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2018-06-09 07:25陈梅
智慧健康 2018年8期
关键词:病儿头围体重儿

陈梅

(山东省平邑县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3300)

0 引言

早产低体重儿(LBW)属于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其生理以及病理均存在特殊性,出生后初期的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善,不具有协调、有效的吸吮吞咽能力,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特别为极低体重儿最为多发[1]。正确、有效地确保生存能力较差的LBW获得有效的喂养,减少留置胃管时间,尽可能尽早实现经口全肠道喂养[2]。该报告中,分析讨论护理措施对于LBW喂养不耐受的影响。现抽取收治的28例LBW给予探讨,选择营养护理支持,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成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信息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7月医院接收的28例LBW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各14例。实验组包括男9例,女5例;参考组包括男8例,女6例。抽选的要求:早产适于胎龄儿;生后6h内住院;出生体重1200-2000g,胎龄28-34周;须间断经胃管喂养与静脉营养;出生后Apgar分值1min、5min皆超过8分。排除要求:窒息;先天性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先天性遗传性疾病。经过对比所有病儿的胎龄、出生体重、头围以及身高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对比价值。

1.2 方法

实验组按照循证的规则搜索许多的资料,制订了重组护理步骤,然后让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开展。重组护理步骤为“非营养性吸吮-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喂养后俯卧位-腹部按摩”的护理工作,主要内容分为:(1)非营养性吸吮。选择胃管喂养前为病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5-10min,即让患儿吸吮空橡皮奶头;(2)微量泵间断胃管喂养。把病儿的奶粉利用微量泵匀速输入,正确按照医嘱操作,0.5h内匀速滴入,每隔2h喂养1次;(3)喂养后俯卧位。实验组病儿选择专用卧垫,喂奶后把头肩部抬起,俯卧1h。把水囊垫灌36℃的温水3.6L,放到多层的布套中,之后把垫子放到预热好的病儿,按照其身高把凹型枕放到恰当的位置。仰卧时,枕凹口向下。俯卧时,枕凹口向上[3]。引导病儿选择舒适的姿势,同时保证其安全;(4)腹部按摩。俯卧到再次喂养前,对病儿的腹部进行按摩,保持5min。按摩方法使用婴儿润肤油涂抹手部,手掌按摩,以脐为原点自里向外顺时针,匀速轻缓地按摩。此外,用指腹按摩左侧小腹部8-10次。按摩时开始应注意动作轻缓,然后慢慢稍加力量。按摩时,严格监测病儿的情况,一旦产生吵闹、肌张力增强、皮肤出现改变,须及时停止[4]。

参考组选择一般喂养,护理人员间断经胃管注入奶粉。病儿放置到暖箱中,选择仰卧或侧卧位。另外,奶粉与静脉营养计划、喂养不耐受处理方法两组一致。

1.3 疗效判定

分析所有病儿的身长、体重、头围增长情况、睡眠与出暖箱时间,以及喂养并发症率。

1.4 数据处理

选择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选择(±s)表示,实施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所有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增长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的生长发育情况(±s)

表1 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的生长发育情况(±s)

组别 例数 身高(mm/10d)体重量(mg/10d)头围(mm/10d)留置胃管时间(d)实验组 14 13.14±1.72 28.93±3.47 7.52±1.57 10.22±2.11参考组 14 10.54±1.83 20.11±3.42 6.13±1.88 15.39±2.13 P<0.05 <0.05 <0.05 <0.05

经过相应的护理干预,分析所有病儿的并发症率、睡眠与出暖箱时间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临床作用,详见表2。

表2 患儿疼痛感、睡眠与出箱时间[n(%),±s]

表2 患儿疼痛感、睡眠与出箱时间[n(%),±s]

组别 例数 并发症率 睡眠时间(h/d) 出箱时间(h)实验组 14 1(7.14) 19.84±0.43 13.22±1.63参考组 14 3(21.43) 16.41±0.22 16.73±1.11 P<0.05 <0.05 <0.05

3 讨论

一般的护理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耐受差,多选择间断胃管喂养与肠道外营养支持。常规的间歇胃管喂养把奶粉匀速地全部输入到胃里,极易引发升高肠压力,损害胃黏膜,严重会出现小肠缺血性坏死,加剧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性[5]。即使肠道外静脉营养可以补充因为肠内喂养缺乏的营养成分,但是采取静脉营养过久会降低患儿胃肠道激素的产生,不利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引发胆汁淤积性肝炎,损坏肾脏,代谢失衡,严重时出现败血症。此外营养液价格高,插管操作较难,不易广泛应用。

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作用:经过搜索大量的相关资料报道[6-7],非营养性吸吮能够加快吸吮,从胃管喂养向经口喂养进行转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此外,通过口腔内感觉兴奋迷走神经,改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系统的发育成熟[8]。相关专家分析,俯卧位对早产儿消化功能的作用,认为早产儿头抬起15°的俯卧位可以加快消化,避免或缓解腹胀。此外,俯卧位让患儿肢体功能少,能量消耗减少,消化功能增强,属于增强早产儿呼吸与胃肠消化能力的科学体位。而早产低体重儿胃肠喂养时利用微量泵持续控制泵入胃内,边输入边稀释,极易排空胃容物,促进消化[9]。该报告中,经过对比所有病儿的足量胃肠喂养,恢复出生体重以及胃管留置时间、并发症情况,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报告中,营养护理流程可以显著增强早产低体重儿喂养的耐受程度,快速减少胃管留置时间,减少静脉营养的时间,确保早产低体重病儿能够快速转变成完全经口喂养,降低并发症,减少早产低体重病儿治疗时间,确保新生儿的生命安全[10]。

综上所述,对于早产低重儿患者选择营养护理支持,可改善生活质量,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确保早产低体重患儿的生命安全,解决治疗成本,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适合各层医院使用。总的来说,对于早产低体重病儿进行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喂养不耐受性,促使其健康生长与发育,确保其生命安全。

[1] 张关英.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8(21):77-79.

[2] 陈凯瑶,胡爱兰.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护理方法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5,3(14):280-282.

[3] 郑丹丹,吴曙粤,汪莉,等.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6,2(20):524-525.

[4] 张环.早产低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7,6(19):227-230.

[5] 朱孝武,高飞.极低出生体重儿中心静脉置管的应用的护理及对照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70(626):66-68.

[6] 董俊梅,高磊华,李月东,等. 早产儿护理、治疗新观点[J]. 航空航天医药,2015 ,58(40) :265-266.

[7] 马盼盼,李杏良,刘亭君,等.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0):1232-1235.

[8] 张小曼,王洪侠,史德丽,等.父母早期参与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29(31):40-42.

[9] 张维敏,孙激,马建英.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15,21(10):610-611.

[10] 成艳玲.极低出生体重儿ICU应用的护理及临床对照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5):5459-5460.

猜你喜欢
病儿头围体重儿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家庭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孤独症中的效果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开放研究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N端前脑钠肽与原田危险评分、小林评分对川崎病病儿冠状动脉病变风险预测价值的对比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1 103 例分析
穴位按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病儿生长发育和睡眠的影响
基于更快速的区域卷积神经网络的胎儿头围超声图像质量控制
头大的宝宝更聪明?
小囟门儿童预防性口服小剂量维生素D对头围及丹佛智能发育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