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整车企业开发模式变迁探析

2018-06-13 02:14张献洋卢生林李朋龙张静涛程源李平
时代汽车 2018年7期
关键词:实物整车阶段

张献洋 卢生林 李朋龙 张静涛 程源 李平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9

1 引言

当前国内整车企业已经完成了造一辆车的阶段,走出了“空间布置开发”的阶段,现有大部分整车企业的外观以及内饰来看与国外汽车没有太大差别,车身的造型与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奇虎相当,发动机经过几代摸索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行开发,但是很少有人能说清楚国内整车企业每个车辆之间所传承的文化是什么?车辆风格是什么?分别传承的DNA(Deoxyribonucleic acid)是什么?

国内整车企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国外品牌的影响,当前只有根据市场不断的调整车辆外观内饰等可以看到和摸到的地方,而没有像国外成熟整车企业那样有自己传承的DNA,当前国内各个整车企业也意识到这种传承对整个企业的重要性,逐渐建立自己的DNA。

2 整车DNA的建立

汽车的DNA就是汽车所具有的内在特性即整车性能,整车性能不能独立于结构而存在,其是结构的灵魂,结构是性能的载体,所以性能的开发是以结构为基础的,性能的开发方式应该是矩阵式开发,如图1:

对于整车企业整个研发体系来说,要体现车辆的灵魂,就要改以前的“空间布置开发”为“车辆性能开发”,采用矩阵式项目管理方式(如图2),以整车性能工程师牵头,以跨部门的产品属性开发小组(PAT:Program Attribute Team)方式进行性能开发工作,以系统工程师牵头,成立跨部门的系统集成开发小组(PMT:Product Module Team)团队进行系统及部门工作开发,以整车集成人员为主体进行整车项目技术管理;在整个研发体系中,以项目总监、项目经理为核心,利用项目管理团队,结合专业职能部门,进行强矩阵式管理。

图1 性能开发矩阵图

图2 项目开发矩阵图

目前国内整车企业的组织机构调整大都围绕着这个方向进行的,从单一作战,到大协作作战,整合全公司的资源,统一研发技术和产品管理体系,通过产品开发统一协调管理所有技术部门,整合专业部门,形成专业合力。

3 两种开发模式对比

性能开发模式与传统的开发相比,多个方面是有突破性改进的,如图3,图4所示,传统开发模式是以项目顺序按照总体思路来进行开发的,而性能开发是从整车到系统到零部件,然后再从零部件集成到系统,从系统集成到整车的思路进行开发的,

在性能开发中更多的是以客户需求和感受为主题考虑以下这些问题:

客户需要什么?

整车企业能提供什么?

整车企业如何体验用户的感觉?

车辆的卖点是什么?

图3 传统开发流程

图4 性能开发流程

整车企业将向客户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整车企业的车型将继承什么样的汽车文化?

在明确这些问题之后,性能开发列出车辆的整车性能要求,这些整车性能就是对用户需求和法规要求的体现,是整车设计必须控制的指标,是整车向客户传递的信息,是车辆所具有的DNA。

车辆研发进入工程开发阶段,工程人员将对整车性能进行转化分解,分解到总成和部件去并进行详细设计。零部件详细设计后即可进行性能、系统的集成,以系统为单位逐步验收性能集成,最终整车性能达成。

在工程开发阶段从资源投入时间分配来看,性能开发将更多的资源投入放在前期,传统的开发思路更多的资源投入放在后期,下图是某整车项目在两种开发形式下的时间投入对比图,从图中4可以看出,性能开发的工作量主要投入在前期,重点在收集市场需求以及整车性能分解和DNA的建立过程,后续的工作主要是对前期设计方案的验证上,性能开发模式产品开发工作重心前移,移到基础车分析与改进参照车分析方案阶段、杂合车阶段、设计验证阶段。

图5 开发工作量对比

传统开发工作太靠后,造成质量、进度、成本等各个系统均产生在后期,性能开发模式带来的好处是将所有的过程开发的问题在早期暴露出来,更有利于问题的整改和变更费用的控制(如图5)。在项目初期,车辆还处于数字样车阶段,这时候问题整改成本与后期动辄几千万的模具费用相比实在是不算什么。

从发现问题的趋势来看性能开发的思路也更加合理科学一些(如图6),传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段多放在3~5阶段之间,主要依靠实物验证来发现实物质量问题,而在实物验证中,实际上到此时阶段的产品已经基本定型,与上面所说的资源投入对比来说,3~5阶段之间的资源投入是相当大的,发现问题、整改问题都是相当的困难。

如果把验证的手段从单纯的实物验证分解为虚拟验证和实物验证两种方式,并且引进系统实物验证,这样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中前期,即2~4阶段,那么开发过程中的整改成本必将大大的降低。

图6 目标成熟度对比

4 面向性能开发的项目管理

从传统的开发模式转向性能开发模式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才可以,按照性能开发的思路需要完成以下主要工作任务:

客户语言分析研究;

整车性能目标值转化;

性能开发策略技术方案;

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值分解建立;

虚拟验证、系统试验、整车试验;

用户试验验证及问题整改;

客户语言分析研究需要建立客户语言与工程语言分解数据库,分解数据库可以参照Apeal 和整车综合主观评价建立,客户语言可以从市场部获得。客户语言分析后需要明确各性能项目的权重,再对这些取得的客户语言进行转换,将最终的工程语言下发,并根据对标车辆实际情况以及自身技术能力水平形成目标值,提出性能开发策略的技术方案,明确车辆的性能卖点;建立性能目标,并对性能目标进行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分解。目标值建立后,接下来就是实现目标值的过程。

检验数字样车是否能达成设定的目标,可以通过三个主要的手段来解决:1、经验评审判断;2、计算机仿真分析;3、实物验证;实物验证的手段要区别于以往的工作方式,不能把所有的验证放在最终的整车道路试验中去,要把工作做在前方,按照性能目标分解的过程逐步的进行性能集成,也就是说,要把零部件组成子系统、系统去验证,以减轻最后路试的压力,同时也避免了最终无法修改不得不带着问题上市的情况。

相比以往的试验开发管理过程,面向性能的开发管理过程是有很多的差异点的,如下表所示:

5 结语

性能开发在国际上已经成熟,但是在国内整车企业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目前已经提供了一些基本框架,相比以往的开发模式,从项目一开始就策划这个车的性能,然后开始设计、分析、计算、验证,直到整个性能目标达成为止,在整个过程中,各个方面的工程师都要全程参与,同时性能集成人员要明白车辆的某一模块是如何设计出来的,结构如何,数模如何,制造过程如何,有可能存在什么样的风险问题,相关对策是什么,到样车试制出厂后,再行开展试验验证

表1

但是更多细致的、操作层面的、具体的符合整车车企现状的工作还需要去探索和实现,将性能开发的流程、方法、工具、理论逐步的完善起来,促进整车开发模式的变更迎接市场的变革和需要。

猜你喜欢
实物整车阶段
基于滑门MPV的整车宽度优化
基于六自由度解耦分析的整车悬置设计
人机工程学在整车设计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基于启停控制系统的整车安全性策略
Open science:The science paradigm of the new era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浅论加强实物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班主任进行实物分析的实践路径