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素养在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2018-06-11 06:30张甜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幼儿体育体育素养

张甜

摘 要:根据现有的很多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培养方面呈现出明显不足,本文针对于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开展调查,从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现状、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培养体育素养的意义、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就业趋势等方面展开论述,期望幼儿体育教育能够达到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目标,并为幼儿体育师资人才作出相应就业指导。

关键词:体育素养 幼儿体育 师资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8(c)-0147-0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出台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幼儿园的工作原则是在保障幼儿身体、心理两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其实行教育和保育工作,为幼儿体育、智力、品德、美术等方面发展做好引导,而体育恰恰处在幼儿教育多方面中的首要位置。因此,幼儿园教育中应重视体育教育。经过实践证实,幼儿园体育教育能够对幼儿身体、心理两方面的健康发展起到明显作用,并且对增强幼儿体能、发展智力、促进幼儿生长方面等方面起到辅助作用。《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到,幼儿体育的宗旨是激发幼儿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然而在幼儿园体育教育实践中采用何种方式来激发起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这将由幼儿体育教师的体育素养来决定。

1 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培养中体育素养的定位

1.1 体育素养的概念阐释

体育素养体现为以个人先天遗传素质为基本条件,加之后天环境和体育教育对其产生的影响,通常涵盖个人体质、体育专业知识、体育意识、体育技巧、体育行为、体育品德等,是一种综合性个人体育素质以及体育修养。幼儿师范生素质教育其中重要一项是培养幼儿师范生的体育素养,这也是幼儿师范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培养幼儿教师的摇篮,三年制以及五年制两种学制标准。这些学生自身对于体育具备初步的认识,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之后大批毕业生将走向幼儿园参加工作。培养幼儿体育师资人才的体育素养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终身体育”精神。

1.2 培养幼儿体育师资人才体育素养的重要意义

根据《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相关内容能够发现体育素养是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项。指南中提出,幼儿教师应自身具备较高的体育素养,开展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灵活的动手实践能力、细致的观察力、协调的组织能力,可以将体育知识与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引导幼儿对体育产生兴趣,并在体育活动中发展自身创造力,使幼儿潜在的创新能力得到开发。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将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和体育活动相结合,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形成有益终生的生活习惯,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

2 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培养现状以及未来就业趋势、市场需求状况

长久以来,大多数学校并不关注体育课程的教学,甚至为体育幼儿师资开展教学活动产生阻碍,例如为了避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受到伤害采取禁止体育活动的方式。一些地区幼儿体育师资整体素质不高,明显缺乏体育教学素养。尽管当前国家出台各项政策对于幼儿教育给予高度关注,然而幼儿教育整体发展状况令人堪忧,幼儿体育师资的发展形势远远未达到预期效果。社会上缺乏大量具备较高体育素养的幼儿体育师资人才,幼儿师资中目前呈现出男教师较少、女教师较多的现象,幼儿园期待更多的男性体育教师加入到幼儿教育事业中来。

3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幼儿体育师资就业需求和目前就业形势

3.1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幼儿体育师资的就业需求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幼儿园输送大量体育幼儿师资,少量毕业生可以从事初等教育教师工作。因此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对于幼儿体育师资提出的要求是热爱幼儿园教育事业,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可以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施个性化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

3.2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幼儿体育师资就业形势

近年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逐步开始尝试设立体育教育专业,开设初等教育系体育教育专业三年制大专体育班,通过对该专业体育班进行调查发现男女生比例中男生达到70%,这将有效缓解目前幼儿体育师资中女教师较多的问题。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注重幼儿体育师资的培养,将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专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融为一体,学校和省内多所幼儿园共同签订教学实习基地协议,帮助在校生搭建实习平台。

4 培养幼儿体育师范生具备较高体育素养的具体方法

4.1 全面提升幼儿体育师范生自身健康体育意识

环境将对一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好的环境能够带给人正面、积极的力量,坏的环境则相反。良好的生活环境可以为人们带来对生活更加美好的向往。意识是每一名学生内心深处引导其思维、行动的根本力量。好的心理导向将为学生指引准确的前行道路,使学生们具备强大的行动力和执行力向往着目标迈进。培养幼儿体育师资人才的过程中应教育学生自身形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锻炼中,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将这种活动形成习惯,让学生意识到主动锻炼对于自身带来的益处,将“被动型”锻炼转变为“主动型”锻炼,以闯关游戏的方式敦促自己享受锻炼的过程中,从而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4.2 帮助幼儿体育师范生积累体育教学相关知识

幼儿体育师范生除了需要学习体育教育相关基础知识,还应掌握中医营养学、运动损伤等相关知识,因此在开设教学科目时充分考虑到增加这些科目。许多学生在学习一些科目的过程中感觉力不从心,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将学习活动看作为被动学习过程,希望通过教师的讲解来促进自己的学习,然而这种观念并不正确,在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中心,作为师范生应将自己定位为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积极学习各种教学技能,并且通过实习活动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水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一些幼儿体育师范生并不能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中的教育理论,这就需要学生熟练掌握体育锻炼知识,将这些知识积累作为未来担任幼儿园体育教师的课堂指导依据,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4.3 培养幼儿体育师范生具备较高的体育教学技能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在培养幼儿体育师资人才的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学技能的培养极为关注,并且在考核评价幼儿体育教师的过程中也将体育教学技能作为重要方面。然而,开设体育科目仅仅以传授体育技术为主,想要幼兒体育教师达到全面掌握体育教学技能的水平并不容易。学生应密切关注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方式,以此作为提升体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学生即将走向实习岗位之前,教师应选择提前一个学期设置教学模拟现场,要求学生在模拟场景中体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5 结语

体育素养将很大程度上决定幼儿体育师资的人才培养效果,所以应注重进一步提升幼儿体育师资人才的体育素养,将体育素养的培养渗透到幼儿体育师范生日常课程中。按照《幼儿园教学纲要》中基本要求,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紧紧围绕学生为中心,通过使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将体育素养的培养逐渐渗透到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 范莉莉.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2):67.

[2] 荣慧珠,张雨,程颖,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4(12):87.

[3] 王汝斌,亓永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4(9):44.

猜你喜欢
幼儿体育体育素养
小圈圈 大成长
浅谈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素养养成教育
浅谈高等院校学生体育素养养成教育
大学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幼儿体育课程合理化设置分析
活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研究
90后大学生体育素养培养模式改革初探
活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体育素养研究
浅析幼儿体育对儿童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性
呼啦圈活动的寓教于乐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