走播的运用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目前我们看到的走播节奏偏快,如果节奏一旦慢下来又会怎样呢,是否还能与更多的节目相结合,所以我认为它的运用有待开发,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样态会逐渐落寞或只用于新闻节目,也有可能会与各种节目相融合并且在实践中真正意义上被定义。

2 新时代下的电视走播与其他不同节目形式的融合

走播带有自身局限性,但因其转场,一镜到底的现代化感觉,与当下受众的观念相契合。在当今电视节目中,也有被运用得当的成功案例,也不乏需要我们去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2.1 《国家宝藏》中的“走播”

在前不久在央视CCTV3上播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是一档将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的节目。首集中李晨在故宫诉说的这一段就能让我们看到“走播”的影子,同样是固定的台词,预演过的走播地点,诉说一样的亲和之感。从故宫大门到大殿前,短短的这么几句话,让人感觉是几步路连续走完的。从观众的角度来讲,我们像是被镜头指引着同诉说人一起带入了大殿。其中李晨没有走的很快,与缓慢的镜头推进相配合,正好契合了这档文化节目的格调。另外他的语速也不像新闻走播中的那样快,没有了新闻中的播报之感,当然,节目中他所扮演的角色区别于主持人而是宝藏的守护人,但从本质上来看,他在这段节目中起到的作用正是新闻节目中的主持人。在一档偏文化类的节目中,这样的切换和改变让人觉得恰到好处。这档节目中“走播”的成功应用,告诉我们走播的适用性值得我们进一步的开发。

2.2 将电视走播融入人物访谈节目的探索

一开始接触新闻走播,我们会被它的形式所吸引,内容节奏不拖沓,有趣又不乏创新元素。在自己创作节目的过程中,我们设想将走播融入人物访谈节目,但结果不如人意。首先是走播地点的选择,现在的新闻节目中的走播,多以介绍为主,走播地点往往与你要介绍的事物相关联,就像中国蓝新闻的“国庆游西湖”自然是在西湖取景拍摄。而访谈更多的是主持人要与嘉宾坐下来,走近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其次是转场,如何将“走播”这种形式与访谈现场相结合。这个时候,我们开始思考,“走播”到底是一種节目的外在包装形式,还是一个节目的核心构架。如果要将走播插入一档人物访谈节目会让人感到十分生硬,但如果要将人物访谈节目做成一档走播试的节目又让人感觉无从下手,毕竟我们并没有在电视上见过成功的案例,人物访谈也不像新闻中简短的现场采访,给嘉宾太多的预设,会让人物访谈失去它原有的味道。

当节目初品出来以后,我们在一次次修改过程中才慢慢领悟到,也许一开始我们就弄错了方向,我们要做的是尝试将走播与人物访谈相结合使这两者都不违和而并不是将“走播”硬生生插入人物访谈或者将人物访谈做成新闻播报。我们也感受到过去节目中的素材资料加上旁白和配音这样的形式有它独特的呈现效果,并不是现场的播报可以实现替代的,而这对主持人的专业素质又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当然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牢记,自己作为新时代下的媒体人,探索是我们追求创新的常态,新事物与旧事物的融合是一条艰难的探索之路,但我相信,在未来,这些创新的成果将在不断探索中始终保持活力,为传统媒体的变革助力。

总结

新媒体风生水起,传统媒体亟待转型。在全民直播,自媒体电台等一系列新媒体的冲击以及同其他大众媒介的交融的背景下,电视节目也在做着自己的改变和创新。“走播”抓住了受众在新时代下的心理,它的诞生是一个好的预兆。新时代下的电视一定会在一步步的创新中实现自我的转型和与新媒体的接轨。

作者简介:

吴佳丽(1996.12.29-),女,浙江湖州,汉族,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

李挽澜(1998.5.4-),女,安徽宣城,汉族,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广播电视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

猜你喜欢
现场报道
浅议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浅谈现场报道在广播电视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出镜记者现场报道发展历程
现场报道中播音主持的技巧分析
浅谈电视新闻中的现场报道
不能作现场报道的记者不是合格的电视记者
浅析电视新闻记者现场报道的技巧
浅谈现场报道
新闻现场报道中细节的捕捉及运用
如何做好广播新闻现场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