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而写 写出精彩

2018-06-12 10:26何耘青
师道·教研 2018年4期
关键词:随文爬山虎语言表达

何耘青

学生升上三年级,从二年级的看图形象作文过渡到命题、半命题作文。作文教学便成了語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一筹莫展,无从下手。那么,如何充分挖掘教材的写作因素,找好随文而写的切入口,发挥课文的“典型”优势,实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呢?

一、仿一仿

模仿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借助范文指导学生仿写,是小学生学习作文的重要途径和训练形式,是帮助他们从阅读到 独立写作过程中的一座重要桥梁。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其实是学生习作的蓝本,而迁移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练笔,能让语文运用灵活起来。

通过“小练笔”,学生运用课文中段落的表达方式和规律,把课文的表达方式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当学生大声朗读富有个性的“小练笔”时,能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提高,从而获得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感。

第五册语文12课《听听,秋的声音》,用生动、形象的写作手法把秋天的特点告诉了孩子,授课老师可以通过寻找秋天的特点,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个小诗人,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仿写作品:

听听,秋的声音,

稻穗弯下了腰,

“轰轰”

这是农民伯伯收获辛劳的季节。

听听,秋的声音,

风儿微微的吹起来,

“瑟瑟”

这是风儿告别夏天的声音。

听听,秋的声音,

果园里金黄的桔子挂满枝头,

“澄澄”

这是在呼唤果农们迎接它的声音。

二、改一改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改写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练习改写,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与课文不同的表达形式,这就需要进一步对课文的表达形式进行揣摩,将自己的表达形式与课文的进行比较,从比较中领悟语言表达的方法,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的效果,进而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练习改写的方法很多。

《爬山虎的脚》第3、4小节分别介绍了爬山虎脚的样子,以及它是怎样爬的。在以往的教学中只是课堂不断地讲,让学生反复地读,结果学生不仅感到枯燥,而且从他们的表情中也看出他们的一知半解的,因此,我在执教时,改变了方式,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以自述的形式,运用课文中的知识或表达方式,对文章进行改写,结果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积极性。

瞧,爬山虎天真调皮的样子跃然纸上——

大家好,我是爬山虎的脚。我生长在爬山虎的茎上,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有六七根细细的丝,这就是我。我刚出生的时候,是嫩红色的。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我就逐渐变成灰色。这些灰色的脚相当有力量,如果你想把我从墙上拔下来,不花点力气休想动我一根毫毛!我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牢固地巴住墙。细丝原来是直的,慢慢地会变得弯曲,把我后面的嫩茎使劲拉一把,告诉伙伴们“出发了!”我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如果我的脚没有触着墙,那就惨了,就会全军覆没,后果不堪设想。这就是我——爬山虎的脚。

这样的改写练习,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改写,真可谓是阅读课中的一颗晶莹的“露珠”。

三、补一补

精彩的文章常常运用“空白”的艺术,把一些内容留给读者自己去细品,去深思。教学时,在这些言而未尽之处让学生拓展练笔,对全面完整把握内容,随文入情,具有重要意义。而根据教学需要,通过练笔而化虚为实,化简为详,可以拓展文本内容空间,拓宽理解背景,以深化理解,强化效果。

如《给予树》一文在写到“我”想审问圣诞夜只买了一些棒棒糖的小女儿金吉娅,当得知金吉娅用仅有的20美元中大部分去帮助援助中心的一个小女孩实现愿望,却还在为自己未能给妈妈和哥哥姐姐买像样的礼物而自责时,“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时候,“我”一定心潮起伏,但是文本在此处却戛然而止,这就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想象空间,如果加以补充,就能达到阅读心理的平衡。此时“我”会对金吉娅说些什么呢?让学生写一写。

以上的小练笔,顺应了学生的阅读空白需要,实现了阅读空白的召唤,当为课堂练笔的常用招数。

“言虽尽,意未穷”,不少课文的结尾就是如此,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教师若能顺势进行引导,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想象与推测,来编编后续故事,进行想象练笔,让他们思维的火花完全迸发,表达的欲望完全点燃,那么我们将会惊奇地看到孩子的“编剧”才能。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随文爬山虎语言表达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