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实验研究

2018-06-11 06:30胡铂张凤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体育课翻转课堂高校

胡铂 张凤玲

摘 要:翻转课堂模式教学是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途径的新尝试,途径是否有效需要进行检验,本文旨在将传统体育课堂与 翻转课堂模式运用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效果进行试验对比,以验证和总结翻转课堂及其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效果,检验其推广价值,研究指出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更具人文关怀,更能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更加全面的健康,公共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更加科学。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校 体育课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026-04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传授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中了,知识获取的途径、师生交流的方式、教学资源的种类等都发生了巨变,特别是翻转课堂模式教学这样一种舶来品,还具有很多争议,但不可否认,它倡导的个性化学习等理念,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翻转课堂在高校许多科的教学已经开始普及,并且很多学者也开展了教学实验进行效果检验,而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进行相关检验的较少,本文旨在将传统体育课堂与翻转课堂模式运用于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效果进行试验对比,以验证和总结翻转课堂及其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广东工业大学2016—2017学年两个篮球选项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上学期班(73人)为对照组,下学期班(71人)为实验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翻转课堂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在分析梳理国内外翻转课堂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明确本研究的主题和目的。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专家问卷设计学生学习效果问卷,并运用网络方式,发放问卷和量表对学生进行调查测试,问卷全部发放与回收,问卷全部有效。

1.2.3 实验法

上学期班为对照组(73人),下学期班为实验组(71人),两个组进行等组实验,实验组采用本次同伴互助式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实验时间为16周,共安排了12章节(32课时)的学习内容。

2 教学模型设计

通过对《篮球运动》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特点分析,结合课前、课堂活动分块呈现结构等理念,设计出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模型,如图1所示,模型以微信公众号雨课堂为主要平台,方便资源在线学习和作业检查,同时雨课堂后台客户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互动交流,该模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3个模块。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学习成绩情况对比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横向对比中,在期中考试平均成绩上无显著差异,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具有极为显著的差异(P<0.001),说明相比对照组,实验组学生成绩提升更明显。

3.2 学习态度分析

两组学生学习态度总均值分别是30.519和28.74,有较显著差异(P<0.01)。在“我认为本课程对我参与篮球运动有很大帮助”“我认为本课程能够帮助我参与篮球竞赛”“我会在网上搜索篮球课的相关资料”“我就是想混个学分”“我认为学的篮球知识和技能很重要”等维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我对本课程以及篮球运动很感兴趣”“我随时能获得学习本选修课内容方法”维度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如表2所示。说明在课程学习兴趣、课程重要性认识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在解决问题、寻求方法、端正动机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3.3 学习自我效能感分析

测试总均值分别为35.68和36.28,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组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实验前后差异不明显,见表3。

3.4 自主学习能力分析

两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均值分别为20.74和22.68,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从维度进行对比,学习时间的利用(P<0.05)、学习计划的执行(P<0.05)、学习困难的解决(P<0.05)等方面能力上都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P<0.001)这一维度有极显著的差异,见表4。

3.5 协作学习能力分析

两组学生协作学习能力总均值以及各维度无显著差异,实验组的总均值高于对照组,且有极显著差异(P<0.001)。在“能与小组成员进行学习上的轻松交流”“能积极地完成在小组中的学习任务”“能与成员在一起完成小组汇报工作”3个维度有显著差异(P<0.05),在“能与小组同伴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维度有较显著差异(P<0.01),在“能与同伴一起解决学习遇到的问题”差异极为显著(P<0.001),如表5所示。说明实验组学生在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协作能力、完成目标任务能力、协调团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进步。

4 结论与建议

4.1 翻轉课堂模式下的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更具人文关怀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作为直接目的和评价标准,教师与学生只有在课堂中进行交流,让体育课的教学或多或少让人感觉非常的工具性,缺乏一种文化内涵。实施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后,课前教师在线上上传以视频动作讲解为主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进行学习,课中,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际操练等学习活动仍然保证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和运动技能的内化,因此仍然保证了体育教学中必要的工具性特点。与此同时,在线的体育教学环境的搭建、线上师生之间的广泛交流,学习体验和效果的相互交流能够让整个的教学过程不再枯燥,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强,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

4.2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公共教学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重要的培养人和发展人的教育场所,“以人為本”是教育的指导思想,其中因人而异应该是实现以人文本的前提。传统的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特别是以俱乐部为形式的教学,体育教师始终是处于中心地位的,动作示范、讲解仍然是主要手段,而学生群体的特征是非常复杂的,学习能力、体育基础、性格特征、学习需求和习惯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教师在人数众多的课堂教学中没有办法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比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出现的错误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时间能够逐一解决,学生也不可能都会认识到和主动询问。翻转课堂通过合理安排课内外学习空间和时间,让差异化教学成为可能,老师可以充分一对一进行线上和线下指导,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协作学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制定全体教学目标,也可以针对具体实际制定个体目标,在学习进度上,学习和身体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在线教学视频。在学习效果评价上,除了教师的评价,也可以由小组成员一起进行评价,这就构建了一个和谐、愉快的个性化教学环境。

4.3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公共教学更加全面发展学生健康水平

近几年教育部发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都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健康的三大指标,传统体育课堂教学讲解、示范、练习这些教学过程,单纯注重了身体健康水平的发展,对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方面的作用相对不突出,翻转课堂模式下的体育教学能够通个性化定制教学流程等方式,设计出视频观摩、体育技术探究、技术练习实践、小组微汇报等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探究和从事技术练习实践的时间大大增加,这有助于切实提高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全面发展学生健康水平。

4.4 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公共教学评价更加合理

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只能是通过考核的方式,通过一项或者多项相关技术的考核对于教学结果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锻炼的主动性和努力程度等方面是不能兼顾的。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进步程度成为评价的重要依据,教学评价可以增加过程性评价方式,评价的内容和主体也可以更加多元化,包括了传统教学评价主体的体育教师、团队学习小组的成员以及学生本人等。主体、内容、方式上的评价能够在更加广阔地视野下审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能够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参与学习和运动技能练习,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让高校体育公共教学评价更加合理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从个人到同伴互助:教育行动研究范式的转换[J].当代教育科学,2005(16):49-51.

[2] 王国亮等.翻转课堂引入体育教学的价值及实施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2):104-110.

[3]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体育课翻转课堂高校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讨厌的理由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