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心理规律 科学指导识字

2018-06-11 10:43郑云飞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13期
关键词:字义字形笔画

郑云飞

(象山县石浦镇新港小学,浙江宁波 315731)

1 重观察,练就“火眼金睛”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常常把汉字的基本笔画写反、写颠倒。如把竖钩写成竖提,“广”字的一撇写在右,“鸟”的第一笔反向学生也不少。还有增减笔画,该出头的没出头,不该出头的出头了,该长的没长,该短的却变长了。如“半”多一横,“羊”字一竖出头,“耳”却不出头了,种种细节错误不少,学生却看不出错在哪里。这是因为,“从学龄初期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看,以知觉为例,初入学的儿童对客观事物的大体轮廓的知觉占优势,精确的、细致的辨别能力不高”。因此,初入学的儿童在识字时,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对辨认汉字的形状、度量、空间的配置机会感到困难。因此出了各种细节错误却茫然不觉。

哪些字要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呢?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汉字笔画的多少与再认的难度无多大关系,但是与再现的难易成正比例。”“容易观察的汉字,其笔画在1与10之间。笔画在11至15之间的字,其观察困难与否视其字形结构的复杂程度而定。”字形合拢的字如“田、口”等易于识别,字形由横竖线组成的字容易识别,但笔画较多且由斜线、曲线组成,细节部分又很碎杂的字观察就比较困难,如“篮、燕”等字。观察这类难识的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字形作形象化的分析和作某种意义上的解释。如“燕”字,上面部分像燕子的头部,中间的“口”是身子,两边的“北”字分开是翅膀,下面的四点像燕子的尾巴。观察“燕”字,如同欣赏向上飞翔的燕子。同样四点底的“热”字,则可以从字理知识上解释。出示“热”的古文字图片,下面的四点是“火”就很形象,学生对“热”的印象就深刻了。这样的教学不仅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字形,而且有助于学生对字义的理解。通过联想想象以及字理的解析,此时,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如果打开用汉字写的一本书,那就好象进入了一个画廊,一幅幅画争先恐后地向你的感官申述它的喜怒哀乐。”

2 重理解,处处“柳暗花明”

理解字义是儿童识字的中心环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理解字义与否,直接影响着字音与字形的感知与记忆,而儿童入学前通过口头语言掌握的一批词语是入学后掌握书面语言、理解字义的重要基础。但儿童会越来越多地遇到口语中所没有的及距离他们经验较远、意义不容易确切理解的字词,这时,准确地理解字义就成为识字的关键。”教学生字时,我们不能满足于仅仅对生字进行识记,而是努力帮助学生建立字的音、形、义三个基本因素的统一联系,表义而知形、音,使三者之间的形成巩固的统一的整体。

如教学《日月明》一课时,笔者从复习熟字导入,先出示“日、目、月、田、人、大、木、羊、鱼、小、力、手”等字,请基础较差的学生认读,然后让学生想一想,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可以组成一个新的字。根据学生的回答,本课的生字“明、尖、鲜、男、看、样、休”等依次呈现。

初步认读后,引导学生思考:古人造字的时候,是不是很随意地拿来两个字,把它们随意地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新字的呢?出示“日、月”图片以及“明”字的演变,渗透字理知识,启发学生将字形作形象化分析和意义上的解释,加强了学生辨认字形和建立字的形音之间的联系。汉字是一字多义的,一年级学生知识有限,一次很难掌握字的多种用法,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尽可能地在原有经验和口语发展的基础上同识字的本意和延伸义,可以适度扩展学生的词汇,丰富语言和思维材料。所以,在学生了解了“明”含有“明亮”的意思后,出示了“光明、明天、明月”这三个词语,让学生读后思考哪个词语中的“明”的意思跟其他两个词语不一样。跟“明天”一样意思的“明”你能组成什么词?学生组成了“明年”。教学“鲜”时,出示图片,让学生把词义的理解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学生不难理解鱼味道鲜美,羊肉也鲜美,鱼羊在一起指的是味道鲜美。然后出示词语“海鲜、鲜花、鲜美可口”,让学生猜一猜,哪个词语中的“鲜”是味道鲜,哪个指新鲜,没有枯萎,哪个指的是鱼虾?总之,根据汉字的意义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按照儿童的知识经验水平,不断扩大他们的意义联系系统,一字多组,是能有效提高识字教学质量的。

3 重复现,炼成“点石成金”

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后,笔者让学生观察了野牛、羚羊与貘的脚印图片,展开想象,师生共同合作,一起仿写了课文。

下雪啦,下雪啦!

雪地又来了一群画家。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

大熊为什么没参加?

它在树洞里睡着了。

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学生兴致勃勃地复习了生字,也学会了运用。这样的识字教学,学生学得有趣,也有效。

笔者在教学《阳光》一课时,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有趣的练习,学生爱说而且说得富有情趣。根据文中“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三句话,设计了填空:“阳光()了禾苗,阳光()了小树,阳光还给小河()。”有学生说:“阳光照绿了禾苗,阳光拉高了小树,阳光还给小河穿上了长长的锦缎。”有学生说:“阳光染绿了禾苗,阳光拔高了小树,阳光还给小河披上了长长的锦缎。”还自己加上了一句“阳光,你真是个魔术师。”阳光还会在哪里干什么呢?笔者设计的填空是“阳光,在树叶上(),阳光,在小溪里(),阳光,在()里()。”学生的想象力令人另外惊叹。他们说:“阳光在白云上吃棉花糖,阳光在彩虹上滑滑梯;阳光在树林里练跳伞,阳光在大山里走迷宫;阳光在大海里洗澡,在墙壁上画画,在春笋上爬高……”把学生课堂上说的句子打出来,读一读,听,多美的小诗啊!同时,不少生字词在学生自编的小诗里复现了。学生在享受创作快乐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理解同时复习了不少生字词,可谓一举多得。

猜你喜欢
字义字形笔画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找不同
“啸”的历史与字义变迁
查字典如何选择字义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一笔画
添一笔变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