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对策

2018-06-11 06:30姜勇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9期
关键词:融入高职院校

姜勇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均发生了巨大变化,要想在同行竞争中永立不败之地,企业必须重视高职院校优秀人才的引进。在优胜劣汰的就业现实面前,学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高职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职业体能训练缓解就业压力、振奋精神,所以,我国高职院校必须有效地开展职业体能训练。本文通过介绍职业体能训练的作用,分析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而研究高职院校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体能训练 融入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7(a)-0082-02

现阶段,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人才的任务越来越艰巨,但不能为了完成任务而盲目进行教学,必须意识到优秀人才不只是专业知识的丰富,还需要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高职院校一定切合实际情况,注重技能型人才的确培养模式,做好“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的育人榜样,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职业体能训练。现实生活中,高职院校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比较严重,他们仍然错误地以为体育教学就是让学生放松精神、锻炼身体,似乎对学生的专业课及其就业毫无关系,以至于教学质量不高,就业率也持续下降。为了转变这种现状,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体制改革,下面主要探讨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的途径,以便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的职业体能锻炼。

1 职业体能训练的作用

所谓“职业体能训练”,即采用“体育的形式、手段、方法”进行专门化教育的过程,确保人的机能和运动能力能够满足日常运动的需要,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职业体能训练主要面向高职学生,由于他们即将走向社会,职业体能素质的高低决定其能否更好地适应社会,因而高职院校开展职业体能训练具有积极的作用。首先,科学的职业体能训练以“单向化练习”为主,不停地调节人体部分器官、躯干、细胞组织等的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各项机能的大幅度提高,最大限度地确保其健康及其身体的均衡发展;其次,加强职业体能训练,可以帮助高职学生储备职业体能、熟知职业技能,也有利于学生以强健的体质防范以后工作将会出现的职业病,彰显高职院校的特色化。

2 高职院校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对策研究

目前,高职院校职业体能训练不够乐观,存在的问题相当多,包括体育教师方面、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学生自身等的问题。第一,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职业体能训练的本质,甚至觉得进行职业体能训练毫无意义,更别提关心学生在这方面的抵触心理了。这种情况下学生也不会主动地参与职业体能训练,就算勉强参与,也得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其次,体育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沟通,没有情感交流,甚至不了解体育教育体制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尽管体育教育体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是并没有创新教学内容,更没有针对学生专业特点进行教学,以至于学生徒劳无功。最后,高职在校大学生也不关心体育课程,他们觉得体育活动本来就是“玩”的事情,只要能放松心情就可以了,再加上单调的职业体能训练方式,无法从根本上吸引学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与职业体能训练的热情。

3 高职院校融入职业体能训练的对策研究

3.1 实现多元化的职业体能训练模式

高职院校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就业问题上面,而有能力无健康的身体做支撑,学生也无法充分地发挥个人才能,也就很难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为此,职业体能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高职院校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体育锻炼的的重要性,以及让他们明白“强身体育”的深刻内涵。也就是说,除了每周两节课的体育课程,还要采取其他训练模式,实现职业体能训练的多元化。比如:体育教师可以将课内外的体育锻炼与健康维护进行相結合,也就是将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延伸,延伸到体育课外活动和社会体育活动领域。当然,体育教学的开展形式比较灵活,不但可以在固定的运动场所进行,还可以在学生专业实训场所进行,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引导学生巧用身边设施进行键身运动,尽可能建立一个相近专业学生组成的职业实用性俱乐部,让他们不定期举行各种职业体能训练竞赛。

3.2 提供针对性的职业体能训练

现代化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针对性的职业体能训练,所以高职院校学生要关注现代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为依托,帮助学生熟知与撑握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育训练内容。具体地讲,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教师需要细心思考学生的就业方面,尽可能地选择行之有效的职业体能训练,符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和工作性质,一方面要强健学生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要传授职业所需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和心理素质。比如:对于“车工专业学生”而言,他们未来职业将会面临“长期弯腰”的工作性质,这就需要他们具备超强的耐力,同时也要拥有一定的身体协调能力;此时,进行职业体能训练时,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其腰腹力量训练,比如仰卧起坐训练。

3.3 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当前,我国体育主要以“如果达不到标准,就不予毕业”为考核标准,其教学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尽管如此,传统的体育教学考核制度依然能激励学生加强体质训练,但是效果不够明显,也难以达到素质教育对学生养成“终身体育”习惯的要求。作为现代高职院校教师,需要与时俱进,热爱本职工作,不断学习新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比如:在正式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一定合理地渗入职业体育训练的相关内容,科学地制定体育考核制度,加强健康体质的测试活动,不断增强高职在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除此以外,对于爱好、时常参与体育社团和俱乐部的同学,高职院校要对其进行鼓励,比如:考核过程中进行加分,并进行师生相互评价,提升教学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必须得到各科教师的高度重视,体育学科更应如此。在高校林立的现代中国,高职院校所占比重较大,就读于高职的大学生马上就要步入社会,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能否适应未来工作,所以高职体育教学需要增强学生体质、缓解就业压力,促使学生热爱健身运动,不断为“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以外,高职院校还要科学地开展职业体能训练,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运动,增强他们对于体能训练的认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职业体能训练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吴小红.高职院校学生身体训练对体育课教学影响的实验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10):9.

[2] 宋振虎.职业院校体育课开展职业体能训练途径探析[J].中国-东盟博览,2012(11):166.

[3] 李锐.体能训练融于高职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及对策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3(8):84.

[4] 单小东.从职业体能视角谈高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2):10-11.

猜你喜欢
融入高职院校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